ERM中工作危害性分析在轮机系统中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09:12
本文关键词:ERM中工作危害性分析在轮机系统中的研究
【摘要】:安全始终是航运界关注的焦点,而危害可以说是安全的孪生兄弟。据权威机构的数据显示,船舶事故中大约80%-85%的案件是由船舶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操作不合理、管理缺失等原因造成的,船舶轮机系统工作危害性分析不充分所造成系统受损和人员伤亡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以“人因素”为主对轮机系统进行危害性控制是预防轮机事故的关键。 本文利用轮机资源管理(英文为"Engineering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ERM)的新理论,对工作危害性分析的相关文献理论作深入的研究分析后,通过调研和咨询相关航海专家,最终综合得出船舶轮机系统危害性分析的4个方面共24个指标,运用危害矩阵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危害性大小排序,最后根据评估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危害性控制措施,主要结论如下: 1)利用危害矩阵法(定性分析)得出在轮机系统中管理、人员、设备、环境四个方面各自最大的危害依次为:危害源预控不到位、无情景意识、不良工作介质、团队精神差; 2)通过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得出轮机人员无情景意识的指标权重最大。主要指标依次有:无情景意识、不良工作介质、疲劳与压力大、健康异常、自动化设备故障等; 3)结合ERM理论,由基本一致的评估结果得出主要的危害性控制措施是:保持良好的情景意识、确保工作介质运行正常和缓解疲劳与压力。由此进一步得出:“人因素”在轮机系统危害性控制中占2/3以上。 本论文在完成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对船舶轮机系统进行工作危害性分析的原则和方法,为船舶轮机系统的危害性控制管理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推进了船舶轮机安全的发展。
【关键词】:ERM 工作危害性分析 轮机系统 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698;U676.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3 研究方案12-13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12
- 1.3.2 章节安排及框架12-13
- 1.4 本章小结13-15
- 第二章 ERM中工作危害性分析研究15-36
- 2.1 ERM理论的作用15-18
- 2.2 ERM中安全分析研究18-20
- 2.2.1 安全与危害的含义18-19
- 2.2.2 安全分析的内容与方法19-20
- 2.3 ERM中工作危害性分析研究20-35
- 2.3.1 工作危害性分析的原理20-23
- 2.3.2 工作危害性分析的程序23-35
- 2.3.2.1 危害辨识的原理24-28
- 2.3.2.2 危害源辨识28-31
- 2.3.2.3 危害性指标的确定31
- 2.3.2.4 危害性评估31-35
- 2.3.2.5 危害性控制措施35
- 2.4 本章小结35-36
- 第三章 船舶轮机系统的研究36-43
- 3.1 系统36
- 3.2 MMEM系统理论36
- 3.3 轮机系统的构成36-40
- 3.3.1 轮机管理子系统37
- 3.3.2 轮机人员子系统37-38
- 3.3.3 轮机设备子系统38-40
- 3.3.4 轮机环境子系统40
- 3.4 轮机系统安全与工作危害性分析40-42
- 3.5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ERM中工作危害性分析在船舶轮机系统中的研究43-70
- 4.1 轮机系统工作危害源辨识43-45
- 4.2 轮机系统工作危害性指标的确定45-46
- 4.3 轮机系统工作危害性评估46-63
- 4.3.1 危害矩阵法46-53
- 4.3.1.1 工作危害性分析表46-51
- 4.3.1.2 危害性矩阵图51-53
- 4.3.2 层次分析法53-63
- 4.3.2.1 建立层次结构53-54
- 4.3.2.2 构造判断矩阵54-56
- 4.3.2.3 计算特征向量W和最大特征值λ_(max)56-60
- 4.3.2.4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60-61
- 4.3.2.5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61-63
- 4.4 轮机系统工作危害性控制措施63-69
- 4.4.1 保持良好的情景意识63-65
- 4.4.2 工作介质运行正常65-66
- 4.4.3 缓解疲劳与压力66-68
- 4.4.4 其它工作危害性控制措施68-69
- 4.5 本章小结69-70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0-72
- 5.1 结论70
- 5.2 创新点70
- 5.3 不足与展望70-72
- 参考文献72-74
- 附录74-78
- 致谢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洪亮,孙培廷,米仓信义;船舶机舱的评价方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黄克辉,韩会民;浅谈船员人际关系对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性[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3 李建明;疲劳对船员行为的影响[J];航海技术;1996年05期
4 于风清,王丽波;做好工作危害分析 保证操作安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5年02期
5 周明华;;船舶机舱故障分析和安全措施[J];上海造船;2007年01期
6 谭亚学;"工作危害性分析"在事故分析中的应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4年12期
7 李长福,夏建中,张荣;迫-7引信FMEA及危害性与定量分析[J];现代引信;1995年01期
8 李相勇,蒋葛夫;层次分析法(AHP)在驾驶疲劳致因分析中的运用[J];人类工效学;2003年02期
9 廖坤静;吴展嘉;;基于层级分析法的航海人员驾驶疲劳因子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张锦朋;船员心理卫生工作探讨[J];中国航海;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718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718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