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海上工程施工期的通航安全动态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复杂海上工程施工期的通航安全动态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摘要】:随着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船舶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的飞速发展趋势,同时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越来越普遍,各类水工设施、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钻井平台等复杂的海上施工作业越来越多,,海上工程施工作业期间会占用一定的通航水域,对附近水域的船舶通航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然而,海上施工战线长、高危险施工设备多、受海洋气候影响较大,且其安全管理模式不完善,使得海上施工期间对于船舶的通航安全存在隐患。因此,对海上施工安全隐患进行风险分析和控制,建立一种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对减少海上施工事故的发生,保障海上施工期间的通航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青岛海底隧道勘探工程是一种典型的复杂海上工程,其施工期通航水域环境受多种因素影响,信息采集难度大,且存在较强的模糊性和未知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方便对通航风险评估的研究,本文通过通航安全风险评价与安全保障措施等研究,充分考虑复杂海上工程施工期的特征及影响通航安全的风险因子,分析了适应海上工程施工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构建了相应的层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应运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理论,建立了海上海底隧道施工期的通航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在借鉴风险量化的概念的基础上对通航风险危险度等级进行了划分,从而对施工期的通航安全状态进行风险评价。 施工期对通航水域的影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针对施工段对通航水域存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关联性,此文应用马尔可夫原理,将该通航安全风险状态划分为时间序列的状态转移过程,构建了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风险评价模型,通过不同时间段施工水域对通航安全的风险识别,得到风险转移概率矩阵,以此为基础,对通航风险进行动态评价预测,从而实时有效的提高了风险评价的有效性,并建立标准化的保障措施,最终实现施工期的通航安全保障。 论文构建了复杂海上工程施工期通航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模型与动态风险评价模型,详尽地描述了海上工程施工期间通航安全的静态风险与动态风险的关系,对海上工程施工期间通航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可以为港口基础设施规划、船舶交通组织与海事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上施工 安全管理 风险评价 动态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69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选题来源9
- 1.2 研究背景9-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目的与意义13-14
- 1.4.1 存在的问题13-14
- 1.4.2 研究目标与意义14
-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4-15
- 1.5.1 主要的研究内容14-15
-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5
- 1.6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15-16
- 1.6.1 研究方法15-16
- 1.6.2 技术路线16
- 1.7 小结16-17
- 第2章 海上工程施工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理论17-23
- 2.1 海上施工施工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基本原理17-18
- 2.2 动态风险评价方法综述18-22
- 2.2.1 动态风险评价方法的特点18-19
- 2.2.2 风险评价过程19-21
- 2.2.3 风险等级划分21-22
- 2.3 小结22-23
- 第3章 复杂海上工程施工期的通航安全模糊综合评价研究23-43
- 3.1 复杂海上工程动态特征分析23-30
- 3.1.1 施工因素分析23-25
- 3.1.2 气象因素分析25-29
- 3.1.3 通航环境安全因素分析29-30
- 3.2 风险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的建立30-32
- 3.2.1 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30-31
- 3.2.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31-32
- 3.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海上工程施工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32-42
- 3.3.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32-35
- 3.3.2 海上工程施工期风险等级划分35-37
- 3.3.3 各评价指标因子函数的确定37-38
- 3.3.4 风险评价计算38-42
- 3.4 小结42-43
- 第4章 基于动态风险评价模型的复杂海上工程施工期的通航安全评价研究43-58
- 4.1 构建动态风险评价模型43-47
- 4.1.1 马尔可夫过程理论43-44
- 4.1.2 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动态风险评价模型44-47
- 4.2 复杂海上工程施工的通航安全动态风险评价47-52
- 4.3 安全保障措施52-57
- 4.3.1 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52-53
- 4.3.2 施工期通航安全保障53-57
- 4.4 小结57-58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58-60
- 5.1 研究结论58
- 5.2 创新点58
- 5.3 研究展望58-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情况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卫民;董淑喜;吴立荣;姜言泉;翟文琦;;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海上施工安全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5期
2 王燕;黄宏伟;李术才;;海底隧道施工风险辨识及其控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3 杨悦所;Wang John L;;基于GIS的农业面源硝酸盐地下水污染动态风险评价(英文)[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2期
4 王飞;尹占娥;温家洪;;基于多智能体的自然灾害动态风险评估模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2期
5 崔彪;;基于FSA模型的降低海事风险屏障研究(英文)[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9年S1期
6 赵珊珊;周子冠;张东霞;印永华;;大区互联电网动态稳定风险评估指标及应用[J];电网技术;2009年02期
7 查京民,杨卫涛,侯建增,范运林;港口工程施工中海上作业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J];中国港湾建设;2003年02期
8 高玉峰,刘汉龙,余湘娟;Dynamic Risk Analysis of Permanent Deformation of Sea Embankment[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1年01期
9 秦庭荣;陈伟炯;曾祥X;;Risk management model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aritime safety[J];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2008年04期
10 ;综合安全评估(FSA)的提出[J];世界海运;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田坤;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89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98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