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水下特种运载器水下回收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09:43

  本文关键词:水下特种运载器水下回收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下特种运载器 水下回收 母艇


【摘要】:水下特种运载器回收主要采取水面回收和水下回收2种途径。本文针对水下回收途径,分析几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水下特种运载器的水下回收方法,并重点研究实现水下回收需要解决同步运动控制、对接控制、扰动处理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作者单位】: 海军陆战学院;
【关键词】水下特种运载器 水下回收 母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074012;11202239)
【分类号】:U674.941
【正文快照】: 0引言水下特种运载器是一种可由多种平台携带和投放,能够将人员及装备由水下输送到预定位置展开特种行动的水下航行设备,如:蛙人运载器、水下无人运载器等[1-2]。出于能量补充、信息读取、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考虑,运载器完成任务后需要返回并由母艇回收。因此,如何实现对水下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旭;欧洲、日本和俄罗斯先进可复用运载器的技术进展[J];中国航天;2001年08期

2 科明;可复用运载器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国航天;2001年09期

3 宋传滨;;谈单级入轨火箭运载器的发展[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9期

4 谷良贤;赵华超;温炳恒;;有动力运载器总体参数优化设计[J];战术导弹技术;1992年03期

5 子力;宇航双雄各显神通——美“渐进一次性运载器”研制渐入佳境[J];中国航天;2000年04期

6 科明;资金问题困扰可复用运载器[J];中国航天;2000年06期

7 孙广勃;降低航天发射成本的必由之路(上)国外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技术进展[J];国际航空;2001年07期

8 简爱;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前途未卜[J];国际太空;2002年06期

9 罗世彬,罗文彩,张海联,王振国;基于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级数选择[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10 张登成,唐硕;美国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启示[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志澄;;美国发展重复使用运载器的重大转折及其经验教训[A];高超声速前沿问题研讨班[C];2002年

2 贾区耀;;水下兵器研制中的两个问题[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3 段毅;陈晓东;杨文将;;航天磁悬浮助推发射分离过程集中载荷模型[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国辉;王小军;杨勇;余梦伦;;重复使用运载器气动性能CFD研究[A];近代空气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程耿东;;轻量化和结构优化[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6 刘宁;犹云;;蛙人运载器在救捞行业的运用及前景探讨[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7 房建成;;小卫星低成本、模块化、一体化集成姿态测控技术[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杜剑明;吴志刚;;热环境条件下参数化运载器结构的动力学响应分析方法[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杰邋董金明 记者 于莘明;我国自主研制某运载器飞行试验成功[N];科技日报;2007年

2 黄志澄;航天飞机衍生新运载器[N];大众科技报;2006年

3 中国航天报记者 闻扬扬;往返天地的便利出租车[N];中国航天报;2002年

4 朱媛珍;廿年无怨苦攻坚[N];中国船舶报;2002年

5 雷炎;韩造火箭:“抄近道”吃苦头[N];中国国防报;2010年

6 记者 范建邋通讯员 胡丽娟;“神七”运载火箭承载环境舒适凸显三大亮点[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登成;拖曳式重复使用运载器飞行动力学[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2 马忠辉;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热防护系统性能分析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寒冰;两级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多学科优化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周晶;天地往返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刘斌;重复使用运载器先进导航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唐文彬;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张耀磊;并联两级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动力学虚拟样机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王震;运载器飞行性能分析评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万松;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上升段轨道优化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方桂才;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区域能量管理段制导律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9 熊焕;重复使用运载器低温贮箱防热结构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10 张宝恒;重复使用运载器GNC系统虚拟样机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22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922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6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