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典型储氢材料的热解、点火及燃烧特性研究
【学位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B34
【部分图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反应方程式如下:3LiAlH4+AlCl3+Et2O(l)→4AIH3·nEt2O+3LiCl↓ 反应结束后,将溶液过滤,除去溶剂,得到白色的 AlH3乙醚络合物络合物在 70℃下真空干燥 6 小时,以除去 AIH3·nEt2O 中络合的乙醚。方程式见下列反应式:AIH3·nEt2O→AlH3+Et2O↑ 热处理完成后,用乙醚清洗除去助剂得到白色的 AlH3固体。图 2.1 为 AlH3样品的 SEM 图片。可以看出样品颗粒具有较规则的结面平滑,边界清晰。
图 2.2 AlH3样品 XRD 图铝的热解特性铝样品的热解性能通过 TG 同步热分析仪来进行测量,测试在温度范围为 0-800℃,样品的升温速率定为 20℃/min。图 2.果。可以看出,TG 曲线在 8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达到 17点,此时样品共失重 10.5 wt.%,说明该阶段氢化铝发生分解的失重超过氢化铝的理论氢含量,分析其原因,认为是氢化铝醚溶剂未脱除,所以,该阶段除了发生氢化铝分解反应外,还。随后,TG 曲线开始上升,上升幅度较小,当样品增重 0.现有一定波动,主要是氢化铝及分解出的铝单质发生了氧化化物覆盖在未反应的氢化铝表面,阻碍了铝单质与气相的接触当温度高于 363℃时,曲线出现明显下降,样品失重 1.1 wt.生分解。在温度达到 565℃时,曲线迅速上升。此时氧化产物
图 2.3AlH3 样品在空气中热重(TG)分析曲线化铝的点火及燃烧测试系统点火和燃烧测试系统主要由红外激光器、光学系统、数据采集分组成。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 2.4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洪革;;亚洲储氢材料学术研讨会[J];国际学术动态;2012年02期
2 任娟;刘其军;张红;;多孔储氢材料研究现状评述[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3 林静;赵东江;王立民;;储氢材料及研究进展[J];绥化学院学报;2017年08期
4 杜卫刚;周素芹;陈静;吴洁;;凹凸棒石黏土在储氢材料中应用探索[J];应用化工;2016年02期
5 段春玲;;浅析高考试题中的“储氢材料”[J];高中数理化;2017年Z1期
6 范士锋;;金属储氢材料研究进展[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0年02期
7 ;吸附储氢材料研究获进展[J];化工科技市场;2010年05期
8 ;储氢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J];摩托车技术;2010年05期
9 肖明珠;张辉;张国英;路广霞;;高密度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周仕学;马怀营;杨敏建;谭琦;张同环;;铝对镁碳储氢材料性能的影响[J];材料导报;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民;;宽温稀土储氢材料研究进展[A];中国稀土学会2017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2 刘永锋;;金属氮氢化物储氢材料的性能调控及其机理[A];第七届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3 孙立贤;张箭;宋莉芳;刘淑生;姜春红;司晓亮;焦成丽;王爽;徐芬;李芬;;新型储氢材料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4 闵德;;稀土在储氢材料的应用和发展[A];中国稀土储氢材料产业链的发展与共赢——第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专家报告集[C];2011年
5 王平;;以车载储氢为目标的储氢材料研究进展[A];第二届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星国;谢镭;曲江兰;李瑶琦;张旋州;杨均智;;纳米结构储氢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7 周仕学;杨敏建;雷桂芹;吕英海;王斌;;微晶碳用于制备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A];2008 International Hydrogen Forum Programme and Abstract[C];2008年
8 褚海亮;邱树君;吴国涛;陈萍;孙立贤;徐芬;;硼氢化钙氨络合物储氢材料的合成和热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张沛龙;;稀土储氢材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A];稀土新材料产业与科技创新——第九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专家报告集[C];2017年
10 肖方明;;稀土储氢材料及其应用[A];第六届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摘要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曹阳 通讯员 陈世琴 吴瀚;全国首个液体有机储氢材料生产基地落户宜都[N];三峡日报;2017年
2 陶加;吸附储氢材料研究获进展[N];中国化工报;2010年
3 通讯员 周圆 刘伟东 记者 马爱平;我科学家率先合成高效储氢材料[N];科技日报;2016年
4 戴年珍 张珍丽 赵永江;储氢材料的专利信息分析和利用[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2年
5 羽佳;储氢材料 21世纪新能源的“储蓄所”[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6 记者 刘霞;美研制出硼—氮基液态储氢材料[N];科技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柳方秀;让“明日之花”盛开得更加艳丽[N];中国冶金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宏乾;氢储运:多条途径共同发展[N];中国化工报;2011年
9 陈瑞瑞;稀土储氢材料之应用篇[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3年
10 王玲;大连化物所储氢材料研究获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秀丽;镁基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及气态储氢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杨敏建;镁基储氢材料的制备及对二硫化碳、噻吩的加氢性能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董琪;基于金属有机碳化物的储氢材料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毕晓露;含储氢材料炸药制备及爆炸机理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郭军;储氢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刘光;新型高容量镁基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7 吴峻青;纳米碳复合储氢材料制备及储氢机理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8 刘红;硼氢化钠储氢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9 邵杰;硼氢化锂基储氢材料的优化改性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杨燕京;硼氢化镁氨合物的合成、放氢性能及其机理[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洋;多元协同作用镁基储氢材料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8年
2 张帆;几种典型储氢材料的热解、点火及燃烧特性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麻洪吉;元素替代对MgH_2储氢材料吸放氢影响机理的第一原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
4 张旭刚;新型金属氮化物储氢材料的性能[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1年
5 谭琦;碳镁储氢材料控制性制备及放氢动力学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6 童亮;碳基储氢材料多孔结构中传输与吸附的模拟与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振华;纳米镁碳复合储氢材料制备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8 孙婷;硼氢化锂基储氢材料的制备和放氢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9 谢衍生;金属复合储氢材料的研制[D];东南大学;2004年
10 胡秀颖;碳在制备镁基储氢材料中作用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30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30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