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多级仿生耦合材料吸声性能及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5 06:22

  本文关键词:多级仿生耦合材料吸声性能及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4年

多级仿生耦合材料吸声性能及机理研究

王永华  

【摘要】: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城市建筑的发展,噪声已成为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使用新型吸声降噪材料是降低噪声污染的重要途径。当前,应用材料改进和新型声学结构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是吸声材料的主流发展趋势。 本文选用聚氨酯为基材,农作物副产品稻壳为填料,制备了稻壳-聚氨酯复合多孔材料,分析了添加稻壳对聚氨酯声学性能的影响;从声学专业角度设计了一种能够快速测量多孔材料特征参数的方法,测试了聚氨酯及稻壳-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特征参数,分析了各参数对材料声学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索稻壳-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吸声机理;根据团队前期开展的鸮类仿生降噪的部分成果,基于鸮皮肤和覆羽的耦合吸声特性,设计了多层仿生耦合吸声结构,应用MATLAB和工程声学软件ACTRAN计算了其吸声性能及每层参数的影响,并应用有限元法模拟分析了其对索道滑舱内声场的影响,探索了多层仿生结构在交通工具上的降噪影响。 在材料方面,选择温度、总质量以及多元醇与MDI的比例作为试验因素制定试验方案,分析了各因素对聚氨酯泡沫声学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制备聚氨酯的最佳条件。以优化后配方作为基材,添加不同量的稻壳,制备了稻壳-聚氨酯复合材料。应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稻壳对复合材料化学成分及物理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未参与聚氨酯的化学反应,仅影响复合材料的物理结构,稻壳显著影响聚氨酯的孔形成和孔径分布。材料的声学性能测试表明,在不增加厚度的前提下,添加稻壳能够提高聚氨酯的低频吸声性能,且材料的吸声性能趋势与传递损失趋势相反。 为深入研究聚氨酯泡沫及稻壳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声学性能,在Johnson-Allard模型和Lafarge-Allard模型的基础上,搭建了一个特殊试验台,能够采用一个试验样本,快速且同时测定多孔材料的所有特征参数,解决了传统测试方法复杂且耗时的不足。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为:通过改变多孔材料背后的边界条件,测试相应的材料的表面阻抗和吸声系数,然后用MATLAB和最小二乘法来求解多孔材料的特征参数。流阻和孔隙率通过测量材料在低频段的表面阻抗来确定,而曲率、特征长度和热渗透性通过将吸声系数的测试值与Johnson-Allard模型进行拟合或者将有效密度和体积模量的试验值与Lafarge-Allard模型进行拟合得到。通过与其他实验室的测试结果比较和试验值与预测值比较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最后,利用该试验台测试了制备的聚氨酯及稻壳-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各种特征参数,分析了各因素对聚氨酯泡沫的流阻和孔隙率的影响,将得到的特征参数,通过Johnson-Allard模型和Lafarge-Allard模型计算来预测样本在背衬30mm空腔条件下的吸声系数曲线并与试验测试值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了其吸声性能和声学机理。该方法最大的优势就是快速,且不需要其他专业的测试仪器,为多孔材料特征参数的测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在结构方面,基于鸮皮肤和覆羽的多层次组织结构与形态特征,建立了梯形棱纹表面,背衬空腔以及多层耦合仿生模型。通过MATLAB计算及声学软件ACTRAN分析了模型的声学性能,以及各层参数对模型声学性能的影响。不同表面模型的声学性能分析表明:多孔材料背衬空腔,显著提高材料低频段的吸声性能,且吸声系数曲线的峰值向低频方向移动;多孔材料设计为梯形棱纹表面,,可显著提高材料中高频段的吸声系数。多孔材料设计为梯形棱纹表面且背衬空腔,吸声性能最好,吸声系数曲线的峰值向低频移动,并且在整个频段内吸声系数显著提高。对于多层耦合模型,仿生耦合模型具有最佳的吸声能力。0-2000Hz内的垂直入射平均吸声系数达到0.778,200-2000Hz内达到0.85。低频吸声系数的显著提高可归功于微缝板和柔性微穿孔膜的Helmholtz效应,与多孔材料结合则导致宽频段内吸声系数的进一步提高。 以索道滑舱为对象,将多层仿生耦合模型粘贴于滑舱内座椅和地毯部分,用ACTRAN计算滑舱空腔的声学模态,分析添加吸声材料前后的滑舱内声场变化,人耳附近的声压级变化,并计算各板块的贡献量。结果表明:由于车厢空腔的横向和垂向的对称性,使车厢空腔声场的各阶模态振型的横向和垂向两侧对称分布,且频率越高,形变越复杂。添加五种吸声模型后,人耳附近的声压级显著降低,其中,模型2和5表现出最好的吸声效率。正如所期望的,所有部位均添加吸声材料对滑舱内人耳附近的声压级降低最有效,其中地毯的贡献占主导。表明声压级曲线向低频范围移动,吸声材料增加了系统的质量。由吸声结构所提供的声吸收在低频范围非常低,但随着频率增加而提高,多层吸声结构在50Hz以下几乎无能量散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B34;TB383.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涛,朱锡,石勇,董鹏;多孔性吸声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6期

2 吕丽;白书欣;张虹;王进;杨军;肖加余;;玻璃纤维芯铅丝增强橡胶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3 王月;孔结构对通孔泡沫铝水声吸声性能的影响[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1年04期

4 程桂萍,陈宏灯,何德坪,舒光冀,肖今新;多孔铝的声学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5 席莺,李旭祥,方志刚,茅素芬;聚氯乙烯基混合吸声材料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2期

6 李浩;朱锡;梅志远;罗忠;;填料及空腔对聚氨酯弹性体夹芯复合结构水声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7期

7 汤振杰;朱正吼;马广斌;何福平;;丁基橡胶复合材料薄片吸声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08年01期

8 陈军;糠醛生产技术进展[J];贵州化工;2005年02期

9 蒋兴华,李锋华;聚合物基泡体复合材料的隔声原理与加工性能[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2年03期

10 马大猷;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理论和设计[J];中国科学;197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春华;基于信鸽体表的减阻降噪功能表面耦合仿生[D];吉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军民,李旭祥;聚氯乙烯树脂基泡沫吸声材料的制备[J];工程塑料应用;2000年06期

2 李思远,杨伟,杨鸣波;降噪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5期

3 陈志坤;刘文涛;何素芹;朱诚身;辛建泉;;聚合物/蛭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9年02期

4 余超;熊伟;文庆珍;朱金华;魏徵;张一飞;樊龙龙;;高分子水声吸声材料的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11年05期

5 杨英;高校环境噪声污染与控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雷烨;盛美萍;肖和业;任杰安;;平板截止频率附近辐射效率修正算法[J];兵工学报;2009年07期

7 刘培臣;使用合金蜂窝体制造的宽频带消声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8 马艳红;洪杰;李昊宇;李一峰;;金属橡胶材料吸声特性的理论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9 乔小青;陈洪章;马润宇;;汽爆玉米秸秆水提液制备糠醛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10 刘录,车俊铁,刘芳臣,刘兴元,孔继兰;丙烯腈吸收塔放空管线噪声控制与计算[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在秀;王佐民;;缝隙对构件隔声量的影响[A];第二届西安-上海两地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许昊;吴胜举;孙军涛;;簧片振动模态的有限元分析[A];第二届西安-上海两地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刘全刚;蒋伟康;万泉;;磁悬浮列车车身板材隔声性能的数值与试验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侯峰;沈重;秦浩明;;气流条件下微穿孔板结构吸声特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耿谦;李跃明;杨雄伟;;结构热应力作用下声-振耦合动力学响应的数值分析[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6 朱纪磊;汤慧萍;葛渊;李程;廖际常;;多孔吸声材料发展现状与展望[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0)[C];2007年

7 于宏燕;曾心苗;刘江伟;许自炎;;空气和水声吸声材料研究现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0)[C];2007年

8 蔡坤鹏;李明;黄学辉;;多孔材料吸声模型及其工程研究方法[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0)[C];2007年

9 王兵;陈磊;马玉亮;林新志;;特种声学填料对聚氨酯/氯化丁基共混胶性能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10 王忠;张鹏;夏恒;严雪文;;复合材料降低柴油机噪声的试验研究[A];2006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宇;利用遗传算法对声障板优化设计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俊秋;耦合仿生抗冲蚀功能表面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小刚;Ni-Mn-Ga/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相变、阻尼与磁致应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李洋流;基于膜分离与光声光谱的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在线分析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赵国璋;橡胶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徐劲力;造球机故障诊断技术及对承载建筑物舒适度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卢灿辉;聚丙烯-铁-废旧橡胶的碾磨粉碎应力诱导效应及复合材料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郭敏;声信号在准多孔介质中的传播及害虫弱声信号特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干方建;基于多维力传感器的机器人动态特性若干问题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10 孙丽萍;能量有限元法研究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晓;泡沫铝复合结构声学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石琢;纤维/颗粒—树脂基层合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耿;慢回弹聚氨酯隔声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何旭东;水声材料反射系数自由场宽带测试技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芦雪松;声管有源吸声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李灿杰;基于振动信号的涡旋压缩机噪声检测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文敏;整体中空夹芯复合材料力学及隔声性能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白志勇;散体减振降噪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庞鸿勇;票据打印机噪声源识别及控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夏灿芳;木质吸声材料的声学特性及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增典,张勇,苗汇静;泡沫铝的吸声性能初探[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01期

2 马源,马彪;车辆冷却风扇调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3年02期

3 俞孟萨,叶剑平,吴有生,吕世金;船舶声呐部位自噪声的预报方法及其控制技术[J];船舶力学;2002年05期

4 丛茜;封云;;三角形沟槽表面流场的数值模拟[J];船舶力学;2006年05期

5 巫兆聪;分形分析中的无标度区确定问题[J];测绘学报;2002年03期

6 杨思一;泡沫铝合金渗流铸造工艺的试验分析[J];材料工程;1997年09期

7 于海琴,王金刚,闫良国;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2期

8 李海涛,朱锡,石勇,董鹏;多孔性吸声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6期

9 李亦东,于翘;阻尼结构与高聚物阻尼材料[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5年02期

10 王月,付自来;真空渗流法制备的通孔泡沫铝的吸声性能[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基照;吴向东;刘兴瑜;杨卫国;周兴求;唐国俊;;空心玻璃微珠填充聚氯乙烯复合材料拉伸力学性能的研究[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丽梅;空气—旋成钝体界面非光滑减阻的仿生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久莹;汽车冷却风扇气动特性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永;孟宪林;许永辉;林红吉;;聚硅氧烷改性聚氨酯涂层吸声性能研究[J];现代涂料与涂装;2009年11期

2 毛东兴,洪宗辉;聚氰胺酯泡沫材料吸声性能及其低频拓展[J];噪声与振动控制;1999年02期

3 张帆,姚德生;探讨吸声材料在工程应用中吸声性能的影响因素[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5年04期

4 杨雪;王源升;朱金华;文庆珍;余红伟;;梯度聚氨酯水声吸声性能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1期

5 刘建英;方月;;泡沫铝的吸声性能及其在矿井降噪中的应用[J];煤矿机械;2008年01期

6 刘建英;李振军;;泡沫铝的吸声性能及其在机床降噪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师;2008年03期

7 杨雪;王源升;余红伟;;梯度聚氨酯吸声性能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8 李海斌;张晓宏;;泡沫金属的吸声特性及研究进展[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9年10期

9 周晓燕,华毓坤,朴雪松;定向结构板复合墙体吸声性能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10 任润桃,徐初琪,金晓鸿,叶章基;声内耗填料对阻尼吸声涂层吸声性能的影响[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东兴;;提高泡沫玻璃吸声性能的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99]论文集[C];1999年

2 苏家煜;刘颖;;微拓扑结构对二维格栅材料声传播特性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源升;朱金华;姚树人;;高分子涂层溶解过程中梯度分层的吸声性能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99]论文集[C];1999年

4 王源升;;梯度材料的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5 姜在秀;毛东兴;;微穿孔结构吸声性能精确理论计算[A];中国声学学会2003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3]论文集[C];2003年

6 文庆珍;朱金华;王源升;姚树人;;环氧及其梯度结构的水声吸声性能[A];第四届全国高聚物分子表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沈杰;张晓艳;肖红;施楣梧;徐坚;;木棉纤维声学性能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8 金雪莉;曾令可;;地铁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和流阻测定[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常宝军;王晓林;彭峰;;烧结纤维多孔金属的吸声性能优化[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王仁乾;马黎黎;;含微粒的复合材料低频吸声性能的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广东建设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魏国林;[N];中国建材报;2008年

3 李宏乾;[N];中国化工报;2004年

4 孙家海、马健;[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5 杨雪飞;[N];中国建设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付毅飞;[N];科技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台桂花;[N];中国环境报;2004年

8 胡俊民;[N];中国建材报;2004年

9 晓甘;[N];中国建材报;2005年

10 孙玲;[N];中国贸易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清泉;木质穿孔板结构的吸声性能及模拟仿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2 王永华;多级仿生耦合材料吸声性能及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郭创奇;聚氨酯基复合材料的阻尼及水声吸声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王清华;高分子水声吸声材料的基础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杨树;纤维集合体的结构特征及其吸声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余海燕;水泥—木梗纤维复合吸声材料的组成、性能及吸声模型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6年

7 周洪;高分子微粒声学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声学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杨家富;木竹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尧物理性能试验研究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9 陈鑫;基于SEA方法的轿车车内噪声分析与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陈继浩;隔声屏障结构声学模拟、设计与性能优化应用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书豪;聚氨酯泡沫及聚丙烯纤维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石琢;纤维/颗粒—树脂基层合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锦宽;针刺非织造材料吸声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马永喜;复合针刺非织造材料吸声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李晓佳;通孔泡沫铝组合结构吸声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6 敖庆波;烧结FeCrAl纤维多孔材料吸声性能分析及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李康;层合多孔吸声隔音复合材料[D];东华大学;2011年

8 孙明;船体振动噪声在声学覆盖层中传递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熊红莲;隔声薄膜褶皱复合结构吸声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邱伯华;纳米材料高弹体的阻尼吸声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多级仿生耦合材料吸声性能及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5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75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5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