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纳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水热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B383.1;TM912
【部分图文】:
图 1.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Fig 1.1 Work principle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的特点、镍氢等其它类型的二次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许目前商业化的电池中,锂电池的比容量可以达到 372 m 2-3 倍,镍铬电池的 3-4 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为 3.6 V,而镍铬、镍只有 1.2 V。。锂离子电池一般可以循环 600~1000 次,正极材料为至可以达到 2000 次以上。。锂离子电池反应过程中以锂离子的形态存在,消除了问题。。锂离子电池在 1 C 充电 30 min 时,容量能够达到标
图 1.2 MS2的组成结构示意图Fig 1.2 Structure diagram of MS2材料的概述表面积大,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减小离子的比,纳米材料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增加活性物质与极的极化程度和体积膨胀,进而提高电池的循环料料主要包括:多孔结构[46]、一维[47]、二维[48]和纳米管以及碳纳米纤维等的一维碳纳米材料不仅表面官能团的分布上也有所不同。这种独特结构比表面积,还能够提供较多的孔结构和较优的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如已经成功合成的单壁碳量分别达到 400 mAh g-1和 500 mAh g-1。
第一章 绪论保持在1048.8 mAh g-1。Sagar Mitra等[58]制备了二维结构的M,MoS2纳米墙在电流密度 100 mAg-1循环 50 圈后表现出高达。在电流密度分别为 500和1000 mAg-1循环 50圈后能够表现逆比容量,显示出突出的倍率性。由此可见,通过简单的水负极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具备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增,进而使更多的活性物质参与电极反应;(2)能够缩短锂离子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3)可以控制合成不同形貌结构材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贺;王鑫;李守宏;;中国潮汐能资源评估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海洋通报;2015年04期
2 王彩娟;宋杨;席安静;金挺;;大型锂离子电池系统UN38.3检测技术研究[J];电池工业;2014年04期
3 周肖肖;魏晓平;王新宇;;环境约束下的化石能源跨期开采路径比较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年07期
4 闫云飞;张智恩;张力;代长林;;太阳能利用技术及其应用[J];太阳能学报;2012年S1期
5 朱润芝;朱永杰;;1980—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对化石能源消耗的依赖关系[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年08期
6 郑崇伟;潘静;;全球海域风能资源评估及等级区划[J];自然资源学报;2012年03期
7 郭丽玲;张传祥;范广新;;碳纳米管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S2期
8 陈欣;张乃庆;孙克宁;;锂离子电池3d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微/纳米材料[J];化学进展;2011年10期
9 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于超,支红军;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与发展[J];新疆有色金属;2004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吕晓欣;锂离子电池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表征[D];苏州大学;2016年
2 李鹿;纳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姚煜;纳米结构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培根;几种过渡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D];安徽大学;2016年
2 王伟;过渡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丛;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的合成及其储锂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4 贺仁飞;中国生物质能的地区分布及开发利用评价[D];兰州大学;2013年
5 李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张丹;碳纳米纤维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王源;电动汽车用动力铅酸电池快速充电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65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65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