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航行舰船冰带区结构强度评估和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图文】:
图 2.1 船体区域划分于上述规则对船体区域划分后,分别对不同的区域进行冰载荷计算和结CS 规范计算的设计冰载荷由压力均布的长方形载荷板来表示(均布压力度 b 和载荷板长度 w),艏部设计冰载荷载荷板参数(P、b 和 w)主要际形状有关,其他区域冰载荷则是通过艏部冰载荷换算得到的。
荷板长度 w),,艏部设计冰载荷载荷板参数(P、b 和 关,其他区域冰载荷则是通过艏部冰载荷换算得到的。冰载荷计算主要和以下几个参数相关:海冰碰擦力 F、载荷板的长宽比 AR ,这些参数都是船舶冰区航行时高。相关的几个角度定义如下图 2.2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67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健;陈聪;;基于规范的冰区船舶肩部结构形式设计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5年09期
2 李营;汪玉;吴卫国;杜志鹏;李晓彬;张玮;;船用907A钢的动态力学性能和本构关系[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3 任慧龙;王川;李辉;翟帅帅;王金峰;;冲撞式破冰引起的船舯垂向弯矩计算方法研究(英文)[J];船舶力学;2014年09期
4 翟帅帅;李辉;王川;王金峰;;不同本构模型对船冰相互作用的影响[J];舰船科学技术;2014年06期
5 张健;万正权;黄进浩;尹群;;舷侧板架与冰体碰撞数值仿真及模型试验研究[J];船舶力学;2014年04期
6 张健;张淼溶;万正权;尹群;;冰材料模型在船-冰碰撞结构响应数值仿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造船;2013年04期
7 钱建魁;毛筱菲;王孝义;恽秋琴;;基于CFD和响应面方法的最小阻力船型自动优化[J];船舶力学;2012年Z1期
8 许华文,肖熙;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舰船中剖面优化设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国宝;冰区航行船舶舷侧结构加强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2 钱静;极地冰级对船体结构设计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高岩;冰材料模型与局部形状对船冰碰撞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王健伟;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的船舶—冰层碰撞数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严卫祥;基于共同规范的油船货舱区结构优化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6 王金峰;破冰船结构强度评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7 宋艳平;极区油船与冰碰撞的非线性有限元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8 邹勇;基于EEDI能效设计指数的高性能船舶优化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9 张永达;冰区船舶冰载荷及船体结构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10 齐奎利;冰载下极地船舶结构强度评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84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684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