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面向调距桨桨毂结合面的扭动微动磨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0 07:46
  可调距螺旋桨是海洋动力定位系统的一个核心部件,其服役过程中桨毂结合面的磨损,包括定距时的微动磨损和调距时的滑动磨损,是导致可调距螺旋桨调距灵活性下降及动密封失效的重要原因。本论文研究可调距螺旋桨服役过程中桨毂结合面的磨损机理,探讨装配和运行参数以及制备工艺对其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以为可调距螺旋桨相关制备工艺以及装配和运行参数优化,进而提升其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提供依据。论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针对桨毂结合面磨损机理和磨损性能影响规律实验研究需要,结合调距桨服役过程中桨毂结合面的微动状况,研究开发了新型面面接触扭动微动磨损实验平台。该平台弥补了传统微动磨损实验平台用于桨毂结合面微动磨损研究在微动模式和接触形式上的不足,满足模拟不同制备工艺的桨毂结合面,在不同的装配和运行参数条件下开展扭动微动磨损和滑动磨损实验的需求。针对桨毂结合面微动与滑动磨损并存但影响程度不明晰的问题,基于自主研制的面面接触扭动微动磨损实验平台,开展了桨毂结合面微动与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对比实验与分析。依据桨毂结合面实际的不同载荷和润滑工况条件,进行了桨毂结合面微动与滑动磨损实验,结合磨痕表面加工硬化、磨损量和第三体固体润滑...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面向调距桨桨毂结合面的扭动微动磨损研究


“Z”型全回转推进器[1]

微动磨损,线接触,点接触,微动


图 1-6 微动磨损实验:(a)点接触;(b)线接触[3]Godjevac 等还搭建了微动磨损实验平台(图 1-6),探究了微动幅度和润滑响。结果表明,微动幅度从 100μm 增加到 1000μm 时,磨损率约增加 6 倍

曲柄销,桨叶,水动力载荷,离心力


桨叶和曲柄销盘受到的离心力(2)水动力负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某船调距桨维修解决措施[J]. 赵旭,张俊武.  中国修船. 2015(03)
[2]可调螺距螺旋桨漏油的修复[J]. 靳有,王义.  中国修船. 2012(03)
[3]多股螺旋弹簧扭动微动磨损机理研究[J]. 王时龙,雷松,蔡振兵,李小勇,周杰,朱旻昊.  摩擦学学报. 2011(04)
[4]Friction and wear of 7075 aluminum alloy induced by torsional fretting[J]. 蔡振兵,朱旻昊,林修洲.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0(03)
[5]某船调距桨装置调距卡滞故障原因分析与修理[J]. 刘方杰.  中国修船. 2009(05)
[6]钢-钢接触的扭动微动磨损氧化行为研究[J]. 蔡振兵,朱旻昊,张强,何莉萍,林修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9(09)
[7]转动微动的模拟与试验研究[J]. 莫继良,朱旻昊,廖正君,姚崇跃,周仲荣.  中国机械工程. 2009(06)
[8]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扭动微动摩擦学特性[J]. 蔡振兵,高姗姗,何莉萍,朱旻昊.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9(01)
[9]某型船调距桨漏油原因分析[J]. 龚高平,马青华.  中国修船. 2004(01)
[10]油润滑对微动摩擦特性影响的研究[J]. 刘启跃,朱旻昊,周仲荣,陈光雄.  机械工程学报. 2000(12)

博士论文
[1]风力发电机变桨轴承微动磨损研究[D]. 王思明.西南交通大学 2011
[2]车轴钢表面涂层/改性层的转动微动磨损研究[D]. 罗军.西南交通大学 2011
[3]多股簧冲击特性与损伤机理研究[D]. 雷松.重庆大学 2010
[4]油脂润滑对钢材料微动磨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 王泽爱.西南交通大学 2010
[5]扭动微动磨损机理研究[D]. 蔡振兵.西南交通大学 2009
[6]物理气相沉积(PVD)涂层的摩擦学行为研究[D]. 莫继良.西南交通大学 2008
[7]全回转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研究[D]. 王培生.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8]固体润滑涂层抗微动磨损研究[D]. 徐进.西南交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可调距螺旋桨铣削表面形貌仿真与实验研究[D]. 陈琪琳.华中科技大学 2015
[2]GCr15/PMMA扭动微动磨损的力学行为分析[D]. 邓莎莎.西南交通大学 2012
[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扭动微动磨损研究[D]. 俞佳.西南交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08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3008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e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