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锚泊角度下自动升降助航标志船动力学仿真
发布时间:2021-04-05 06:27
针对山区河流水位和流速变化频繁的情况,基于荷载缓和体系,构建航标船自动升降系统,并建立自动升降航标船动力学仿真模型,针对不同锚泊角度及不同平衡配重工况方案,开展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荷载缓和体系能够有效实现助航标志船的自动升降功能,且在不同工况方案下,自动升降系统中平衡配重重量需根据航标船锚泊角度进行针对性调整,可以提高自动升降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建议航标船锚泊时采取小角度抛锚,在自动升降系统控制下,航标船位移较小,锚泊效果相对较好。
【文章来源】:船舶工程. 2020,42(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自动升降助航标志船方案示意图
图2为不同水位时助航标志船的状态图,其中:m为平衡配重;M为艏锚块;h1为可调节最低水位,m;h2为可调节最高水位,m;θ为助航标志船所受流体力与锚链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度数。h1与h2应满足如下式:整理式(1)可得:h2sinθ≤2h1,且同时有h1≤h2。若以赤水河最低水深0.5 m、最高水深为3 m作为调节准则,计算可得θ≈20°。该结果表明可以根据赤水河航道的不同位置的水深变化情况,用调节θ的方法使升降系统满足不同水深变化范围。由图2可计算锚链的长度lac为
θ=40°时的动力学仿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可自动复位浮标设计方法研究[J]. 戴振华,蔡建国,贾文文.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12)
[2]新型自动升降浮标方案对比及缩尺模型实验研究[J]. 童亮,陈凤来,施永富,蔡建国,贾文文.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6(09)
[3]湖区浮标水动力特性研究及其系留系统探讨[J]. 陈凤来,童亮,施永富,蔡建国,贾文文.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6(02)
[4]采用荷载缓和体系的单向张弦梁结构静力性能研究[J]. 刘国光,武志玮,易莹. 建筑结构. 2014(04)
[5]荷载缓和体系的非线性分析[J]. 刘开国. 建筑钢结构进展. 2007(06)
硕士论文
[1]风流作用下浅水域单锚泊船偏荡运动仿真研究[D]. 何伟.大连海事大学 2011
[2]大型水面舰船操纵性仿真软件开发[D]. 徐明彩.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19314
【文章来源】:船舶工程. 2020,42(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自动升降助航标志船方案示意图
图2为不同水位时助航标志船的状态图,其中:m为平衡配重;M为艏锚块;h1为可调节最低水位,m;h2为可调节最高水位,m;θ为助航标志船所受流体力与锚链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度数。h1与h2应满足如下式:整理式(1)可得:h2sinθ≤2h1,且同时有h1≤h2。若以赤水河最低水深0.5 m、最高水深为3 m作为调节准则,计算可得θ≈20°。该结果表明可以根据赤水河航道的不同位置的水深变化情况,用调节θ的方法使升降系统满足不同水深变化范围。由图2可计算锚链的长度lac为
θ=40°时的动力学仿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可自动复位浮标设计方法研究[J]. 戴振华,蔡建国,贾文文.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12)
[2]新型自动升降浮标方案对比及缩尺模型实验研究[J]. 童亮,陈凤来,施永富,蔡建国,贾文文.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6(09)
[3]湖区浮标水动力特性研究及其系留系统探讨[J]. 陈凤来,童亮,施永富,蔡建国,贾文文.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6(02)
[4]采用荷载缓和体系的单向张弦梁结构静力性能研究[J]. 刘国光,武志玮,易莹. 建筑结构. 2014(04)
[5]荷载缓和体系的非线性分析[J]. 刘开国. 建筑钢结构进展. 2007(06)
硕士论文
[1]风流作用下浅水域单锚泊船偏荡运动仿真研究[D]. 何伟.大连海事大学 2011
[2]大型水面舰船操纵性仿真软件开发[D]. 徐明彩.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19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3119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