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高新舰船长轴系施工质量和周期的过程控制

发布时间:2017-09-17 13:42

  本文关键词:高新舰船长轴系施工质量和周期的过程控制


  更多相关文章: 长轴系 控制图 工序能力


【摘要】:高新舰船主动力推进系统中的轴系安装是舰船生产和建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否合理及正确的安装轴系,将会直接影响主推进系统、乃至舰船的操纵安全。本文以国内建造首批高新舰船为契机,通过对主推进系统中长轴系施工质量和周期的优化及过程控制,达到缩短建造周期,提高完工质量,从而有效地控制建造成本。长轴系在推进系统中,尤其是舰船,因要满足自重轻、操纵灵活等特点,在设计及建造过程中,采用刚性好、厚度薄的钢板,从而导致船体结构较软、容易变形等不利因素,这将会导致主机及齿轮箱的基座定位、轴系的前后轴承托架定位、轴承托架镗孔的施工精度及变形控制难度大、要求高。本文首先利用控制图对主机和齿轮箱基座下方相应船体肋位的挠曲度数据进行计算总平均值、极差平均值和控制界限,通过绘制控制图,来判断并调整船体基线挠曲度,使之处于受控范围内,从而对基座进行最终定位和安装。其次,利用工序能力分析对轴系托架的镗孔过程进行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如果镗孔设备的工序能力指数小于1.0时,说明该设备的工序能力不充分,必定会发生产品的加工质量超差,所以应改变现有的工艺条件、采取对原有设备和工序的改进,直至新设备的工序能力指数大于1.0,使得改进后镗孔设备的工序能力处于受控范围,确保了镗孔精度和加工质量。最后,在长轴系的轴承负荷测量及调整过程中,通过对工艺的优化及运用EXCEL模拟和分析受力曲线,有效地缩短轴系上轴承负荷的验证时间,总周期由原来1#舰船的49天下降到2#舰船的34天,从而使得整个主推进系统的安装周期处于受控之中。
【关键词】:长轴系 控制图 工序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671.91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11-12
  • 1.2 国内舰船长轴系的建造现状12-14
  • 1.3 论文中运用的分析方法及其在相关行业中的运用14-17
  • 1.3.1 质量控制图14-15
  • 1.3.2 工序能力和公差分析15-16
  • 1.3.3 施工周期控制16-17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17-19
  • 第二章 高新舰船长轴系的施工流程及关键问题19-24
  • 2.1 长轴系的施工流程19-20
  • 2.2 长轴系施工的关键问题20-22
  • 2.3 长轴系建造流程中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22-24
  • 第三章 质量控制图在轴系施工中的应用24-34
  • 3.1 质量控制图的概念及作用24-25
  • 3.2 平均值与极差控制图( X —R控制图)25
  • 3.3 原生产过程中主机和齿轮箱基座定位的方法25
  • 3.4 质量控制图在主机和齿轮箱基座定位过程中的应用25-33
  • 3.4.1 船体基线绕曲度控制图的计算和绘制26-30
  • 3.4.2 利用质量控制图的分析数据重新定位主机和齿轮箱基座30-33
  • 3.5 小结33-34
  • 第四章 工序能力及公差分析在轴系施工中的应用34-46
  • 4.1 工序能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34
  • 4.2 工序能力指数34-35
  • 4.3 工序能力判定35
  • 4.4 原轴系托架镗孔的工序能力分析35-38
  • 4.5 现轴系托架镗孔的工序能力分析38-41
  • 4.5.1 工序能力分析的意义41
  • 4.6 两种镗孔方式的比较41-43
  • 4.7 公差分析的概念和目的43-44
  • 4.7.1 公差分析的数学模型43-44
  • 4.8 公差分析在轴承镗孔尺寸中的应用44-45
  • 4.8.1 轴承镗孔尺寸公差分析44-45
  • 4.9 小结45-46
  • 第五章 长轴系施工周期的过程控制46-58
  • 5.1 长轴系施工过程中影响建造周期的关键性因素46
  • 5.2 长轴系轴承负荷测量的解决方案及措施46-47
  • 5.3 原舰船长轴系轴承负荷的测量及调整方法47-51
  • 5.3.1 长轴系轴承负荷测量的必要条件47-48
  • 5.3.2 原长轴系轴承负荷的测量及调整方法48-51
  • 5.4 用EXCEL模拟轴系轴承负荷来调整轴系的受力范围51-52
  • 5.5 长轴系轴承负荷测量关键技术和方案实施后的效果52-54
  • 5.6 优化轴系轴承负荷测量工艺路线54-57
  • 5.7 小结57-58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8-60
  • 6.1 结论58-59
  • 6.2 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2
  • 致谢62-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海军,童晨涛,尹峰;船舶轴系校中的有限元法(英文)[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2 詹宇 ,林富强 ,马瑞云;大船轴系校中的检验[J];中国船检;2003年06期

3 施晴,张富明;27000t散货船轴系校中问题处理[J];船舶;2004年03期

4 耿厚才;王万华;;巨型油轮轴系校中模型分析[J];船舶工程;2007年01期

5 毕明昕;石磊;宋希庚;薛冬新;;船舶轴系校中有限元法研究及软件开发[J];船电技术;2007年05期

6 高文杰;崔素玲;;三种轴系校中计算方案的比较[J];船舶;2007年05期

7 许运秀;;主推进轴系校中状况分析与对策(上)[J];中国船检;2008年11期

8 许运秀;;主推进轴系校中状况分析与对策(中)[J];中国船检;2008年12期

9 耿厚才;王万华;朱丽萍;陈兵;;巨型油轮轴系校中的模型分析[J];船舶;2008年03期

10 徐建飞;;船舶轴系校中原理探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建飞;;船舶轴系校中原理探讨[A];江海直达船舶驾驶技术与安全管理论文集[C];2008年

2 耿厚才;王万华;;巨型油轮轴系校中模型分析[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8年

3 黄翼;;轴系安装校中工艺探讨[A];2011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造船工艺学术委员会造船企业精益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方式辉;;中小型船舶轴系校中[A];改革创新不停步,攻坚克难促发展——2013年“苏浙闽粤桂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高占斌;;轮机自动化机舱轴系的校中[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机电分册)[C];1999年

6 郭开展;;船舶轴系校中工序的优化[A];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船舶及海洋工程分会论文集[C];2008年

7 何国钦;;轴系轴承负荷的测量分析与调整[A];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船舶及海洋工程分会论文集[C];2008年

8 林洪;;主机及轴系的校中实践[A];福建省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船舶及海洋工程分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晓翎;;水润滑轴系产生故障的原因及预防措施[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船舶维修理论与应用论文集第七集(2004年度)[C];2004年

10 张华;蒋国璋;孔建益;王绪明;;有限元法结合三弯矩法在船舶轴系校中的应用[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耿瑞光;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气垫船推进轴系动力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周瑞平;超大型船舶推进轴系校中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石磊;计入支承系统特性的船舶推进轴系动态校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魏立队;船用二冲程柴油机及推进轴系的振动建模与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学涛;船舶轴系校中的双向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钟涛;舰船推进轴系校中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周海港;考虑动态因素的轴系校中技术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4 蒋平;多因素综合效应下大型船舶轴系校中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杨金中;基于船台校装的舰船轴系校中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肖能齐;大型低速机推进轴系校中与振动集成计算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7 杨勇;船舶轴系校中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林吉明;主机和轴系的找正安装[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9 毕明昕;基于有限元法的船舶轴系校中软件开发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猛猛;船舶轴系校中状态在线监控方法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69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869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a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