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橡胶复合材料用纤维新型环保浸胶体系设计与处理及粘合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4 17:29
【摘要】:纤维骨架材料在橡胶制品中充当着一个十分关键的角色,其与橡胶基体之间的界面粘合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橡胶制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但是,由于纤维表面结晶度高,活性基团较少,使得纤维与橡胶之间界面粘合性能较差。目前,工业上最常用的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是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浸胶处理,但由于RFL浸胶体系中存在间苯二酚和甲醛等有毒成分,不能满足现代纤维骨架材料增强橡胶制品绿色生产的要求。因此,本文旨在从传统的RFL浸胶体系的粘合机理出发,探究开发新型环保的绿色浸胶技术,在满足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界面粘合性能要求的同时,又要实现绿色环保的要求,并对新型浸胶体系的粘合作用机理进行探究。(1)基于RFL浸胶体系的粘合作用机理,设计开发了粘合剂M/促进剂-丁吡胶乳浸胶体系和环氧树脂/固化剂-丁吡胶乳浸胶体系,这两种浸胶体系所使用的原材料都为无毒成分。本文以聚酯纤维帆布和尼龙帘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组分比、胶乳固含量、促进剂和固化剂种类、胶乳种类、热固化处理条件、附胶量以及纳米粒子增强浸胶层等因素对纤维与橡胶基体的粘合性能的影响。促进剂A和B与粘合剂M之比分别为1:2和2:3时,浸胶处理的聚酯帆布与橡胶之间的粘合性能最好,平均剥离强度分别达到了 17.2 N/mm和17.5 N/mm,剥离破坏后纤维表面覆胶率为100%,而且促进剂B具有更好的促进效果,该浸胶液处理的聚酯帆布在200℃下只需固化处理6 min;另外,利用该浸胶体系浸渍处理的尼龙帘线与橡胶之间的H抽出力达96.0 N,与RFL浸胶处理方法的粘合水平相当(97.8 N),相比于促进剂A,在B的促进作用下,所需最佳固化温度下降了 10 ℃左右。环氧树脂/固化剂-丁吡胶乳浸胶体系中,环氧树脂G与固化剂T和D之比分别为4:2和5:1时,该浸胶体系浸渍处理的聚酯帆布与橡胶之间的粘合效果最佳,平均剥离强度分别达到17.4 N/mm和17.2 N/mm,剥离破坏后纤维表面覆胶率为100%。相比较而言,粘合剂M/促进剂-丁吡胶乳浸胶体系浸渍处理的纤维与橡胶之间具有更好的粘合效果,该浸胶体系满足橡胶工业中绿色浸胶的要求,具有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前景。(2)基于所开发的新型环保浸胶处理技术,对浸胶粘合作用机理做进一步的探究,研究了浸胶体系中树脂成分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纳米增强浸胶层、硫化助剂迁移机理等。浸胶体系中环氧树脂G与其固化剂T之间的固化反应为一级反应,固化反应活化能为73.3 KJ/mol;由于硫化助剂的迁移,使得浸胶层中的硫元素含量是橡胶基体中的3~4倍。对粘合作用机理进行探究,有助于新型浸胶体系的开发和优化,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Q330.387;TB332
【图文】:

相互作用方式,橡胶基体,纤维,界面


胶处理技术,该方法最先由美国杜邦公司于1938年所开发。人造丝、锦纶纤维逡逑表面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能与RFL浸胶层中的酚醛树脂等形成氢键和化学键逡逑结合,为纤维与橡胶之间提供良好的粘合性能。图1-1给出了纤维与橡胶基体界逡逑面各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逡逑5逡逑

芳纶纤维,等离子气体,接枝改性,丙烯酸单体


间大于15邋min时,改性芳纶纤维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剪切强度稳定,甚至有逡逑小幅度下降,通过控制处理条件,可以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该实验中所使用的逡逑装置设备如图1-3所示。逡逑10逡逑

流程图,浸胶处理,芳纶纤维,流程图


接采用RFL胶液浸溃处理即可获得优异的粘合性能。而对于聚酯纤维、芳纶纤逡逑维等表面化学惰性的纤维必须采用“二浴法”浸渍处理,芳纶纤维的二浴浸胶处逡逑理流程图如图1-4所示,即预先浸渍封闭的异氰酸酯及环氧涂层,再浸渍RFL,逡逑高温处理使间苯二酚-甲醛(RF)树脂固化。在一定的温度下,封闭异氰酸酯/逡逑环氧树脂预浸液中水溶性环氧树脂,可以与纤维表面发生相互作用,而且高温解逡逑封的异氰酸酯活性很高,能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以及与纤维表面活性基团的化学逡逑结合,两者具有协同效应,另一方面,RF树脂上功能基团(酚羟基、羟甲基)逡逑能够与纤维表面预处理层的极性基团(环氧、异氰酸)形成氢键或化学键结合,逡逑同时粘合橡胶层中硫化助剂扩散到RF树脂交联网状结构中与其中的橡胶胶乳大逡逑分子形成共交联,从而使得纤维与橡胶基体之间形成粘合过渡层,能够大幅度地逡逑提高纤维与橡胶基体之间的粘合强度。逡逑14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红霞;;高速浸胶印刷装饰原纸的生产工艺[J];中华纸业;2013年22期

2 陈建明;;碳纤维浸胶纱拉伸性能测试方法的探讨[J];玻璃纤维;2012年03期

3 杨超然;;引起浸胶帘子布卷姿不良的因素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10期

4 高君;;影响聚酯浸胶帘子布附胶量的因素分析[J];产业用纺织品;2011年08期

5 黄珊;赵明;何强;黄河浪;殷寿柏;胡启龙;;竹束、木束浸胶量影响因素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11年05期

6 闫永强;周伟芳;;影响浸胶帘子布附胶量的因素[J];合成纤维;2009年08期

7 冯建平,杨铭颐;一元胶、三元胶对浸胶帘子布的影响[J];纺织导报;2000年05期

8 李涛,刘希华,张效华,孙连生;先拉伸后浸胶锦纶帆布生产工艺[J];中国橡胶;2000年17期

9 刘黎;帘布浸胶机的改造[J];中国橡胶;1998年19期

10 姜志宏,马力,马雪清,李向帆,孔才源;竹篾浸胶量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Kelly Graham;;供新世纪采用的无溶剂浸胶料生产技术[A];第二届全国覆铜板技术·市场研讨会文选[C];2001年

2 周华j;;环氧玻璃布真空压力浸胶材料及其在高压电器上的应用[A];第六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5年

3 赵永军;李豪;;高强力T4B轻型锦纶-66 1320dtex/3浸胶帘子布在工程轮胎中的应用[A];第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许其军;王晓龙;华润稼;颜学龙;秦年荣;彭美艳;贺惠英;;环保型浸胶液的开发与评价[A];“赛轮金宇杯”第19届中国轮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5 时永祥;王磊;田明;张立群;王文才;;纤维织物新型浸胶技术及其与橡胶粘合性能研究[A];201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6 彭美艳;华润稼;江晓峰;刘全来;;用于半钢子午线轮胎胎体增强材料的二股聚酯浸胶帘线取代三股聚酯浸胶帘线的开发[A];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纺织分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郭怡;李辉;华演;;对帘子布产生胶皮胶末问题的探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程辉;华润稼;田微;许其军;;聚酯浸胶帘子布的性能评价方法浅谈[A];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纺织分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张奇;王常明;李振亚;燕继宇;李泽闯;;麦秸秆加筋软土的试验研究[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会云;;锦纶66帘线与橡胶粘合性测试方法的探讨[A];“赛轮金宇杯”第19届中国轮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华谦;乘势而上 顺势而为 奋力打造中国尼龙城[N];平顶山日报;2017年

2 王景春;谢永增;神马浸胶帘子布新品入市[N];中国化工报;2004年

3 王景春邋侯名君;神马公司浸胶化纤帆布批量生产[N];中国化工报;2007年

4 记者 高轶鹏 通讯员 王舸淇;帘子布公司走活创新发展“一盘棋”[N];平顶山日报;2015年

5 陈敏;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 国家标准通过审定[N];中国纺织报;2003年

6 王四伟;神马股份高性能浸胶帘子布项目奠基[N];平顶山日报;2010年

7 曹建章 苏松涛;浸胶聚酯帘子布单耗标准通过审定[N];中国纺织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陈建军;太极实业拟增发募资做大聚酯浸胶帘[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王守华;神马实业复合浸胶帘布填补国内空白[N];中国纺织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闫文锋;等同原则和禁止反悔原则如何取舍[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思献;橡胶复合材料用纤维新型环保浸胶体系设计与处理及粘合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2 郑志伟;竹基集装箱底板离心浸胶工艺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7年

3 沈琦;锦纶浸胶工艺开发及优化[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黄凯;高模量低收缩聚酯工业丝和浸胶帘子布的工艺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汪小叶;浸胶纸饰面胶合板和细木工板制备及表面性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7年

6 程亮;重组竹材制造技术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7 唐连成;丛生竹(木)重组材制造及性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张健;浸胶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与机理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9 刘维;浸胶体系和交联体系对EPDM型耐热输送带的粘合性能影响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10 时永祥;纤维织物表面新型处理方法及其橡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80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80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1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