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基于密胺树脂微球构筑功能胶体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06:18
【摘要】:随着人们对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复合微球凭借其在化学组成和结构方面的复合特性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青睐与关注。与单一组分的微球相比,复合微球在具有单一相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兼有其构成组分的加和特性,具有更高的集成化功能,使得其应用范围得到拓展,更加满足人类对材料的需求。本论文基于密胺树脂(MF)微球为模板构筑了一系列不同结构、功能的胶体材料。首先,借助溶胶-凝胶法通过三聚氰胺和多聚甲醛在酸催化下缩合聚合得到密胺树脂微球;利用微球表面丰富的功能基团原位还原得到表面负载银(Ag)纳米颗粒的密胺树脂/银(MF/Ag)复合微球;借助MF微球在气/液界面的自组装排列成功制备出MF/Ag复合微球阵列并进行疏水化处理,考察其SERS性能;通过拓扑选择表面改性法,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对MF微球进行分区保护,一方面对其暴露面进行表面改性得到了含有不同组分的MF Janus粒子,另一方面通过对暴露面进行酸性刻蚀得到单一组分的MF非球形粒子。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三聚氰胺和多聚甲醛在硫酸的催化下缩合聚合得到单分散MF微球。无需添加任何还原剂、助剂,仅利用胶体微球自身功能基团将银的前驱体-银氨离子([Ag(NH3)2]+)原位还原生成Ag纳米颗粒,并复合到MF微球表面形成MF/Ag复合微球。以该MF/Ag复合微球作为抑菌材料探究其对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性能。同时,以该复合微球作为SERS基底对小分子农药-对氨基苯硫酚(4-ABT)和大分子抗生素-青霉素G钠进行SERS检测,来评估MF/Ag复合微球作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基底在药物残留检测领域的可行性。(2)使单分散MF微球在气/液界面自组装形成单层有序的MF微球阵列,并将MF阵列从气/液界面转移至PDMS表面。将该阵列放入银氨溶液中还原得到MF/Ag的阵列结构,并使用1H,1H,2H,2H-全氟癸硫醇对其进行超疏水处理。使用超疏水MF/Ag阵列作为SERS基底对多巴胺(小分子神经递质药物)进行SERS检测,评估超疏水基底的增强性能和稳定性。然后利用该超疏水基底对溶菌酶和血红蛋白(大分子蛋白质)进行SERS检测,探究该超疏水MF/Ag阵列在蛋白质检测领域的应用。(3)采用拓扑选择表面改性法,首先借助PDMS对气/液界面单层排列的MF微球一端进行分区保护。一方面,对MF微球的暴露面进行复合修饰。将其分别放入银氨溶液、多巴胺的Tris-HCl溶液、正硅酸乙酯(TEOS)和氨水的乙醇溶液中,分别得到密胺树脂/银(MF/Ag)Janus粒子、密胺树脂/聚多巴胺(MF/PDA)Janus粒子、密胺树脂/二氧化硅(MF/SiO2)Janus粒子。另一方面,采用酸刻蚀法对暴露面进行处理,得到MF非球形粒子,并探究刻蚀时间和刻蚀酸度分别对MF非球形粒子形貌、尺寸的影响。
【图文】:

形貌,核壳型,复合微球


逡逑核壳结构复合微球可以是多壳层(见图1-1邋E、F)邋[13]。根据核、壳材料的组元类逡逑型和排列顺序分类,核壳结构微球可分为无机/无机、无机/有机、有机/无机和有逡逑机/有机四类。逡逑蠢|rO逡逑。善媭馨逡逑图1-1核壳型复合微球[13]逡逑?逦[13]逡逑Fig.邋1-1邋Core-hell邋composite邋microspheres逡逑1.3.2核壳型复合微球的制备逡逑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简通常由两步或多步过程合成得到[14]。一般情况下,根逡逑据核壳材料的类型及形貌首先合成核层材料,然后通过不同的方法在核层材料上逡逑形成壳层。目前研究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原位还原法、溶胶凝胶法、自组装法、物逡逑理吸附法、表面化学接枝法等[15]。逡逑原位还原法:在核层材料表面通过沉淀、还原或氧化反应等作用原位生成壳逡逑层材料,在制备金属壳层复合微球方面使用较多。Chen等[16]采用原位还原法以聚逡逑苯乙烯(PS)微球作为模板,先使用N-异丙基丙烯酸酯对微球表面进行修饰,然逡逑后将铂(Pt)的前驱体六氯合铂酸中的铂原位还原至PS微球表面,得到核壳结构逡逑的PS/Pt复合微球。\\^等[17]以聚多巴胺(PDA)作模板,,将银氨离子([Ag(NH3)2]+)逡逑原位还原至PDA表面得到“树莓状”的PDA/Ag复合粒子。原位还原法操作简单、逡逑成本低廉

粒子,不对称,雪人,橡子


域具有极广阔的应用前景。逡逑1.4.1邋Janus粒子的分类逡逑如图1-2所示,Janus在零维结构上可分为球型(a)、雪人型(f)、哑铃型逡逑(g)、橡子型(h);在一维结构上分为轴向不对称、(b)棒状径向不对称型(c);逡逑在二维结构上可以分为片状厚度不对称型(d)、径向不对称型(e);在三维结逡逑构上可分为空心不对称结构(1)、空心雪人型(k,i)等[28]。逡逑4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军;;新型浴缸和洗碗槽[J];建材工业信息;1988年15期

2 周宗华,覃军;密胺树脂的合成反应研究[J];塑料工业;1989年05期

3 胡金保;内应力与密胺压制的研究[J];上海塑料;2001年04期

4 王家斌;吴彦;;密胺的生产方法及其改进途径[J];辽宁化工;1992年03期

5 唐伟家;密胺/无机材料阻燃PP体系简介[J];塑料助剂;2000年03期

6 ;聚密胺-醛纤维开始工业化生产[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1996年Z5期

7 林锡权,瞿廷珠,玉海琳,罗广建;一步法密胺树脂的结构和性能[J];广东化工;1994年02期

8 闵耀霞;;密胺树脂风华再现[J];今日印刷;2008年09期

9 刘淑君;平庆杰;杨雪娇;黄伟;杨丽;陈东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密胺树脂中的铅、镉、砷、镍[J];塑料科技;2016年02期

10 华德荣;一种三胺后加工新产品——密胺纤维[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健;张天琪;孟建强;;用于二氧化碳催化的多级孔密胺材料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O:共价骨架高分子与二维高分子[C];2017年

2 段成;杜中杰;邹威;励杭泉;张晨;;浓乳液模板法制备高比表面积的多孔密胺树脂[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K:高性能高分子[C];2017年

3 金灿;肖强;朱伟东;;密胺酚醛纤维的制备及其CO_2吸附性能[A];第19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会场:MOFs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多孔复合材料[C];2017年

4 熊金锋;戚季;莫广珍;石杰;汪朝阳;;密胺改性聚乳酸的合成与性能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I:生物高分子与天然高分子[C];2013年

5 高慧敏;张虞;黄海龙;吴江渝;;密胺海绵疏水改性及其吸油性能研究[A];201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6 邹威;张晨;杜中杰;励杭泉;;叠氮功能化的碳纳米管及抗静电密胺树脂泡沫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C];2017年

7 文佩华;邓字巍;;密胺树脂/银复合微球的制备及抗菌,SERS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C];2017年

8 张佳欢;陈思;施燕琴;王旭;;竹粉含量对密胺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7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宋晓秋;段玉萍;叶琳;;密胺树脂薰衣草精油微胶囊的制备[A];第十一届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10 王萍萍;刘书奇;刘海州;刘岚;;基于银纳米线/密胺海绵三维网络结构的低压驱动电致型形状记忆复合材料[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K:高性能高分子[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鄢来雄;我国密胺业快速平稳增长面临挑战[N];中国信息报;2009年

2 ;要科学认识密胺行业[N];中国企业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春艳;密胺行业紧急呼救[N];中国工商报;2009年

4 燕子;密胺企业共商发展大计[N];中国贸易报;2009年

5 记者 李涛;密胺企业共商保持增速大计[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静瑕;密胺企业抱团构建安全防火墙[N];中国企业报;2009年

7 华夏证券研究所 赵献兵;化肥企业缘何青睐密胺产品[N];中国证券报;2002年

8 记者 甄澄;百余家密胺企业承诺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N];光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洪姝翌 实习生 蔡杨丽丽;密胺生产企业面临行业洗牌[N];江苏经济报;2011年

10 记者 甄书秀;密胺制品新标准开始征求意见[N];中国质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雷志文;密胺泡沫的疏水改性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佩华;基于密胺树脂微球构筑功能胶体材料及其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徐长征;低成本改性密胺树脂高效减水剂合成工艺与性能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3 张学丽;吸声降噪密胺泡沫的制备与表征[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徐超星;改性密胺树脂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5 文俊俊;密胺基多孔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及其CO_2吸附性能[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6 赵国敏;基于密胺/PIPA多元醇的聚氨酯软泡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吕仲菲;介孔磺化密胺树脂的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孙飞;新型密胺减水剂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明广天;密胺与脲醛及其复合树脂微球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6年

10 贺珊珊;密胺树脂及聚脲壁材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39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39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e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