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港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22:41
本文关键词:舟山港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船舶安全航行不仅直接影响到港口的效益、船员的安全,同时,也关系到港口可持续性的发展。舟山港为群岛型港口,区域大,范围广,航线长,港区水文条件复杂,交通密度大。随着宁波-舟山港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出口船舶数量持续增加,2014年,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3.47亿吨,进出港船舶约为67.8万艘次。同时,随着舟山港功能区划的完善,散货、原油、液体化工、集装箱等码头的投产运营,进出舟山水域的船舶类型越来越多,吨位越来越大,这些给舟山水域造成了通航水道内船型复杂,船舶数量增多、尺度和船速不一、操纵性能参差不齐等问题,致使舟山港口、大型码头稳泊、锚泊的难度和强度不断增大,辖区水上事故险情隐患也不断增大。安全是通航工作永恒的主题,安全是一种状态,即可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低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本文结合舟山水域通航环境的特点,并利用综合安全评估(FSA)对舟山辖区港口、大型码头稳泊及港区锚地风险管理进行安全评估,从而达到降低舟山水域事故险情发生概率,提高辖区通航资源利用效率和完善对舟山水域通航秩序维护。为了科学有效的评价分析舟山港的通航安全风险,本文参照《舟山港域航道与锚地专项规划》中对舟山港域进行了区域划分,结合舟山港11个各港区的功能定位和特点的不同以及舟山海事局辖区划分和监管实际情况,将整个舟山港域划分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区域,以此分别评估各区域通航安全风险。其次本文对上述区域的风险管理研究依据《GB24353-2009风险管理原则和实施指南》,采用综合安全评估(FSA)技术及其相应的理论与方法。重点选取了航道、码头、锚地、航行船舶等影响通航安全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采用调查和对历史资料与数据的系统性处理与统计,来全面识别上述重要因素组成的舟山辖区通航安全危险源及其原因和所产生的后果。通过对识别出危险的频率、后果的定性化和定量化分析,采用半定量风险矩阵和未确知测度模型,找出高风险区和影响风险的关键性因素,以及这些高风险区和关键性风险因素所引发相关事故的因果关系。针对高风险区和关键性风险因素,提出整体管理方案和监督检查措施。
【关键词】:舟山港域 通航安全 风险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69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
- 1.2 研究现状10-11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1-14
- 1.3.1 研究主要内容11
- 1.3.2 研究方法11-14
- 第2章 舟山港域通航环境基本情况14-29
- 2.1 舟山港域码头概况14-16
- 2.2 舟山港域航道基本情况16-21
- 2.2.1 南部海域航道基本情况16-18
- 2.2.2 中部海域航道基本情况18-19
- 2.2.3 北部海域航道基本情况19-20
- 2.2.4 陆岛间交通航路现状20-21
- 2.3 舟山港域锚地基本情况21-26
- 2.3.1 南部海域锚地基本情况21-23
- 2.3.2 中部海域锚地基本情况23-25
- 2.3.3 北部海域锚地基本情况25-26
- 2.4 舟山水域部分航道交通流情况26-27
- 2.5 舟山水域航行船舶的特点27-29
- 第3章 舟山港域通航安全危险源识别29-40
- 3.1 重要通航安全危险源评估29-32
- 3.1.1 危险源评估识别方法29-30
- 3.1.2 靠离泊存在的主要危险30
- 3.1.3 航道航行存在的主要危险30-31
- 3.1.4 锚地作业存在的主要危险31-32
- 3.2 危险源调查情况32-38
- 3.3 近年来舟山港域事故险情38-40
- 第4章 舟山港域通航安全风险评估40-55
- 4.1 风险评估40
- 4.2 风险评估方法和标准40-44
- 4.2.1 未确知测度模型40-43
- 4.2.2 半定量风险矩阵评估方法43-44
- 4.3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通航水域安全评价44-49
- 4.3.1 水道通航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44-46
- 4.3.2 未确知测度在舟山海区重要通航水域风险评价的应用46-47
- 4.3.3 舟山通航水域风险评价47-49
- 4.4 基于半定量风险矩阵评估的风险评估分析49-55
- 4.4.1 北部水域通航风险评估49-51
- 4.4.2 中部水域风险评估分析51-52
- 4.4.3 舟山南部水域风险评估分析52-54
- 4.4.4 人为因素风险评估分析54
- 4.4.5 环境因素风险评估分析54-55
- 第5章 舟山辖区港口、大型码头稳泊及港区锚地风险控制55-57
- 5.1 风险控制方案55-56
- 5.2 监督检查方案56-57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57-58
-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57
- 6.2 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1
- 附录A 舟山港域大型码头危险源专家调查表61-63
- 附录B 舟山港域航道危险源专家调查表63-65
- 附录C 舟山港域锚地危险源专家调查表65-66
- 致谢66-67
- 作者简介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伟炯,郝育国,秦庭荣,黎飞,王凯元;港口航行环境安全组合评价模式[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2 朱兴琳;方守恩;王俊骅;;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评价[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7期
3 王新辉;李顺亮;钟碧良;;水域通航安全评估未确知测度模型[J];中国航海;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大恒;港口通航环境安全综合评价系统及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2 仇健;烟台港港口水域航道安全分析与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3 王建军;新、马海峡水域油轮航行安全综合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71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871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