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毛细撞击流反应器合成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Li

发布时间:2016-11-15 05:06

  本文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及材料发展前瞻——第16届国际锂电会议评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化工大学》 2014年

毛细撞击流反应器合成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Li_(0.2)Ni_(0.2)Mn_(0.6)]O_2的研究

张茜  

【摘要】:近些年富锂锰基材料Li[Li1-x-yMexMny]O2(Me=Co, Cr, Ni, NiCo等)由于成本低及具有较高的容量(250mAh/g)而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正极材料。毛细撞击流反应器是一种新型过程强化设备,以微反应器和撞击流技术相结合,具有传质和传热效率高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本实验采用毛细撞击流反应器制备了形貌良好、循环性能优良的富锂锰基L[Li0.2Ni0.2Mn0.6]O2(OLO)正极材料。实验考察了氨水浓度、煅烧温度和快速冷却方式等影响因素,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得到了最优的实验制备条件。为了进一步改善样品的形貌,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水热法,考察了水热反应时间的影响。之后对正极材料进行包覆改性研究,考察了包覆量为3wt.%的Al2O3、以及包覆量分别为1.5wt.%、3wt.%和6wt.%的Zr02的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实验表明当撞击流反应器的进料速度均在80mL/min下,反应物料中的氨水浓度为0.28mol/L时,将反应溶液在650r/min的转速下持续搅拌30min进行反应,最后在950℃的空气中煅烧20h后在马弗炉内进行冷却制得的样品最佳,样品均为直径为5μm左右的球体,球体颗粒表面由100-200nm的一次颗粒构成,球体分布均匀,样品具有高度有序的层状结构,且在20mA/g(0.1C)电流密度下在2.0-4.8V电压下初次放电容量达172mAh/g,经过4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增长为255mAh/g,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 包覆的Li[Li0.2Ni0.2Mn0.6]O2材料均形成了明显的包覆层,且样品的首次库伦效率及高倍率下的放电容量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其中包覆量为1.5wt.%ZrO2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最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9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燕芳,钟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3年02期

2 高原;顾大明;史鹏飞;;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O_2的研究进展[J];电池;2005年06期

3 王兆翔;陈立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08年05期

4 李恒;张丽鹏;于先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2年06期

5 张剑波;连芳;高学平;李建刚;范丽珍;何向明;;锂离子电池及材料发展前瞻——第16届国际锂电会议评述[J];中国科学:化学;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强;杜卫民;;典型镍酸盐系列复合氧化物研究进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吴锋;李宁;安然;苏岳锋;包丽颖;李月姣;陈实;;基于Li_2MnO_3的富锂类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3 钟胜奎;刘乐通;姜吉琼;刘洁群;王健;李阳;朱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的合成及性能[J];材料导报;2009年06期

4 李军;周燕;靳世东;郑育英;;锂离子电池球形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09期

5 翟秀静;于永丽;符岩;王云霞;;微波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_2的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9年01期

6 周燕芳,钟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3年02期

7 杨小红;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锂锰氧化物掺杂改性的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8 刘宽;纳米LiMn_2O_4的溶胶-凝胶合成及表征[J];燕山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魏涛;王红明;杜莉莉;吴超;田雷雷;庄全超;方亮;;尖晶石LiMn_2O_4的合成及微量Fe的掺杂改性[J];电池工业;2010年02期

10 王青春;水淼;舒杰;黄锋涛;徐丹;;煅烧温度对Li_(1+x)V_3O_8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电池工业;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青春;水淼;舒杰;黄锋涛;徐丹;;制备条件对Li_(1+x)V_3O_8电化学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唐致远;卢星河;张娜;刘国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2005中国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韩学武;张建;夏保佳;;前驱体预分解法制备LiNi_(1/3)Co_(1/3)Mn_(1/3)O_2[A];第29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宋植彦;谢凯;郑春满;;二次烧结温度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彭庆文;卢志威;许寒;刘兴江;;富锂材料Li_(1.2)Ni_(0.17)Co_(0.1)Mn_(0.53)O_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玲;李运姣;李林;任苗苗;韩强;叶万奇;许虎;章贤臻;;三元前驱体制备的热力学分析[A];201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7 张丽鹏;陈克勋;杨李娜;王倩楠;李恒;于先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xLi_2MnO_3·(1-x)LiMn_(0.3)Ni_(0.4)Co_(0.3)O_2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201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韦丽华;李建中;刘壮;王苏洋;田彦文;;稀土La在铁位掺杂对LiFePO_4的性能影响[A];201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9 王英平;王先友;魏启亮;杨秀康;杨顺毅;舒洪波;白艳松;吴强;;高性能尖晶石LiMn_2O_4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29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10 白珍辉;张春玲;江卫军;王浩然;朱晓沛;孙春圣;庞自钊;;新型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A];第29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王君;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的合成及性能表征[D];复旦大学;2011年

2 王占良;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应用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张宝;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PO_4(M=Fe,Mn)的合成与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禹筱元;层状LiNi_(1/3)Co_(1/3)Mn_(1/3)O_2与改性尖晶石LiMn_2O_4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何则强;SnO_2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徐彦宾;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合成和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张勇;V_2O_5正极材料及其复合物的制备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8 宋继梅;钼氧化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张爱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_xNi_(1-x)O_2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李为立;锂离子电池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设计、制备与表征[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歌;负极材料Li_4Ti_5O_(12)制备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聂正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PO_4(M=Mn,Fe)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魏文强;三元熔融盐在LiNi_(0.8)Co_(0.2)O_2和LiNi_(1/3)Co_(1/3)Mn_(1/3)O_2制备中的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樊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5 牛锛;微波溶剂热合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6 褚相礼;机械化学—原位聚合法合成磷酸铁锂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方蕾蕾;稀土元素Sm掺杂LiFePO_4/C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罗传喜;新型沉淀法制备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谢君兰;水热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9)Co_(0.1)O_2和LiNi_(1/3)Co_(1/3)Mn_(1/3)O_2[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王佳民;锂离子层状正极材料LiMO_2(M=Co,Ni,Mn)的第一性原理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大明,史鹏飞,顾健,谷芳,高原;LiNi_(0.8-x)Zn_xCo_(0.2)O_2 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4年06期

2 李昕洋;张培新;黄小倩;刘剑洪;许启明;任祥忠;张黔玲;罗仲宽;;湿化学法制备锂电池材料LiFePO_4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S2期

3 伊廷锋;岳彩波;朱彦荣;诸荣孙;胡信国;;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评述[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09期

4 沙鸥;赵敏寿;翟静;张丽;王丹丹;;锂离子电池新型正极材料LiFePO_4的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11期

5 吴川,吴锋,陈实,王国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J];电池;2000年01期

6 唐致远,李建刚,薛建军,周征;LiNiO_2的制备与改性的探讨[J];电池;2001年01期

7 蔡振平,刘人敏,吴国良,金维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Co_(0.5)O_2的制备及性能[J];电池;2002年S1期

8 顾健,顾大明,史鹏飞;LiNi_(0.77)Al_(0.03)Co_(0.2)O_2正极材料研究[J];电池;2004年03期

9 张会情,韩恩山,张林森,杨津;富锂尖晶石Li_4Mn_5O_(12)的合成[J];电池;2004年03期

10 叶乃清,刘长久,沈上越;正极材料LiNi_(1-x)Al_xO_2的合成及表征[J];电池;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怀宇;徐成海;伍沅;;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及分析[J];节能;2006年10期

2 包传平;陈斌;伍沅;潭涛;于绪平;刘碧;;撞击流反应器中搅拌特性研究[J];医药工程设计;2007年03期

3 孙怀宇;王宇;;撞击流反应器的流场测量及数值模拟研究[J];沈阳化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肖杨,伍沅;浅析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的混合[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孙怀宇;徐成海;伍沅;;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压力波动信号的小波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6 张建伟;宋艳芳;;撞击流反应器流场速度时间序列的结构复杂性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22期

7 张建伟,徐成海,伍沅,张和平;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的流场数值模拟[J];东北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夏代宽,段天平,夏雨;水平撞击流反应器在氨中和湿法磷酸生产中的应用[J];化工进展;2001年03期

9 刘华彦,杨阿三,陈银飞,伍沅;内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聚丙烯固相接枝共聚改性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杨侠;熊卉;刘丰良;郭钊;;VCISR不同撞击间距下压力波动的数值模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纪利俊;朱家文;武斌;陈葵;;撞击流反应器的宏观混合特性[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建伟;玄书鹏;;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压力波动信号的Hilbert-Huang谱分析[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玉新;[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晓春;[N];中国建材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福宝;液体连续相撞击流反应器流场及其测量系统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洲;撞击流反应器中化学反应动力学探索[D];武汉工程大学;2011年

2 爨璋瑜;磁场条件下撞击流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流场耦合特性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3 郭钊;液体连续相撞击流反应器中宏观分散特性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4年

4 李晓蓉;新型外循环撞击流反应器混合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5 于永久;高速撞击流反应器内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6 李盛龙;撞击流反应器用于醇解法合成碳酸乙烯酯的工艺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4年

7 佘启明;外循环撞击流反应器混合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8 黄天浩;毛细撞击流反应器内流体流动与混合性能的CFD模拟[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9 田亮亮;Ni-Co-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10 张联节;撞击流反应器萃取电镀废水中的Cr~(6+)[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及材料发展前瞻——第16届国际锂电会议评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5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75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a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