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内波对动力定位船舶作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2022-02-08 23:07
通过分析孤立内波的分布及产生原因和动力定位船舶的作业原理,分析孤立内波对动力定位船舶作业的各种影响。结合多次应对内波工作的经验,从观测手段、作业前准备和现场应对等3方面论述相应的孤立内波应对措施。通过对某DP2级锚系作业工程船实际采用应对措施进行分析,验证这些措施的可行性。
【文章来源】:船舶与海洋工程. 2020,36(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孤立内波结构示意
南海北部是一个孤立内波十分活跃的海区。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从卫星图像中发现东沙群岛附近存在着孤立内波,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相关研究才得到重视。由现场观测资料和卫星遥感资料可知,南海北部为南海孤立内波的主要生成和传播区域,每年正压潮经过吕宋口东西两侧海脊时会产生大量的孤立内波,按270°~300°的方向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因具有非线性效应,能量耗散较快,最后在陆坡处逐渐衰减。南海陆架、海南岛周边海域和中南半岛周边海域均有孤立内波分布,但受南海北部大陆架分布特点的影响,内波流强度最大、影响时间最长的区域还是南海东北部、吕宋口以西海域。2 南海孤立内波对动力定位船舶作业的影响
1)目测法:在驾驶台进行无间断瞭望(白天),从远处观察像一条细线,靠近之后可观察到其表面有明显的细碎波纹,在海面呈暗色带状分布(见图3)。2)雷达观测:在天气良好时放大X波段(3cm)雷达的增益,适当减小抑制,可明显观测到带状回波(见图4),可探测出孤立内波的移动方向和相对的强度(速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船舶动力定位的快速模型预测控制算法[J]. 钱蔚鑫.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19(04)
[2]南海孤立内波对海上安装作业的影响及预防[J]. 原庆东,冒家友,冯丽梅,范志锋. 石油工程建设. 2013(06)
[3]“内波流”对动力定位船安全作业的影响及对策[J]. 杨美志. 航海技术. 2013(03)
[4]海南岛南部海区非线性内波特征分析[J]. 胡涛,马力,张云鹏. 海洋湖沼通报. 2008(02)
[5]南海北部孤立子内波的一些特征和演[J]. 蔡树群,甘子钧,龙小敏. 科学通报. 2001(15)
[6]南海北部孤立子内波的研究进展[J]. 蔡树群,甘子钧. 地球科学进展. 2001(02)
[7]南海流花11—1深水油田开发工程[J]. 陈景辉. 中国海洋平台. 1996(01)
本文编号:3615923
【文章来源】:船舶与海洋工程. 2020,36(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孤立内波结构示意
南海北部是一个孤立内波十分活跃的海区。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从卫星图像中发现东沙群岛附近存在着孤立内波,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相关研究才得到重视。由现场观测资料和卫星遥感资料可知,南海北部为南海孤立内波的主要生成和传播区域,每年正压潮经过吕宋口东西两侧海脊时会产生大量的孤立内波,按270°~300°的方向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因具有非线性效应,能量耗散较快,最后在陆坡处逐渐衰减。南海陆架、海南岛周边海域和中南半岛周边海域均有孤立内波分布,但受南海北部大陆架分布特点的影响,内波流强度最大、影响时间最长的区域还是南海东北部、吕宋口以西海域。2 南海孤立内波对动力定位船舶作业的影响
1)目测法:在驾驶台进行无间断瞭望(白天),从远处观察像一条细线,靠近之后可观察到其表面有明显的细碎波纹,在海面呈暗色带状分布(见图3)。2)雷达观测:在天气良好时放大X波段(3cm)雷达的增益,适当减小抑制,可明显观测到带状回波(见图4),可探测出孤立内波的移动方向和相对的强度(速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船舶动力定位的快速模型预测控制算法[J]. 钱蔚鑫.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19(04)
[2]南海孤立内波对海上安装作业的影响及预防[J]. 原庆东,冒家友,冯丽梅,范志锋. 石油工程建设. 2013(06)
[3]“内波流”对动力定位船安全作业的影响及对策[J]. 杨美志. 航海技术. 2013(03)
[4]海南岛南部海区非线性内波特征分析[J]. 胡涛,马力,张云鹏. 海洋湖沼通报. 2008(02)
[5]南海北部孤立子内波的一些特征和演[J]. 蔡树群,甘子钧,龙小敏. 科学通报. 2001(15)
[6]南海北部孤立子内波的研究进展[J]. 蔡树群,甘子钧. 地球科学进展. 2001(02)
[7]南海流花11—1深水油田开发工程[J]. 陈景辉. 中国海洋平台. 1996(01)
本文编号:3615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361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