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长春市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与生态适宜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05 07:20

  本文关键词:东北居住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以沈阳、长春、哈尔滨小区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农业大学》 2012年

长春市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与生态适宜性研究

孙铭  

【摘要】: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广泛、使用率最高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影响最大,最接近居民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的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文明的重要标准,也是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长春市6个档次不同的居住小区即中海·水岸春城、富康花园、亚泰桃花苑、银湖柳苑、锦绣东南、经济开发区六区为调查对象,介绍其自然概况,归纳出6个小区绿地的植物种类及其植物配置情况,总结出长春市不同档次居住小区绿地建设在植物材料选择、配置、应用和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分析现状问题,提出未来长春市居住小区绿化建设中植物配置和管理的政策建议和技术措施。 本文在对长春市6个居住区进行实地观察的基础上,对居住区绿地划分为中心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分别对6个居住区3种类型植物景观进行植物品种、群落种类组成进行实地考查,在考查的基础上,运用美学、生态学、心理学原理,从观赏性、生态性两个角度,对三种类型绿地植物景观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出长春市居住区绿地植物种类应用频度、群落种类多样性、典型植物配置模式。结果得出长春市居住区绿地应用植物种类是130种,归属58科94属;植物应用频度小于20%的有19种,应用区间在20%—40%之间的种类有17种,应用区间在40%—60%之间的种类有20种,应用区间60%—80%之间的种类有17种,应用区间在80%—100%之间的种类有57种。群落种类多样性主要采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来衡量,最终得出各小区的多样性指数中心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各小区的植物配置模式是以乔—灌、乔—草、乔—灌—草复层结构形式来配置。 另外,绿量影响植物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研究绿量能较准确的反映植物构成的合理性和生态效应水平,因此通过测量和统计结果,总结出不同居住区植物配置模式绿量不同,和不同类型绿地植物配置模式绿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结果表明:亚泰桃花苑的绿量值接近1200m3,中海水岸春城绿量值接近1000m3,银湖柳苑绿量值是843m3,锦绣东南绿量值是686m3,富康花园绿量值是642m3,经济开发六区绿量值是274m3。 在研究中,采用调查问卷、实地观察和走访的方式,对6个小区的生态适宜性指标作定性研究,主要从绿化与植物景观、建筑与设施、生活设施、休息设施和综合管理5个方面分析研究,最终得出评价结果是中海水岸春城综合评价为83.5,亚泰桃花苑综合评价为81.5,银湖柳苑综合评价为73.5,锦绣东南综合评价为64,富康花园综合评价为62.5,经开六区综合评价为54。 在分析居住区绿地植物群落和生态适宜性的基础上,本文对长春市居住小区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园林植物多样性和园林植物配置以及居住区生态适宜性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该市居住小区的绿化水平,促进居住小区绿化建设沿着科学性、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S731.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常富;何兴元;陈玮;赵桂玲;徐文铎;;沈阳城市森林三维绿量测算[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宋禹辉;周蕴薇;;东北居住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以沈阳、长春、哈尔滨小区为例[J];北京园林;2008年02期

3 谷颐;;长春市园林木本地被植物的应用与发展[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杨义波;安太国;;长春市主要广场城市森林结构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谷颐;;长春市园林常见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的调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杨义波;赵大生;程振田;;长春市街路园林植物结构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张健夫;;城市交通绿地木本植物多样性的调查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8 杨义波;石磊;麻文焱;;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道路绿地园林植物配置模式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9 曹勇宏;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生态对策——以长春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5期

10 董家华;包存宽;黄鹤;舒廷飞;;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雪海;北京市城六区三维绿量估算与分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张崇宝;长春市绿地系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邹晓东;城市绿地系统的空气净化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贾刘强;城市绿地缓解热岛的空间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志刚;河西走廊地区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2 徐涛;长春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问题析论[D];吉林大学;2004年

3 肖洪臣;长春市住宅小区的植物生态配置[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关庆伍;长春市公园绿地的植物景观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5 王建瑞;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6 贾莹;居住小区组团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7 朱双营;重庆主城区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乔崟洹;生态适宜度分析在区域环评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曾涛;景观生态学在丘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唐疆蜀;乌鲁木齐市绿地系统植物配置模式优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炜;郭卫华;庞绪贵;王仁卿;战金成;代杰瑞;;黄河下游流域土壤种子库生物多样性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2 尹家琦;;试比较宋代南北方的造园艺术[J];安徽建筑;2008年06期

3 肖冬英;;“四季花城、绚彩广州”——广州亚运城运动员村景观绿化设计[J];安徽建筑;2010年05期

4 丁晓娟;;浅谈园林绿化中的园路设计[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1期

5 姜玮;;浅谈植物景观配置[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6 钟鹏;;广场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5期

7 何升宝;;城市游园的设计[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7期

8 刘汉鹏;;榆林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配置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3期

9 李国荣;;乡村园林景观建设探讨——以三明市桂峰村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5期

10 刘宇;段瑜;;浅议对比手法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朝;张庆国;毛栽华;汪习兵;王琳;谢士峰;;湖泊资源开发对浮游生物群落及多样性的影响——以淮南焦岗湖为例[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余文婷;彭尽晖;邱波;;城市植物配置的景观生态效益研究进展[A];园艺学文集5[C];2010年

3 孙发政;;关于水土生态与水土生态保持几个问题的探讨[A];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专刊[C];2011年

4 李芬;夏春海;蔡旭华;赖玉珮;;生态新城碳收支研究——以上海市南桥新城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褚海峰;;浅析景观设计的标准[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王燕锋;汤毅;;屋顶绿化是探索21世纪生态建筑的途径之一——以上海市静安区固体废弃物流转中心生态景观工程为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孙浩;;试论生态型植物造景的设计——以西安市十里铺广场绿荫园植物景观设计为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8 刘孝富;舒俭民;张林波;;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厦门为例[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9 秦绍玲;李韶霞;晋宇峰;;洛河滨水景观分析与生态化河道治理探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10 徐恩凯;;郑州市彩叶植物的种类调查及应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映宇;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及其在渤海湾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郑娜莎;基于灰色评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李冠衡;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角度探讨植物造景艺术[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冯长红;冀北接坝山区沙化土地动态与生态工程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高艳鹏;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树种人工林密度效应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童滋雨;城市绿地配置的量化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高述超;长沙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碳平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吴耀兴;长沙市城区热岛成因及绿地系统缓解热岛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10 柏方敏;洞庭湖区不同防护林的生态功能及生态影响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欣;武汉城市乡村聚落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车磊;景观斑块在城市道路绿化中的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佟艳;矿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评价与规划[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梦洁;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吴珊珊;合肥环城公园不同群落类型碳贮量特点[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6 吴炜;枞阳大山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及其植物多样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7 管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8 刘林;景观生态型校园绿化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曹桂萍;旅游活动对泰山风景区土壤与植被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10 付晖;保健型园林营造探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成;胡召玲;禚昌芬;钱小龙;;南京市区景观格局及生态绿地现状遥感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06年04期

2 陆杰;植物多样性与生态园林建设[J];安徽林业;2001年01期

3 高厚强,张晓玲;合肥市大气污染对植物叶绿素(a、b)含量比例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3期

4 夏更寿;园林建筑小品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5 张剑,张志国,隋艳晖,王森;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6 杨承清;居住区绿化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7 陈中文;合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管理的构想[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8 张毅川,王振起,乔丽芳,姚连芳,焦涛;南方山地型森林公园自然-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9 胡永红;王丽勉;秦俊;陈必胜;;不同群落结构的绿地对夏季微气候的改善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10 吴泽胜;;绿量在深圳城市绿化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定军;[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柳;建筑气候分析与设计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2 黄慧萍;面向对象影像分析中的尺度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年

3 贺勇;适宜性人居环境研究——“基本人居生态单元”的概念与方法[D];浙江大学;2004年

4 李淑娟;帽儿山地区森林景观动态过程及景观生态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5 卢峰;重庆地区建筑创作的地域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田国行;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马军山;现代园林种植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赵群;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9 岳文泽;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景观格局及其热环境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娄全胜;基于GIS的广州森林空间格局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住区景观环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2 韩焕金;城市绿化树种生态功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3 王竞红;哈尔滨市几种常用花灌木耐荫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4 刘利;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规划[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进;郑州市老年公寓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6 刘荣凤;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构解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7 肖少英;城乡交错带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8 夏涛;论生态化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D];清华大学;2003年

9 郭希铁;城市空间环境中的微观元素—景观标识[D];东华大学;2004年

10 江岚;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意境研究——“点”空间植物造景初探[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利兰;;生态居住环境营造与植物配置——以长沙上海城为例[J];湖南林业科技;2007年03期

2 徐桂兰;;浅谈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J];才智;2010年11期

3 赵艳华;王飞;;不同景观风格住宅区植物配置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4 李燕丽;白亚丁;;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及艺术手法[J];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12期

5 程正渭;鲁敏;李成;;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探讨[J];山东林业科技;2006年02期

6 谷卫华;;华北地区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年07期

7 高云飞;;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湖南林业科技;2008年04期

8 于俊强;;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探讨[J];园林科技信息;2000年04期

9 杨建雄;伊拉娜;;居住区园林景观中自然要素的分析[J];内蒙古林业;2009年04期

10 周定瑞;;满园秋色令人醉——谈居住区园林秋景[J];园林;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飞;王剑飞;;浅谈居住区绿地设计[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郭嵘;范云飞;李仂;;低碳导向下的居住区绿地率控制指标确定方法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冀金明;陈颖;;居住区园林设计的探讨[A];辽宁省农林业无害化生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马琳;;北京市居住区绿地植物种类及配置的调查与分析[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5 刘海桑;陈鑫辉;池敏杰;;引种园阴生植物区的植物配置[A];中国植物园(第十三期)[C];2010年

6 焦雪辉;李雯琪;吕英民;;山东省章丘市百脉泉公园植物配置调查分析[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7 余文婷;彭尽晖;邱波;;城市植物配置的景观生态效益研究进展[A];园艺学文集5[C];2010年

8 李奇石;;高校校园绿化工作中的植物配置原则[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晶晶;;以天坛公园为例浅析祭坛园林的植物配置[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10 张晓莹;王红兰;;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及植物配置[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胜永;[N];中国花卉报;2005年

2 金川公园管理所 苏红;[N];金昌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依群;[N];中国花卉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闫慧;[N];中国花卉报;2009年

5 肖和忠 张玉兰;[N];广东建设报;2006年

6 绿城园林;[N];中华建筑报;2006年

7 焦作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李晓拴;[N];中国花卉报;2008年

8 加拿大MCM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师 王竹;[N];中国花卉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N];山西日报;2005年

10 记者 韩洁;[N];遵义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鹏;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景观优化模式构建[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陈波;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安勇;哈尔滨市绿地系统复层绿色量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4 何华;华南居住区绿地碳汇作用研究及其在全生命周期碳收支评价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0年

5 沈烈英;上海城市森林的植被特征与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王竞红;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7 刘媛;北京明清祭坛园林保护和利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宋青;苏州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及优化对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李霞;园林植物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徐琴;长沙乡土植物城市园林适宜性指数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袁华;深圳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宋禹辉;东北居住区植物景观营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3 李夏艳;居住区绿地设计中行为与心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陈细芳;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在居住区绿地规划中应用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5 毕汝涛;北京居住区绿地现状问题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6 张海霞;南京市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7 崔苏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层居住区绿地景观现状分析及评价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8 田雨;徐州市居住区绿地和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胡俊;南京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郁会平;郑州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东北居住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以沈阳、长春、哈尔滨小区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9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9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5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