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纳米棒的制备及基因转染研究
本文关键词:金纳米棒的制备及基因转染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纳米棒 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 非病毒载体 细胞毒性 体外转染
【摘要】:本文中首先采用晶种生长法制备金纳米棒(GNRs),然后将MUA及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1.8KDa)连接到GNRs表面,制备GNRs/MUA/PEI(1.8KDa)非病毒纳米载体。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Zeta电位等对纳米载体的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对其进行了细胞毒性研究,结果显示GNRs/MUA/PEI(1.8KDa)非病毒纳米载体毒性较低生物安全性好。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阻滞法验证了GNRS/MUA/PEI与siRNA的结合能力,当两者体积比为6:1时,GNRS/MUA/PEI与siRNA达到最佳结合效果。最后通过荧光显微成像观察到GNRS/MUA/PEI成功介导FAM-siRNA进入细胞,转染效率约为79.6%。GNRs/MUA/PEI(1.8KDa)纳米载体具有制备方法简单、低毒性等优点,可作为新型高效药物及基因载体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Q78;O614.123;TB38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泽豪;任小元;王世兵;孔祥东;;介导siRNA传递的非病毒载体及其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4年04期
2 李达;王青青;余海;;多肽作为非病毒转基因载体组件的研究进展[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6年05期
3 王茸影;邹嫣琼;朱振安;易静;;细胞特异性的非病毒载体增强BMP-2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5期
4 黄宏靓;邱培元;;一种非病毒载体的组成与体外转基因能力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9年34期
5 陶冶;可以用作非病毒载体的TB蛋白[J];生物技术通报;1996年01期
6 郭晓东;潘海涛;郑启新;杨述华;邵增务;刘勇;李长文;宋玉林;袁泉;;靶向性非病毒载体K16GRGDSPC寡肽的合成及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年09期
7 梁红雁,卢圣栋;基因治疗中关于非病毒载体的最新设计策略[J];生物工程进展;1997年05期
8 崔南;房晓楠;张妮;陈名懋;李学敏;陈新年;;新型非病毒载体O-CHCS携带HBD2转染L929细胞及表达产物活性检测[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6期
9 张欣,刘文广,李永胜,姚康德;壳聚糖基非病毒转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J];高技术通讯;2003年07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宏靓;汤谷平;王青青;李达;沈芬平;周峻;余海;;一种新型可降解的非病毒载体的构建及体外应用[A];浙江省第二十次肿瘤防治学术年会暨首届浙江肿瘤学术周论文汇编[C];2006年
2 王茸影;邹嫣琼;陈玉英;王英;李慧;易静;;病毒与非病毒载体在BMP2基因治疗用于骨修复的比较[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基因抗癌需要“运载火箭”双歧杆菌“上岗”堪当重任[N];健康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峻松;TIE2受体介导的靶向性非病毒载体的构建[D];复旦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倩;金纳米棒的制备及基因转染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2 桂凯;一种递送基因的非病毒载体纳米颗粒的研制[D];中南大学;2007年
3 陈顺广;新型非病毒载体K16GRGDSPC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促进大鼠体内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徐春红;自组装纳米载体用于基因输送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郝晓敏;复合型非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性能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59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159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