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功能化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对柴油的助燃和收集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4 14:58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对化石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作为石油化工的主要产品之一,柴油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燃烧动力值较大的一种大众液体能源燃料。然而,柴油在使用过程中时有泄露事故,燃烧效率低,易产生积碳、有害气体及颗粒污染物等,引发环境污染状况,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一直是世界性的经济、社会与环境主题。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微观结构、高比表面积和环境友好的性质,在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具有其他物理、化学和生物材料无法企及的优点。近年来,科学家们研发了一些纳米材料用于改善能源利用率和环保问题,但其制备过程复杂、周期长、成本高,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高能电子束辐照技术和疏水改性修饰,具备简便高效并可大量推广的优势,因此在纳米材料制备方面备受关注。本论文基于对纳米材料利用HEEB辐照技术和无机修饰改性,得到不同的功能化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提高锅炉中柴油燃烧效率,收集水体和土壤中的柴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安排如下:1.选择高比表面和高表面活性的凹凸棒土为原材料,利用HEEB辐照技术,通过热运动、电荷和物理冲击效...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功能化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对柴油的助燃和收集作用研究


图2-1.?(A)?ATP添加量对柴油燃烧后温差的影响(MDF=2.5?g);?(B)?HA10,?HA20,?HA30和??HA40对柴油燃烧后IT的影响(Mha:Mdf=1.25?g:2.5?g);?(C)不同组合比例的??

照片,余烬,微观图像,矩形框


阻隔了?DF与氧气的接触。基于此研宄结果,HEEB辐照技术被用??于提高ATP的分散效果,将ATP棒状结果转变为微孔纳米网络结构正如??图2-1B所示,当辐照剂量从10?kGy升高到30?kGy时,该效应能够有效被提高,??随着辐照剂量高于30?kGy时,这种效应被削弱。这个规律与之前文献所报道的??效应符合[24],揭示了?ATP分散效应在提高DF燃烧效率方面占据重要作用,这??一实验结果表明,用于改性ATP性状的最佳HEEB辐照剂量是30?kGy。.??由于ATP表面富集了大量的-OH,?ATP具有亲水性,对DF的吸附作用表??现出负效应。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SO和APTES用来修饰ATP从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从而有利于DF和ATP的结合。正如图2-1C所示,经过ASO??和APTES修饰后的HA30能够进一步提高处理组中柴油的IT升高,在??WHA30:VAPTEs:VASO=4.0g:0.1mL:1.0mL?时达到最大温差(IT):?20°C。综上所??述

形貌,余烬,电子,照片


于HAAA材料中的含量,表明余烬表面的纳米颗粒可能是碳。除此之外,元素??mapping结果显示,C,Mg,?Si,?A1元素均句分布在余焊上,证实了碳纳米颗??粒确实存在于HAAA的表面(图2-3)。值得注意的是,收集的余烬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吸附剂,去除水溶液中的Cd2+,这为余烬重复利用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而DF单独燃烧后无余烬残留。HAAA的制备过程,和柴油的燃烧效率机理示??意图,以及HAAA的重复利用途径见示意图2-4。??此外,通过观察DF组和HAAA-FA组的飞灰(FA)形貌探宄HAAA对飞灰??形成的影响。如图2-5(a-b)和图2-5(d-e)所示,DF组的FA由许多纳米颗粒组??成,而HAAA-DF组的FA由大量纳米颗粒所形成的团聚体组成,而且,在图??2-5c和2-5f中可清晰看到DF组的FA粒径范围为130-840?nm,大多数颗粒大??小为180n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王建刚,陈倩,郭淼,熊振,秦佳,杨在文,杨放.  山东化工. 2017(23)
[2]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李佳,曹兴涛,隋红,何林,李鑫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7(05)
[3]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颗粒的释放行为及环境残留[J]. 李海燕,王明秀,张晓然.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7)
[4]新型助燃添加剂改善柴油燃烧过程的研究[J]. 何少炜,陈然,谭亚超.  广东化工. 2016(10)
[5]柴油机燃油节能助燃添加剂研究进展[J]. 陈然,熊云,杨浩,吴芃.  当代化工. 2016(01)
[6]新型无灰助燃剂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J]. 熊云,陈然,杨浩,吴芃,李鹏.  内燃机工程. 2016(02)
[7]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 size distribut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during haze and photochemical smog episodes in Shanghai[J]. Xuemei Wang,Jianmin Chen,Tiantao Cheng,Renyi Zhang,Xinming W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09)
[8]纳米燃料—一种新的储能载体[J]. 宋鹏翔,丁玉龙,文东升.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2(01)
[9]纳米CeO2柴油添加剂制备及改善内燃机节油与排放性能研究[J]. 张东恒,狄泽超,连玉双,于军.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1(06)
[10]Eco-toxicity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 contaminated soil[J]. Jingchun Tang , Min Wang, Fei Wang, Qing Sun, Qixing Zhou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kai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Processes and Environmental Criteria, Ministry of Education, Tianjin 300071,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05)

硕士论文
[1]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效果的生物指示研究[D]. 王华金.华南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37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137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f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