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轨道板下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
本文选题:无机填料 切入点:聚氨酯弹性体 出处:《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中国高铁飞速发展,并成功签约部分国外项目,这是高铁发展的契机,因此高铁技术的提高也是必要的。目前高速铁路轨道的主要结构是板式无砟轨道,为提高减震性能而填充的传统材料水泥沥青砂浆(CA砂浆),存在施工较复杂及强度低等问题,但取代CA砂浆的树脂填充材料成本较高,因此采用无机填料降低成本是目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无机粒子填充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硬度、抗压强度和热重分析(TG)为测试方法,从10种无机填料中选择出性能较佳的硅灰粉、炭黑和浮石。由于无机填料和有机基体之间的不相容性,以硅烷偶联剂(KH-550)作为改性剂对硅灰粉和炭黑进行了改性。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TG对无机填料的改性效果进行了评估。同时对比了无机填料改性前后加入到聚氨酯基体中,对其断面形貌、热稳定性、硬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为实现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性能的目的,还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找到浮石、改性硅灰粉和改性炭黑同时加入到聚氨酯基体中的最佳比例。最后,向聚氨酯/多种无机填料中加入磷酸三丁酯、XP3018型消泡剂、DF8868型消泡剂和DF176型消泡剂4种消泡剂,找到能最大程度提高复合材料性能的消泡剂。本文共得出以下结论:(1)加入无机填料可以改善聚氨酯的硬度、抗压强度和热稳定性,其中加入硅灰粉、炭黑和浮石的复合材料性能较好。(2)用KH-550改性硅灰粉可以提高其在聚氨酯中的分散性,当改性硅灰粉掺量为40%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佳。(3)用KH-550改性炭黑可以提高其在聚氨酯中的分散性,当改性炭黑掺量为3%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佳。(4)当改性硅灰粉、改性炭黑和浮石的配比为30:1:3时,聚氨酯/多种无机填料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佳。不同粒径的填料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到复合材料后,增加了结构的密实度,盐碱介质难以浸入。同时填料通过阻止裂纹扩展或改变裂纹扩展方向,实现材料性能的提升。并且更密实的无机填料网络,增大了对有机材料的覆盖及对聚合物分子链运动的限制,耐热性也得到了提升。(5)掺加DF-8868型消泡剂,由于其表面张力低,容易被液膜吸附,使液膜变薄,气泡破裂,填料实现紧密堆积,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气泡减少,则由于气泡破裂形成的空穴缺陷减少,盐碱介质不易进入基体内造成软化、溶胀破坏,因此耐候性提高。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 in China and the successful signing of some foreign projects i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 so the improvement of high-speed rail technology is also necessary. At present, the main structure of high-speed railway track is slab ballastless track.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hock absorption performance, the traditional cement asphalt mortar filled with CA mortar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complex construction and low strength, but the cost of the resin filling material replacing CA mortar is high. Therefore, using inorganic filler to reduce cost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at pres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tatus of inorganic particle filled polyurethane composites. The hardness,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 are used as testing methods. Silica fume, carbon black and pumice were selected from 10 inorganic fillers. Due to th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inorganic filler and organic matrix, Silica fume and carbon black were modified with silane coupling agent (KH-550). The modification effect of inorganic filler was evaluated by using FT-IRN, SEM, TEM (TEM) and TG. Before and after adding to the polyurethane matrix,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st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the method of orthogonal design was used to find the pumice. The best proportion of modified silica fume and modified carbon black added to polyurethane matrix at the same time. Finally, four kinds of defoamers such as TBP XP3018 type defoamer and DF176 type defoamer were added to polyurethane / various inorganic fillers. In this paper,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ddition of inorganic filler can improve the hardness,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polyurethane. The properties of composites of carbon black and pumice are better. 2) the dispersion of silica fume modified by KH-550 can be improved in polyurethane. When the content of modified silica fume is 40, When the content of modified carbon black is 3,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is the best. When the modified silica powder is modified, the ratio of modified carbon black to pumice is 30: 1: 3. The properties of polyurethane / inorganic filler composites are the best. The density of the structure is increased when the filler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are added to the composites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roportion. It is difficult to immerse in saline-alkali medium. At the same time, the filler can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by preventing crack growth or changing the direction of crack propagation, and a more dense network of inorganic fillers, The heat resistance is also improved by adding DF-8868 type defoamer. Because of its low surface tension and easy to be adsorbed by liquid membrane, the film becomes thinner and the bubble breaks. The packing can be packed tightly and further improve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heat resistance. If the bubble is reduced, the hole defects formed by the bubble rupture will be reduced, and the saline-alkali medium will not easily enter the base body, resulting in softening and swelling destruction, so the weathering resistance will be improved.
【学位授予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加速发展聚氨酯[J];企业技术开发;2000年07期
2 贺传兰,邓建国,张银生;聚氨酯材料的老化降解[J];聚氨酯工业;2002年03期
3 ;可降解植物聚氨酯[J];技术与市场;2002年07期
4 ;2004年中国聚氨酯研究与应用论文题录(三)[J];聚氨酯工业;2005年03期
5 王庆安,高果桃;环保型水固化聚氨酯跑道材料[J];聚氨酯工业;2005年05期
6 马寒隽;;浅谈聚氨酯应用发展新领域[J];聚氨酯;2006年06期
7 ;废旧聚氨酯的回收再利用[J];聚氨酯;2006年10期
8 王华;李侃社;;透明聚氨酯材料的应用与展望[J];化工新型材料;2007年03期
9 吴昊;周芩楠;;聚氨酯材料气味性的评价和改进[J];聚氨酯工业;2009年03期
10 ;巴斯夫推出新型聚氨酯材料[J];工程塑料应用;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存霞;李利;毛春;周宁琳;章峻;沈健;;生物懌用形r缞a毒郯滨ゲ牧系闹芇櫦捌溲合嗳菪匝芯縖A];2010年海峡两岸功能性复合材料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沈吉静;;水性聚氨酯及应用[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魏阳;李建树;钟银屏;何成生;樊翠蓉;;介入诊疗用脂肪族聚氨酯材料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王鹏;罗建斌;韩静佳;钟银屏;;防水可呼吸聚氨酯材料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孙奉瑞;宫涛;张昭;邱丽;;水性聚氨酯国内研究进展[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修福晓;刘海蓉;姚克俭;;高性能仿木聚氨酯的开发研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四次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郭龙;张敏;;聚氨酯运动场面层的生产及环保问题[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栾琪涛;田恒水;朱云峰;缪建军;郝晔;;聚氨酯材料的绿色合成[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9 李凤红;孙勇;邹雪梅;姜涛;马少君;;壳聚糖改性可生物降解聚氨酯的制备[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张静星;李青山;王海燕;;聚氨酯材料紫外老化效应研究[A];全国第十四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飞 张杰;聚氨酯产业发展空间巨大[N];中国化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冯威力 实习记者 李悦;专家再议聚氨酯材料安全性[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记者 徐岩;车用聚氨酯材料确立研发方向[N];中国化工报;2011年
4 记者 王建高 通讯员 官杰;青岛能源所开发出新型聚氨酯材料[N];科技日报;2014年
5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李魏;青岛开发出新型聚氨酯材料[N];青岛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陈培吉;聚氨酯应用:一个革命性的变化?[N];中国化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陈亮;建筑节能照亮聚氨酯前程[N];中国证券报;2005年
8 李宏乾;水性聚氨酯材料成新宠[N];中国化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康利全 谭峰;我市全面清除“夺命聚氨酯”[N];深圳商报;2009年
10 严凯;聚氨酯在世界杯上有所为[N];中国石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媛;AMF-鸢尾—聚氨酯载体生物净化体系对水中氮磷的去除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哲;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工程技术应用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3 徐四喜;有机硅改性聚脲/聚氨酯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4 陆浩翔;含氨基酸的生物医用可降解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王婧;谷胱苷肽响应型生物可降解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6 张军瑞;高性能透明聚氨酯涂层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刘洪涛;含丝素肽链的聚氨酯纤维与纤维膜[D];东华大学;2011年
8 周玉波;新型聚膦腈/聚氨酯无机/有机共聚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鲍利红;马来酸酐改性蓖麻油制备水性聚氨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于深;生物启发的高性能聚氨酯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培育;贻贝仿生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兰静;壳聚糖改性水性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及成膜性能[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3 李朦;香豆素衍生物AFC封端的高固含量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4 赵志芳;氟碳阴离子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5 白晓鹏;微孔聚氨酯弹性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及应用[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6 袁吉童;桐油改性水性聚氨酯及其在油墨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7 冯阳;宽温域聚氨酯阻尼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8 蔡贤美;不同电荷类型亲水结构表面修饰聚氨酯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韦静;亲水性结构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与凝血因子Ⅱ的GLA Domain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0 党建霞;羟丙基硅油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固色性能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90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590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