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稀土掺杂钡基纳米材料可控组装及发光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6 05:34
   稀土离子具有丰富的能级和独特的电子结构,因此,选择合适基质材料掺杂稀土离子构筑功能性稀土掺杂纳米材料已经成为当今科学领域比较前沿的研究方向。目前,高浓度稀土离子掺杂是操控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的一种流行的策略,然而高浓度稀土离子掺杂会带来稀土浓度淬灭效应,从而降低其发光性能。另一方面,稀土离子作为一种优异的激光激活离子,将其掺杂到非线性光学材料中会同时改变其激光性能和非线性光学性能,使稀土掺杂非线性光学材料成为一种优异的激光自倍频材料。因此,本论文制备得到了几种典型的稀土掺杂钡基纳米材料,系统地研究了稀土掺杂纳米材料的构筑机理,并对其光致发光和非线性光学性能进行了充分的探索。其主要内容如下:(1)选择碳酸钡作为第一种基质材料:利用简单水热合成方法制备得到具有不同结构的稀土掺杂碳酸钡纳米材料。研究发现,少量稀土离子Tb~(3+)掺杂可以同时调控BaCO_3:x%Tb(x=1、3、5)纳米材料的尺寸、形貌和发光性能。从这些材料的荧光发射数据发现,BaCO_3:x%Tb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且当x=3时,BaCO_3:3%Tb纳米材料的发光最强。从这些材料的激发谱图和荧光寿命谱图发现,主体BaCO_3与掺杂Tb~(3+)之间存在强的发光共振能量转移。(2)选择非线性光学材料偏硼酸钡作为第二种基质材料:利用简单水热合成方法,通过调控溶液的PH,制备得到形貌较好的γ-BaB_2O_4纳米线。将γ-BaB_2O_4纳米线在不同温度下(500℃、600℃、700℃和750℃)煅烧,确定γ-BaB_2O_4到β-BaB_2O_4相变的最佳温度。最终,在温度为750℃下煅烧,γ-BaB_2O_4纳米线成功转变为另一种晶相β-BaB_2O_4纳米棒。对β-BaB_2O_4纳米材料进行非线性光学性能表征发现,β-BaB_2O_4在一个宽的光谱范围内(800 nm-1064 nm)产生可调的二次谐波发射。然而,β-BaB_2O_4:Tb纳米材料的非线性光学谱图中没有出现激光自倍频信号峰,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选择的稀土离子与材料相位不匹配所致。这些结果为今后的激光自倍频材料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与实验基础。
【学位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Q422;TB383.1
【部分图文】:

高温固相法,纳米材料


图 1-3 高温固相法制备出的纳米材料溶胶凝胶法胶凝胶法是一种新兴的制备稀土发光材料的方法[33]。这个方法的优可以达到纳米的级别;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材料发光性能好,并且需度,最重要的是得到的产品纯度较高。虽然这个方法有许多的优点的过程中成本相对较高,而且操作比较复杂,并在合成过程中使用人的身体有害。

稀土发光材料,溶胶凝胶法


图 1-3 高温固相法制备出的纳米材料溶胶凝胶法胶凝胶法是一种新兴的制备稀土发光材料的方法[33]。这个方法的优可以达到纳米的级别;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材料发光性能好,并且需度,最重要的是得到的产品纯度较高。虽然这个方法有许多的优点的过程中成本相对较高,而且操作比较复杂,并在合成过程中使用人的身体有害。

共沉淀法合成,发光材料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会有大量热量被释放出来。制备出来的稀土材料粒径小,法比较显著的优点。淀法土无机材料常用的一种“软化学”合成法就是共沉淀法[38]。共的控制沉淀条件(PH,搅拌速度和溶液的滴加速度等)。通过制备出大量产物,并且这些产物具有良好的性能。这个合成设备,所以共沉淀法在以后的应用中将会有很大的市场价值量的生产制备,但是得到的产物纯度不高,而且不太容易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纳米材料分类新标准[J];中国粉体工业;2010年05期

2 闫宏芹;;浅述纳米材料的生产现状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粉体工业;2008年05期

3 ;我国正式实施七项纳米材料国家标准[J];中国粉体工业;2008年02期

4 王策;;有机纳米材料成为研究焦点[J];国际学术动态;2003年02期

5 ;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可能带来电子工业革命[J];中国粉体工业;2013年01期

6 郭建民;;纳米材料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法国对纳米材料实施申报制度[J];中国粉体工业;2013年02期

8 孙镇镇;;我国纳米材料发展问题与前景展望[J];中国粉体工业;2016年05期

9 李彦菊;高飞;;纳米材料研究进展[J];甘肃石油和化工;2011年04期

10 舒茜;;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制备[J];广东化工;2018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慧;水中配体对载Fe(Ⅲ)氧化物环境纳米材料除Cu(Ⅱ)性能的影响与机理[D];南京大学;2013年

2 郭洋;基于二维纳米材料的人体热量管理器件构筑及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8年

3 刘晓丽;多功能碳基纳米材料的绿色合成及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4 陆峰;几种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纳米药物载体的构建[D];南京大学;2015年

5 夏朝双;新型功能化二维二硫化钼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组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6 朱效华;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新型生物传感平台的构建及蛋白转运[D];湖南大学;2018年

7 杨子印;基于九种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8 王晶;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低温液相法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

9 王丹晨;光学纳米材料的制备与miRNA传感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10 刘腾;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磊;巯基功能化材料的合成及对重金属Cd(Ⅱ)的吸附性能研究[D];贵州大学;2018年

2 刘作花;不同形貌TiO_2材料的制备及应用[D];齐鲁工业大学;2018年

3 范克睿;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与性能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8年

4 汤萌萌;金属钴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生物传感分析中的应用[D];济南大学;2014年

5 吴华;功能纳米材料的调控合成及其在电催化和传感中的应用[D];济南大学;2014年

6 郑建忠;功能纳米材料的可控组装、功能集成与应用[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丹丹;石墨烯纳米材料在血浆中的生物降解及其生物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8年

8 边振盼;稀土掺杂钡基纳米材料可控组装及发光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8年

9 秦琦;基于Nd:GAGG晶体和金纳米材料的新型1微米被动调Q激光器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10 武阳;碳纳米管毒性胁迫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及生理特性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56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56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d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