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PEI改性荧光碳点的制备与分析应用

发布时间:2020-05-29 01:48
【摘要】:碳点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荧光纳米材料。与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相比,碳点因为具有荧光强度高、光稳定性好、耐光漂白、发射波长和激发波长可调控等优点,在分析检测、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先将超支化聚乙烯亚胺(PEI)与乙酸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备了酰胺改性PEI。然后,采用水热合成法,以柠檬酸为碳源,与改性PEI在一定温度下水热合成碳点。通过优化反应条件,采用0.3 g改性PEI、0.3 g柠檬酸和5 mL蒸馏水,180℃下加热2 h,得到了荧光量子产率高达43%的PEI改性荧光碳点。此外,还考察了溶液pH、离子强度、紫外曝光等因素对碳点荧光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和透射电镜对荧光碳点进行了表征。2、基于荧光碳点-金属离子-硫醇之间的相互作用,设计了一种“关-开”模式荧光探针。首先,由于Fe~(3+)或Hg~(2+)与PEI改性荧光碳点表面的官能团如-NH_2和-COOH存在络合作用,在荧光碳点溶液中加入金属离子Fe~(3+)或Hg~(2+)会使其荧光发生猝灭,此过程为“关”。然后,在溶液中继续加入半胱氨酸(Cys)或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等小分子生物硫醇,由于硫醇与金属离子有更强的作用力,使金属离子与荧光碳点的作用力减弱,碳点的荧光得到了恢复,此过程为“开”。实验中发现L-Cys和GSH两种硫醇能选择性地恢复PCCDs-Hg~(2+)猝灭体系的荧光,且荧光恢复强度与硫醇含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从而实现了L-Cys和GSH的定量测定。在25μM~140μM浓度范围内,L-Cys的浓度与荧光强度的线性关系为y=0.837 lgx+4.009(R~2=0.99)。在20μm~140μm浓度范围内,GSH的浓度与荧光强度的线性关系为y=0.770 lgx+3.686(R~2=0.99)。测定实际样品洋葱汁中GSH浓度时,加标回收率为96.0%~103.7%,RSD为2.7%~3.4%。
【图文】:

金属离子,荧光响应,红色,黑色


5(a)N-GQDs 对金属离子的荧光响应(b)在相同浓度的其他金属离子 N-GQ入 Fe3+加入到之前(黑色)和之后(红色)的相对应荧光强度;(c)SN-GQD ;(d)在相同浓度的其他金属离子 SN-GQDs 溶液中加入 Hg2+到之前(黑色)和(红色)的相应相对荧光强度[63]1-5 (a) Thefluorescenceresponseof N-GQDs; (b) Thecorresponding relative fluoresities before (black) and after (red) theFe3+was added to the N-GQDs solution in thcondition; (c) Thefluorescenceresponseof SN-GQDs; (d) Thecorresponding relativuorescenceintensities before(black) and after (red) theHg2+was added to the SN-GQsolution inthe samecondition[63]Liu X J 等人[64]通过在罗丹明 B 掺杂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表面涂覆 CD计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比例型荧光探针,是用于检测 Cu2+双发射纳米 N-(β-乙氨)-γ-丙氨二甲氧基硅烷(AEAPMS)作为主要原料合成荧光表面的残留乙二胺基团和甲氧基硅烷基团可作为 Cu2+识别位点和硅团。获得的纳米传感器在单一激发波长下可显示罗丹明 B(红色)和 C两个特征荧光发射。与 Cu2+结合后,,只有 CDs 的荧光猝灭,就形成了

结构式


不溶于苯。市售品通常为 20%-50% 浓度的伯、仲、叔胺基团,具有很高的化学反应性比例不同,PEI 性能不同。因此 PEI 独特的结构其拥有特殊的应用。很多碳点的合成都是借助 P等人[74]通过一步微波辅助热解法用甘油和支化 P点(CD-PEI),其中碳纳米颗粒的形成和表面钝氮化合物在系统中起到两个关键作用:钝化表面聚 DNA。该 CD-PEI 是水溶性的并且依靠激发CD-PEI 的 DNA 凝聚能力和细胞毒性可能通过 PEI 在碳点形成过程中受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在EI 通过控制 PEI,使 COS-7 细胞和 HepG2 细胞可比性的基因表达。有趣的是,CD-PEI 内化到出可调谐的荧光发射,这预示 CD-PEI 在基因递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83.1;O613.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璋仪,赵新生;活细胞内单个分子荧光检测[J];大学化学;2005年02期

2 康梦奎;张素珍;姜泗长;杨静琴;郭中和;;应用血卟啉-激光光敏诊断鼻咽、喉部肿瘤[J];应用激光;1987年01期

3 丁文娣;徐松林;张仁斌;;邻苯二甲醛荧光检测蛋白质的研究[J];分析化学;1987年01期

4 僗大奎,刘亚淑,瞿永华,吴一迁;低浓度O~6甲基鸟嘌呤荧光检测的研究[J];光学学报;1988年08期

5 孟继武,侯尚公,徐叙tb,马焕璞,王德盛,祖淑清,房长茂;癌患者血清的特异荧光研究[J];科学通报;1988年08期

6 于治国,王桂花,魏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及尿中卡那霉素含量[J];沈阳药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7 徐静;杨春光;肖珊珊;王江红;王嘉;王丹;刘慧颖;曹际娟;;荧光检测食品法标准数据库的建立[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年01期

8 施朝霞;常丽萍;曹全君;;基于CMOS传感芯片的荧光检测系统研究进展[J];半导体光电;2014年03期

9 任河山;;ATP生物荧光检测计的使用[J];啤酒科技;2012年11期

10 詹福如;许永建;陈连运;吴李君;余增亮;;单离子束在线荧光检测技术[J];生物物理学报;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年才;苗保刚;李政;孙尧;;高灵敏荧光检测在生物检测仪器中的应用[A];2013年(第五届)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冯端;张阳阳;马会民;;基质金属蛋白酶的高灵敏荧光检测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许丽丽;才红;罗东;李冕;李丹;;对金属离子具有荧光传感功能的金属有机框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论文[C];2017年

4 易滨;刘军;王芳;涂显春;赵晓晓;赵江丽;;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与菌落数和血液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5 王开宇;兰小鹏;;以Picogreen为信号分子的非标记型适配子荧光检测新方法的建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李莎;黄鹏程;吴芳英;;基于谷胱甘肽修饰的金纳米簇荧光检测肝素[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分会:生物分析和生物传感[C];2016年

7 韩从会;黄克靖;;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尿样中巯基化合物[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田丹;王官耀;常泽;阮文娟;李悦;卜显和;;金属有机框架荧光检测材料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3分会:晶体工程[C];2014年

9 ;犬17A STR荧光检测试剂盒[A];第十五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全国小动物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彭浩原;孙菲菲;孔靖元;赵婷婷;张素霞;曹兴元;;莫西克汀在猪血浆中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分析方法的建立与确证[A];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委员会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联合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委员会第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西南科技大 王顺利 尚丽平 李占锋 邓琥 武志翔;一种废水厌氧降解状态在线荧光检测方法(下)[N];电子报;2012年

2 ;达安基因(002038)多项试剂完成CE认证[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西南科技大 王顺利 尚丽平 李占锋 邓琥 武志翔;一种废水厌氧降解状态在线荧光检测方法(上)[N];电子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波;高性能氮掺杂碳点的制备、性质及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2 贺永桓;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合成及其在荧光检测中的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3 李颖;荧光碳点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4 严韩;新型光功能有机分子的结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5 刘楠;应用于生物芯片中的CMOS荧光检测系统的设计和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鲍成满;高压在线荧光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刘翻;若干新型高灵敏度荧光检测系统的构建与评价[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燕飞;早期冠心病miRNA标志物荧光诊断技术与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9 杨初平;Ppb级大气二氧化硫紫外荧光检测理论与实现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谢伟;基于荧光金属—有机骨架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瑞瑞;含氮杂环有机小分子荧光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2 祝宝雅;硅纳米颗粒的设计制备及检测重金属和显现潜指纹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3 于丽颖;多功能荧光碳点的设计制备及其在重金属检测方面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4 路晨;PEI改性荧光碳点的制备与分析应用[D];天津大学;2018年

5 谭力;稀土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对离子的荧光探测[D];浙江大学;2019年

6 方晓玲;光谱流式细胞仪荧光采集系统研制[D];厦门大学;2018年

7 许晓月;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合成及其在环境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8 赵艳艳;基于荧光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荧光传感新方法[D];湖南大学;2018年

9 王敏;磁性荧光纳米探针的合成及其在测定叶酸含量和分离膜蛋白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8年

10 米文华;咔唑修饰的嘧啶类非经典π-凝胶的构筑及荧光传感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86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86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0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