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氧化石墨烯框架和复合材料的合成与碳捕集性能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613.71;TB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重庆;陈启鑫;夏清;;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碳捕集技术及其带来的变革[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1期
2 肖隆平;温兆桓;;中国碳捕集项目缘何错失第一[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15期
3 ;碳捕集和封存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J];中国产业;2011年07期
4 靳爱民;;用八元环沸石进行碳捕集[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2年07期
5 舟丹;;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步骤[J];中外能源;2012年12期
6 汪;;科技部发布《“十二五”国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科技发展专项规划》[J];乙醛醋酸化工;2013年04期
7 通讯员;;科技部发布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规划[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04期
8 ;国家发改委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验示范[J];商品混凝土;2013年06期
9 郭士伊;顾成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投资;2013年13期
10 ;发改委六项措施推动碳捕集试验示范[J];功能材料信息;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仲平;彭斯震;张九天;贾莉;;发达国家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2 王从敏;郭燕;罗小燕;李浩然;;阴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碳捕集的热力学行为研究[A];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发改委或补贴电价推动央企碳捕集项目[A];《电站信息》2013年第06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媛媛;气候组织发布中国碳捕集与封存报告[N];中国环境报;2010年
2 记者 贾婧;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说 碳捕集和封存技术距商业化应用还有距离[N];科技日报;2011年
3 CNE记者 赵坤;碳捕集和封存要走低成本低能耗道路[N];中国电力报;2011年
4 记者 张婧;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加强碳捕集和封存[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5 记者李韶辉;中国将稳步推进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发展[N];中国改革报;2012年
6 李北陵;“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亦喜亦忧[N];中国建设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郭力方;国家发改委力推碳捕集产业示范[N];中国证券报;2013年
8 路晓宇 白栋;延长石油领先 碳捕集封存利用[N];中国能源报;2013年
9 吴贤军;发改委首次明确在火电水泥等行业开展碳捕集试验项目[N];中国建材报;2013年
10 赵琳琳;碳捕集:未来在自己手中[N];中国石化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继选;基于碳捕集的太阳能—燃煤机组热力系统耦合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2 卢斯煜;低碳经济下电力系统规划相关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仰灿;多孔氧化石墨烯框架和复合材料的合成与碳捕集性能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马博;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安全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3 杨磊;碳捕集电厂灵活运行及其对风电消纳能力研究分析[D];燕山大学;2014年
4 夏明昭;基于多阶段减排规划的发电厂碳捕集系统优化配置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5 卢聪颖;电厂碳捕集系统的投资规划与低碳效益分析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6 吴倩;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区域碳捕集与封存系统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7 谭雨亭;水泥窑余热发电辅助MEA碳捕集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李海鹏;能源系统优化条件下辽宁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9 藏斌;氨法碳捕集机理与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10 李欣;火电厂烟气脱碳工艺全流程模拟及工艺改进[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1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54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