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响应性碳化聚合物点及其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B33;O657.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碳点的概述
1.2 碳点的合成
1.2.1 自上而下法
1.2.2 自下而上法
1.2.3 合成方法与碳化聚合物点
1.3 碳化聚合物点的荧光机理
1.3.1 碳核态荧光
1.3.2 表面态荧光
1.3.3 分子态荧光
1.3.4 交联荧光增强
1.4 影响碳化聚合物点合成的主要因素
1.4.1 反应原料
1.4.2 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
1.4.3 反应体系的pH
1.5 碳化聚合物点的应用
1.5.1 生物成像
1.5.2 肿瘤治疗
1.5.3 离子、生物分子、pH、温度的检测
1.5.4 LED制备
1.6 本文的选题及设计思路
第二章 可控嗜酸性双发射荧光碳化聚合物点用于选择性细菌成像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步骤
2.2.3 实验仪器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碳化聚合物点的制备与表征
2.3.2 碳化聚合物点的荧光性质
2.3.3 碳化聚合物点制备红色,黄色,蓝色LED器件
2.3.4 红色/蓝色双发射碳化聚合物点用于不同细菌的鉴别
2.3.5 红色/蓝色双发射碳化聚合物点的细胞成像及其毒性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嗜酸/碱性碳化聚合物点用于细胞内溶酶体的选择性成像和凋亡过程中细胞内pH实时监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步骤
3.2.3 实验仪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碳化聚合物点和荧光小分子的制备与表征
3.3.2 碳化聚合物点的光学性质
3.3.3 碳化聚合物点的细胞毒性及其对溶酶体的成像
3.3.4 碳化聚合物点用于监测细胞凋亡过程中pH变化
3.3.5 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碳化聚合物点的荧光增强现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碳化聚合物点的热响应性荧光复合材料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步骤
4.2.3 实验仪器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NIPAM& 碳化聚合物点复合物的结构表征
4.3.2 碳化聚合物点及PNIPAM& 碳化聚合物点复合物的荧光性质
4.3.3 PNIPAM& 碳化聚合物点复合物的温敏性
4.3.4 PNIPAM&碳化聚合物点复合物用于研究碳化聚合物点的荧光自淬灭效应
4.3.5 复合物的抗紫外漂白能力及不同碳化聚合物点负载量的复合物对比
4.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倩丽;康晓明;孙静;魏柳荷;马志;;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研究新进展[J];化工进展;2015年08期
2 梁迪迪;刘根起;李莎;刘勇;;响应性水凝胶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J];粘接;2013年12期
3 程映学;李楚新;;含偶氮苯光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3年04期
4 魏忠;侯华;;环境响应性聚合物刷的制备与应用[J];高分子通报;2012年05期
5 李万超;赵义平;陈莉;冯霞;李冬美;李媛媛;;温度响应性聚合物膜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8年10期
6 王建颖;周谧;高建平;;化学响应性光子晶体[J];高分子通报;2006年11期
7 范会强,廖列文,涂星,管海凤;刺激响应性水凝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上海化工;2003年06期
8 汤飞;钟凯;郑新威;;刺激响应性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4年06期
9 何庆,盛京;响应性凝胶及其在药物控释上的应用[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7年01期
10 范倩;孙岩;雷冬梅;康文渊;王萃娟;陈晓浪;李孝红;张志斌;;响应性聚合物纳米控释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6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田慧;活性氧响应性高分子材料和多功能可注射水凝胶用于脊髓损伤治疗[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赵晓欢;刺激响应性碳化聚合物点及其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9年
3 魏钰卜;几种刺激-响应性分子印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4 汤泉;基于聚组氨酸与Ni~(2+)多价配位作用自修复智能水凝胶的制备和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5 李世玺;电荷转化及还原敏感性聚合物胶束用作抗癌药物载体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6 易小庆;还原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载体用于药物协同传递系统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7 黄丽媚;聚合物变形材料的超快速三维成型[D];浙江大学;2018年
8 尹伟;基于氧化还原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载体的肿瘤放化疗及氧化疗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9 刘宏臣;基于乙酰乙酸纤维素的响应性多糖水凝胶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8年
10 王磊;刺激响应性智能高分子胶束药物载体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坤雷;Eu~(3+)-doped CaAl-LDH的合成及其荧光对核酸碱基分子的响应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2 王改娜;一种近红外光响应性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可控药物释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
3 刘梦娟;温度响应性的聚乙烯醇衍生物的性能及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4 霍青青;多重生物响应性仿病毒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与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5 王坤;卵巢癌肿瘤微环境响应性纳米给药系统的构建及体外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6 危俊吾;基于树枝状苯丙氨酰-赖氨酸二肽的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7 郝玲霞;刺激响应性聚合物胶束中药物负载与释放行为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8 周霞;新型葡萄糖响应性纳米系统用于胰岛素口服递送的研究[D];华侨大学;2019年
9 刘庆;级联响应性三元基因复合物的构建、表征和体外评价[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10 林彦霞;急性抗氧化与低氧响应性纳米颗粒制备及用于心肌梗死治疗的实验研究[D];锦州医科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49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49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