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系统级强电磁脉冲防护试验与关键技术
本文关键词:舰船系统级强电磁脉冲防护试验与关键技术
更多相关文章: 电磁脉冲 试验方法 耦合 系统级 关键技术 模拟器
【摘要】:为了满足新型驱护舰系统级强电磁脉冲防护试验的需求,分析了舰艇的电磁脉冲效应和耦合途径,并根据防护试验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试验目标、设施设备、组织实施和加固评定的舰船系统级EMP(electromagnetic pulse)防护试验方法。探讨了以试验平台动力定位与瞬时姿态控制、天线方向图设计与模拟器海上架设、EMP效应试验摸底、验证与分析为核心的试验关键技术。仿真推演结果表明,该试验方法设计合理,经济有效,可应用于工程实践,为舰艇等大型装备系统级EMP防护试验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
【关键词】: 电磁脉冲 试验方法 耦合 系统级 关键技术 模拟器
【分类号】:U674.70
【正文快照】: 0引言作为高空核爆的主要毁伤效应,强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具有攻击范围广、场强幅度大、频谱分布宽的特点[1],可通过“前门”和“后门”等途径耦合到舰船的电子设备中,产生干扰、降级、损伤以至损毁的作战效能。人们对EMP威胁的认知是不断深入的,相关研究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名杰;刘进;;电子装备面临的强电磁脉冲环境分析[J];装备环境工程;2012年02期
2 李应乐;王明军;王西明;;圆柱导体对强电磁脉冲的散射特性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蔡勇;王兴光;郝建生;王坤;;强电磁脉冲对军交运输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威胁及对策[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S2期
4 林金永;訾乃全;于芳;;飞控设备抗强电磁脉冲方法研究[J];现代防御技术;2012年04期
5 刘淑肖,傅文洁,杜仕国;火箭弹抗强电磁脉冲的防护包装研究[J];包装工程;1999年06期
6 刘淑肖,傅文洁,王莹;强电磁脉冲源及其战场杀伤机理分析[J];测试技术学报;1997年03期
7 郑生全;吴晓光;朱英富;;舰船平台强电磁脉冲威胁与防护要求[J];微波学报;2010年S2期
8 羊斌;刘以安;杨华明;吴少鹏;;强电磁脉冲对舰艇舱体的耦合防护研究[J];船舶工程;2008年02期
9 颜克文;阮成礼;吴多龙;;通信系统在强电磁脉冲环境下的电磁防护[J];装备环境工程;2008年03期
10 朱长青,刘尚合,魏明;强电磁脉冲的有效带宽、测量带宽及来自上升时间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毅;袁晓光;;强电磁脉冲对计算机的威胁及其防护[A];第十五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李广军;李楠;张雪飞;;浅谈强电磁脉冲环境下通信和信息系统设备的防护[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李宏杰;刘得成;;强电磁脉冲在空间中的传播[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郑生全;吴晓光;朱英富;;舰船平台强电磁脉冲威胁与防护要求[A];2010年全国电磁兼容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王培国;朱军;林红卫;;通信与信息系统抗强电磁脉冲技术与方法[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江莹;重视强电磁脉冲影响让电网更坚强[N];国家电网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柳平;强电磁脉冲与有孔矩形腔耦合及地下强电线与地下管线之间互感系数相关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晨;射频前端强电磁脉冲防护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郭静坤;碳系材料强电磁脉冲电磁屏蔽效能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王婧;MOSFET的强电磁脉冲损伤效应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江文灿;强电磁脉冲对带分布阵列孔缝机箱的毁伤效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33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533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