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车间的粉尘浓度分布及其控制措施研究
本文关键词:面粉车间的粉尘浓度分布及其控制措施研究
【摘要】:随着面粉企业的不断发展,面粉车间的粉尘的危害性越来越凸显出来。面粉粉尘不仅影响着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还会引起粉尘爆炸从而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而目前,关于工作现场的粉尘的研究很多是针对水泥车间或者煤矿井下,对于面粉车间的粉尘浓度分布及其控制措施还少有研究,因此,研究分析面粉车间内的粉尘浓度分布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皖北某小型面粉厂的制粉车间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现场测定得到车间内的风速以及粉尘浓度数值,建立了车间的物理模型,运用ANSYS里的Fluent模拟软件,对车间内的风流速度场和粉尘浓度分布场进行了模拟。根据得到的模拟结果,对比现场实测数据,发现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趋势一致,数值大小比较接近,可以作为分析研究的参考。分析风流速度场可知,车间内存在着一些风流“死角”处,如大门口的左侧墙壁处、排气扇下靠近地面处等处,在“死角”处粉尘形成了集聚。分析粉尘浓度场可知,车间内的粉尘浓度存在着大部分区域较低、小部分区域较高的现象,且部分浓度较高的区域已经高于甚至远高于国家关于面粉厂的卫生规范。所以,车间粉尘的浓度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得到排气扇在提高风速后,车间内的风流速度场分布和粉尘浓度分布,发现提高了风速对于粉尘浓度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但不是非常明显,同时提高风速也没有有效地改善风流“死角”问题,并且过高的风速对于车间内的工作人员还会造成不舒适感。本文模拟了降低排气扇位置后的车间粉尘浓度分布的情况,结果表明,降低了排气扇位置的确可以有效地降低车间内的粉尘浓度,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风流的“死角”范围,同时车间内部的风速也不至过高,如果不考虑重新设置排气扇开口的工程改建费用,降低排气扇位置是个行之有效的措施。除了排气扇的优化问题,结合国家规定,本文对于面粉车间也提出了几条其他方面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面粉车间 粉尘 数值模拟 控制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964;TS211.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绪论13-17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3 研究意义16-17
- 第二章 工作车间的粉尘与气固两相流理论17-29
- 2.1 粉尘的分类17-18
- 2.2 粉尘的基本性质18-20
- 2.3 粉尘的危害20-23
- 2.4 粉尘的运动和扩散23-25
- 2.4.1 粉尘的受力情况23-24
- 2.4.2 粉尘的运动情况24-25
- 2.5 气固两相流理论25-29
- 第三章 面粉车间的粉尘浓度测定29-43
- 3.1 面粉厂车间基本情况29-30
- 3.2 粉尘浓度的测定概况30-38
- 3.2.1 测定对象30
- 3.2.2 测定方法30-36
- 3.2.3 实验仪器36-38
- 3.3 粉尘浓度的测定过程38-43
- 3.3.1 尘源处的粉尘浓度及风速测定38-40
- 3.3.2 尘源周围空间的粉尘浓度测定40
- 3.3.3 通风口风速的测定40-43
- 第四章 车间粉尘浓度分布的数值模拟43-61
- 4.1 Fluent软件概述43
- 4.2 Fluent建模的基本模型控制方程43-47
- 4.2.1 流体力学的连续性方程44
- 4.2.2 流体力学的动量方程44-45
- 4.2.3 流体力学的能量方程45
- 4.2.4 粉尘流动的控制方程45-47
- 4.3 几何模型的建立以及网格划分47-49
- 4.4 Fluent数值模拟及后处理49-58
- 4.4.1 Fluent基本参数设置49-50
- 4.4.2 车间风流分布的数值模拟50-54
- 4.4.3 车间粉尘浓度分布的数值模拟54-58
- 4.5 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对比58-61
- 第五章 面粉车间的粉尘浓度控制措施61-69
- 5.1 优化排气扇的风速61-64
- 5.2 降低排气扇位置64-67
- 5.3 其他控制措施67-69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9-71
- 6.1 结论69-70
- 6.2 展望70-71
- 参考文献71-75
- 致谢75-77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恒斌;图解求粉尘浓度[J];劳动保护;1977年06期
2 陈安琦;粉尘浓度的测定[J];劳动保护;1983年08期
3 胡维贤;;光纤粉尘浓度测定仪通过评议[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85年02期
4 赵梓成;;云锡矿山井下粉尘浓度统计分析[J];云南冶金;1987年06期
5 陈安琦;刘军;臧兰兰;;P—5型数字式粉尘浓度计的应用[J];通风除尘;1989年02期
6 陈日辉;矿井粉尘浓度的灰色预测法[J];工业安全与防尘;2000年12期
7 孟娉,吕国华,潘新仿,毛杰;不同熏蒸方法对接种室空气粉尘浓度的影响[J];甘肃农业;2005年03期
8 李晓帆;刘天生;王鹏飞;;基于光散射测量原理的粉尘浓度检测仪的设计[J];机械管理开发;2009年06期
9 赵恩彪;隋金君;王自亮;李智;;电荷法测量粉尘浓度技术研究[J];金属矿山;2009年S1期
10 赵恩彪;隋金君;王自亮;李智;颜鸽来;;基于外环状电荷感应原理的粉尘浓度测量[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恩彪;隋金君;王自亮;李智;;电荷法测量粉尘浓度技术研究[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隋金君;;我国煤炭行业粉尘浓度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隋金君;;我国煤炭行业粉尘浓度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新苹;李世安;刘伟明;;吹尘试验中粉尘浓度测量技术研究[A];2000电子产品防护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春娜;王锡钢;邢桂菊;;粉尘浓度测量的研究[A];2006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颖洁;逯岩辉;;F-系列除尘电源的粉尘浓度的自动跟踪[A];第十五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王雪梅;;降低细碎系统粉尘浓度的有效途径[A];晋琼粤川鲁冀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二十一届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李晓豁;姜健;张日f;;粉尘浓度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9 李晓豁;赵树强;;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的采煤机参数优化设计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10 郝文阁;侯亚平;裴莹莹;赵光玲;吴岩;;ESP电场粉尘浓度分布及高浓度区粉尘强制收集技术的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粉尘浓度超标会造成哪些影响?[N];中国质量报;2003年
2 吴龙贵;粉尘超标的金矿就该停产整顿[N];中国商报;2011年
3 孔祥文邋陈琳;新驿煤矿实现粉尘在线监测监控[N];经理日报;2007年
4 刘玲玲 编译;美国针对尘肺病制定新规[N];中国煤炭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朋;粉尘浓度测试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设计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娇;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粉尘浓度检测系统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3 蒋宝平;基于反向建模的锅炉排烟粉尘浓度在线监测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雷志伟;激光消光法粉尘浓度在线测量系统的研发[D];东南大学;2015年
5 马红柯;会宝岭铁矿采场爆破粉尘浓度分布及运移规律模拟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6 付晓;面粉车间的粉尘浓度分布及其控制措施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7 于晓霞;矿用粉尘浓度检测器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8 陈建阁;交流耦合式电荷感应法粉尘浓度检测技术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4年
9 李超;陶瓷粉尘浓度在线实时检测仪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孙琳琳;粉尘浓度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22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822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