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纳米簇的自组装诱导发光机理研究及白光LED应用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B383.1;O614.12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荧光金属簇的介绍
1.1.1 荧光金属簇的概述和优势
1.1.2 金属簇的荧光机理
1.1.3 荧光铜簇的发展
第二节 金属簇的聚集诱导发光效应
1.2.1 聚集诱导荧光增强的机理
1.2.2 引起金属簇AIE效应的方法
1.2.3 金属簇聚集诱导发光的研究意义
第三节 金属簇在发光二极管领域中的应用
1.3.1 基于金属簇的电致发光器件
1.3.2 基于金属簇的光致发光器件
第四节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与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芳香硫醇包覆配体构筑红光发射铜簇组装体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表征仪器
2.2.3 合成方法
2.2.4 纯化处理
2.2.5 电化学测量
2.2.6 自组装铜纳米簇制备光发射二极管(LED)
2.2.7 模型与模拟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2.3.1 红光铜簇组装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2.3.2 红光铜簇组装材料荧光机理探究
2.3.3 基于红光铜簇组装材料的LED发光器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簇间距调控的铜簇组装诱导发光变色效应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表征仪器
3.2.3 合成方法
3.2.4 纯化处理
3.2.5 铜纳米簇自组装材料制备光发射二极管(LED)
3.2.6 模型与模拟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3.3.1 铜簇组装诱导发光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3.3.2 铜簇组装诱导发光材料荧光机理探究
3.3.3 基于铜簇组装诱导荧光材料的LED发光器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缺陷调节的组装诱导发光铜簇的荧光性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表征仪器
4.2.3 合成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4.3.1 富含金属缺陷的荧光铜簇组装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4.3.2 铜簇组装体缺陷荧光机理探究
4.3.3 基于铜簇缺陷发光材料的LED发光器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拾;张国玉;王凌云;王逸文;王基强;王立辉;;基于LED的太阳模拟器研究现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年期
2 孟力力;柳军;皮杰;刘建龙;余刚;夏礼如;;不同光质LED光源对彩叶草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年期
3 何斌俊;;浅析LED日光灯环保节能经济效益[J];汕头科技;2016年Z1期
4 ;LED联盟考察南山湾工业园[J];汕头科技;2013年02期
5 ;美国发明石墨泡沫散热片延长LED寿命[J];中国粉体工业;2010年05期
6 施国红;;双面大灯泡LED蓝光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年19期
7 杨雨芹;;光伏LED智能控制器设计[J];林区教学;2017年04期
8 周平;;基于电子信息技术下的物理实验——探究LED和数码相机在运动学实验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26期
9 张子鹏;温健新;黄爱政;冯锦乾;;LED灯补光对温室甜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29期
10 冯建民;;LED大屏幕组合显示系统应用浅说——以河南电视台1500平米演播室为例[J];教育传媒研究;201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燕;Si衬底上GaN基LED外延材料的两步法生长[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2 艾琳;铜纳米簇的自组装诱导发光机理研究及白光LED应用[D];吉林大学;2018年
3 客洪亮;白光LED阵列结温检测以及寿命预测分析[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7年
4 孔丽;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合成与光谱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黄翀;LED光(640nm)通过HIF-1α调控角质形成细胞移行及其骨架改变[D];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
6 朱革;(近)紫外白光LED用几种氧化物基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王玲;LED封装用高性能导电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袁博;硅铝酸盐基白光LED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侯京山;氧化物基白光LED荧光粉的设计与合成[D];东华大学;2014年
10 徐威;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可控合成和发光性质及LED制备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2 冯亦干;智能无线LED台灯照度检测仪器的开发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3 李海林;LED热特性稳态测试实验教学系统的开发[D];天津工业大学;2018年
4 谢伟杰;稀土离子掺杂单基质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8年
5 符民;LED植物光源阵列设计与光环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6 张宏志;白光LED用硅酸盐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年
7 余梦琦;大功率白光LED荧光粉微涂覆检测关键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8 郑明治;纸张识别技术的研究及其在LED智能调光调色照明系统中的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18年
9 符安杰;暖白光LED用Mn~(4+)掺杂的红色荧光粉的制备与光学性质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10 舒倩茜;智慧城市建设环境下LED中小型照明企业战略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56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5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