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高性能氧化钌基复合电极材料的结构调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15:06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储能器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用于超级电容器的氧化物类电极材料,因具有理论比容量高、环境友好等特点,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多数氧化物材料存在电子传输阻力大、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难以实际应用,而氧化钌材料则因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对过渡金属氧化物进行纳米结构的设计,将氧化物团簇化、空心化及与廉价过渡金属异质复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思路。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氧化还原法,以RuC13和NaBH4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碳材料吸附和热处理过程,获得比表面积为158m2·g-1的团簇Ru02/rGO复合材料。系统考察了反应体系pH值和不同碳基体对合成Ru02团簇颗粒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pH值为4.9时,制得2.0 nm左右的Ru02团簇颗粒,且可均匀地分散于碳基体材料的表面,不同碳基体负载RuO2团簇材料均具有比商业Ru02/C更高的比容量和更低的电阻值,其中Ru02·xH20/rGO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比容量达1099 F · g-1。(2)采用油胺还原法、碳材料吸附、热处理过程和多晶银核自扩散机制,分别制得核壳结构Ag/Ru02/C和空心结构Ru02/C复合电极材料。对比分析了核壳结构Ag/Ru02/C空心结构和Ru02/C复合电极材料对氧化物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空心结构Ru02/C为电化学反应提供了更多的电化学活性位点,有利于缩短离子扩散距离,降低电极阻抗,因而空心结构RuO2/C比核壳结构Ag/RuO2/C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其比容量达到805.8 F · g-1。(3)为减少Ru02的用量,降低材料的成本,以Cu金属核作为模板,利用种子生长法、油胺还原法和热处理过程合成出了空心结构的CuO/Ru02复合颗粒。深入分析了空心结构CuO/Ru02材料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由于Cu晶相在Cl-和02的诱导下向颗粒外部扩散,Ru原子向内部扩散,Cu原子的扩散速度大于Ru原子,从而形成空心结构复合材料。进一步将该工艺拓展到其他过渡金属核体系,制备出了 Co,Ni,CuNi等空心复合氧化物,考察了不同复合氧化物材料电化学性能,其中含19.6 wt%Ru02的NiO/Ru02/C材料的比容量可达907.3F·g-1,优于商业Ru02/C等其它几种复合氧化物材料。(4)采用种子生长法和热处理过程制备了核壳十二面体框架结构CuO/Pt复合电极材料,深入分析了空心十二面体结构CuO/Pt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由于Cu核和Pt框架间的相互扩散,Cu原子的扩散速度大于Pt原子,以及O2对Cu核的刻蚀作用,从而形成空心结构CuO/Pt复合电极材料。同时对比分析了核壳结构和空心结构对CuO/Pt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其中空心结构CuO/Pt电极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更低的电阻、更高的比容量和更好的倍率性能,这可能是由于空心结构CuO/Pt电极存在明显的微孔电极扩散效应,有利于提高材料比容量。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B33;TM53
【部分图文】:

超级电容器,结构示意图


容器逡逑电容器的原理逡逑电容器(Supercapacitor),也称电化学电容器(Electrochemic电容、法拉第电容,其电容值远高于传统的静电电容器。量是电解电容器的10 ̄邋100倍,而且相较于电池可以更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而可用于需要频繁快速充放电的能量存储系统中,超级电容器承担类似于“能量动态寄存二次电池承担“能量静态存储器”的角色。与静电电容用传统的固体电介质,而是形成一种双电层电容或电化由外壳、垫片、集流体、电极、隔膜、电解液、导线等结构如1.1所示。逡逑-

模型图,双电层,模型图,超级电容器


图1.2材料表面双电层的模型图逡逑Figure邋1.2邋The邋illustration邋of邋electrical邋double-layer邋model逡逑材料表面所形成的双电层的模型如图1.2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固液界面逡逑间形成的双电层包括亥姆霍兹内层、亥姆霍兹外层和扩散层。研宄者在这种界面逡逑双电层理论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全新的电容器,由于其特殊的界面电容原理,双电逡逑层的理论厚度很薄,两电荷层间的距离一般不足0.6邋nm,同时一般用作超级电容逡逑器的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电极结构,也就表明在双电层电容的计算公式1.1中,逡逑超级电容器不仅具有很小的^值,还具有很大的J值,从而产生极大的电容量。逡逑但是,在超级电容器中,两电荷层的厚度很薄,以及采用水系电解液和有机电解逡逑液的分解电压较低(水的分解电压为1.23邋V,有机电解液的分解电压为通常为逡逑2.7邋 ̄邋3.5邋V),因而超级电容器的击穿电压比较低(一般小于3邋V

工艺流程图,纳米团簇,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流程


图2.1纳米团簇RU02/C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流程逡逑Figure邋2.1邋preparation邋process邋of邋the邋cluster邋Ru02/C邋composite邋material逡逑纳米团簇Ru02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流程如图2.1所示。首先利用pH电位控制逡逑合成出Ru团簇分散液,然后加入碳材料分散吸附,最后在空气气氛条件下热处逡逑理得到纳米团簇Ru02/碳复合材料。逡逑空心结构Ru02和核壳结构Ag/Ru02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流程如图2.2所示。逡逑首先用油胺还原法合成出Ag纳米颗粒种子,然后采用种子生长法制得核壳结构逡逑的Ag/Ru纳米颗粒,然后利用Ag在02或CP离子的作用下自扩散的特性,去除逡逑银核,得到空心结构的Ru纳米颗粒,向核壳结构的Ag/Ru纳米颗粒和空心结构逡逑的Ru纳米颗粒分散液中加入碳材料,进行吸附,并进一步氧化得到最终的核壳逡逑结构的Ag/Ru02/C和空心结构的Ru02/C复合材料。逡逑23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宜;;用改性粘接剂试制矿棉板[J];建材工业信息;1987年15期

2 修璐;美国高强砼的研究现状及新研究课题方向[J];建筑结构学报;1988年06期

3 朱璧英;;影响照相影像效应诸因素的东西方专题讨论会[J];感光材料;1989年01期

4 刘桐;对常用锰矿的质量分析和调查[J];电池;1989年03期

5 李仕群;胡佳山;;粉煤灰物理化学性能评述[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6 乌.赫.阿卡耶夫;马文杰;;聚丙烯结构和化学性能的稳定[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1989年04期

7 黄华;;载铂钴酸镧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06期

8 许占位;王天;刘鑫悦;段欣彤;杜钊;王盈;;气氛对钼酸铵分解的影响及产物的电化学性能[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9 丰洪微;刘向东;田晓;;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金属功能材料;2009年05期

10 刘春莲;;《材料化学性能》课的教学实践[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贵欣;周固民;瞿美臻;江奇;王国平;冯永成;张伯兰;于作龙;;两种碳纳米管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2 王明;覃思成;王超梁;张菁;;隔膜特性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A];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C];2017年

3 王明;覃思成;王超梁;张菁;;隔膜特性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A];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C];2017年

4 仇鹏;周佳盼;米红宇;;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4分会:化学电源[C];2014年

5 耿芹;梁小玉;王吉德;宿新泰;;二硫化钼/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分会:化学电源[C];2016年

6 郄富昌;彭庆文;唐致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2ZnTi_3O_8/C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卢星河;韩冬;张广清;马楠;姚宏伟;;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4)[C];2007年

8 刘志超;卢嘉春;黄萍;朱敏华;方荃;;几种氟化碳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八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摘要[C];2013年

9 许越;周德瑞;周景玲;孙硕;;乙醛肟的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10 赵晓;郑明涛;胡航;肖勇;刘应亮;;石墨烯/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A];第七届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徐莅 新疆昊鑫锂盐开发有限公司;稀土和钴掺杂锰酸锂的电化学性能研究[N];新疆科技报(汉);2011年

2 ;十年磨一剑真情铸辉煌[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帅帅;连续碳纳米管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2 邹明忠;碳基材料及纳米金属合金对改性锂离子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3 贺加瑞;硫族复合正极材料可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李海;高倍率储能特性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高林;钛基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6 李爽;五氧化二铌/铌酸钛的制备、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6年

7 李晓艳;PEG诱导下钼氧化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8年

8 王鹏飞;高性能氧化钌基复合电极材料的结构调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8年

9 彭旭;二维组装薄膜电子/离子输运与电化学性能[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10 程秋实;钛铌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杰;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辜琴;磷酸钒锂电极材料的合成方法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唐宏杨;生物质碳源制备低维碳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吴W氄

本文编号:2828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28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5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