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表面效应对纳米摩擦接触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08 05:03

  本文关键词:表面效应对纳米摩擦接触行为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表面效应 平压头 圆柱压头 弹性半平面 摩擦接触问题 Fourier积分变换


【摘要】:本文基于表面弹性理论,研究了表面效应和摩擦对纳米接触问题的影响。采用应力函数的Fourier积分变换法,得到问题的奇异积分方程。再通过Gauss-Chebyshev求积公式将奇异积分方程数值化,得到问题的数值解。最后,数值结果说明了表面效应和摩擦对平表面处的接触压力、应力和位移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刚性平压头摩擦滑动在弹性半平面上的接触问题。结果表明,表面效应的影响显著,明显减小了平表面处的位移。此外,随着压头尺寸越来越小,表面效应逐渐消除接触边缘处压力和应力的奇异性,并使得位移梯度跨过边界处连续。但在考虑表面效应的情形下,摩擦对压力分布、表面法向应力和位移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2)圆柱体摩擦嵌入弹性半平面的接触问题。结果发现,表面效应的存在明显减小了接触宽度且使得压力分布在整个接触区域内更均匀。此外,表面效应使得形变表面的应力和位移梯度在边界处连续,但依然可以忽略摩擦对压力分布、表面法向应力和位移的影响。
【关键词】:表面效应 平压头 圆柱压头 弹性半平面 摩擦接触问题 Fourier积分变换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1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纳米材料10
  • 1.2 表面效应10-11
  • 1.3 弹性力学11-12
  • 1.4 接触力学12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6 本文主要工作14-15
  • 第二章 基本理论15-27
  • 2.1 张量的基本概念15-16
  • 2.1.1 指标符号与求和约定15
  • 2.1.2 克罗内克符号与置换符号15-16
  • 2.2 基体内基本方程16-17
  • 2.2.1 平衡微分方程16
  • 2.2.2 几何方程16
  • 2.2.3 本构方程16-17
  • 2.3 表/界面基本方程17-18
  • 2.3.1 广义Young-Laplace方程17
  • 2.3.2 表/界面本构关系17-18
  • 2.4 平面问题的基本求解18-21
  • 2.4.1 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18-19
  • 2.4.2 平面问题的边界条件19
  • 2.4.3 平面问题的解法19-21
  • 2.4.4 平面问题的应力函数21
  • 2.5 弹性半平面问题的基本解21-23
  • 2.5.1 集中力的基本解21-22
  • 2.5.2 分布力的基本解22-23
  • 2.6 Fourier积分变换23-24
  • 2.6.1 Fourier积分定理24
  • 2.6.2 Fourier积分变换概念24
  • 2.7 Gauss-Chebyshev求积公式24-27
  • 第三章 纳米固体材料曲界面下的Young-Laplace方程的推导27-33
  • 3.1 引言27
  • 3.2 一般曲界面下的Young-Laplace方程27-30
  • 3.3 特殊曲界面下的Young-Laplace方程30-32
  • 3.3.1 圆柱界面下的Young-Laplace方程31
  • 3.3.2 球界面下的Young-Laplace方程31-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第四章 平压头摩擦滑动在弹性半平面上的接触问题33-45
  • 4.1 引言33
  • 4.2 模型和基本方程33-35
  • 4.2.1 模型33-34
  • 4.2.2 基本方程34-35
  • 4.3 问题的求解35-40
  • 4.3.1 边界条件35
  • 4.3.2 问题的基本解35-40
  • 4.4 问题的数值解40-41
  • 4.5 数值结果与分析41-44
  • 4.6 本章小结44-45
  • 第五章 圆柱压头摩擦嵌入弹性半平面的接触问题45-53
  • 5.1 引言45
  • 5.2 模型45-46
  • 5.3 问题的求解46-47
  • 5.3.1 边界条件46
  • 5.3.2 问题的基本解46-47
  • 5.4 问题的数值解47-49
  • 5.5 数值结果与分析49-51
  • 5.6 本章小结51-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9
  • 致谢59-60
  • 附录A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姜清辉;杨文柱;吴益民;孙宁;;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中摩擦接触问题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S2期

2 李建宇;毕德学;;摩擦接触问题参变量二次规划分析的增广Lagrange算法[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3 李勇;陈一鸣;刘建平;冯斌;李俊贤;;规划-迭代型多极边界元法的并行预处理IGMRES(m)算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4 陈家庆,巩立根,王镇泉,姚振汉;滑动轴承无摩擦接触参数的边界元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5 孔祥安,王琪;摩擦接触热传导有限元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6年06期

6 赵杰,常俊英,陈家庆;ANSYS在求解带摩擦接触问题中的应用[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孙建芳,王桂兰,张海鸥;Augmented Lagrange方法在钢丝绳捻制成形摩擦接触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年01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强;吴庆鸣;;摩擦接触条件下的热力耦合分析[A];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三)[C];2006年

2 孙林松;王德信;范崇军;;三维摩擦接触问题的增量线性互补方法[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马驹;柯燎亮;汪越胜;;二维压电-弹性半平面的摩擦接触问题[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4 马驹;柯燎亮;汪越胜;;二维压电-弹性半平面的摩擦接触问题[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马驹;柯燎亮;汪越胜;;二维压电-弹性半平面的摩擦接触问题[A];Proceedings of the 16th Annual Conference of Hong Kong Society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2012、The 1st Mainland-Hong Kong Youth Forum on Mechanics 2012、The 8th Shanghai-Hong Kong Forum on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 2012[C];2012年

6 姚纬明;张春华;李同春;;薄层单元求解带初间隙摩擦接触问题[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7 孙常玉;宫必宁;陈云;;三维动力摩擦接触算例分析[A];首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朱如鹏;潘升材;高德平;;微动摩擦接触面上力学参数的数值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9 张继锋;冯奇;;带有两个物体的Burridge-Knopoff模型的stick-slip运动[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张艳君;黄维平;;非金属非黏结复合软管弯曲性能的数值模拟分析[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学文;三维摩擦接触问题的非光滑方程组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陈一鸣;弹性及弹塑性摩擦接触边界元快速算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校铭;ILC正电子靶摩擦接触热传导冷却技术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郭桃英;表面效应对纳米摩擦接触行为的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3 高云开;三维摩擦接触问题数值解法及工程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92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992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3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