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空间异质性景观中单一物种扩散机理模型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10 19:03

  本文关键词:西南丘陵山区农村道路构建及其景观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林业大学》 2012年

空间异质性景观中单一物种扩散机理模型分析

孙阳  

【摘要】:为了研究单一物种在异质性景观中的空间传播,将平均场近似模型与偶对近似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物种的入侵速度与入侵可能性进行研究。本研究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四邻域和八邻域时物种的传播情况,将元胞自动机建立的理想模型,与偶对近似模型和平均场近似模型在全局密度和局域密度固定时随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变化的结果比较,通过分析得到四邻域时在近似元胞自动机模型结果时偶对近似的结果优于平均场近似的结果,但是在八邻域时三个模型之间的差异性不再那么明显,偶对近似依然能够很好的预测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结果。运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分析入侵可能性,分析在不同全局密度与局域密度下,物种成功入侵的可能性,得到在全局密度与局域密度较高时入侵成功性大。运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分析在八邻域时,物种的入侵速度,并利用边沿偶对近似模型与普通偶对近似模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边沿偶对近似模型的结果更接近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的结果,而且两种偶对近似模型都高估了物种入侵的速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Q1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菊;甘喜庆;;基于可控邻域作用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城市扩张模拟[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2 孔宁宁,曾辉,李书娟;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景观人为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3 钟永德,李迈和,Norbert Kraeuchi;地球暖化促进植物迁移与入侵[J];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4 周霞,张林艳,叶万辉;生态空间理论及其在生物入侵研究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5 王丽贞;;南方红豆杉炭疽病病株空间格局[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刘迎湖;乐美旺;谢利;陈实;曾任森;;入侵杂草化感作用及其生态特性的模拟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郑征;李佑荣;张树斌;段文平;张一平;;西双版纳海拔变化对水湿状况的影响[J];山地学报;2007年01期

8 冯永玖;韩震;;海岸带土地利用模拟结果对元胞邻域的响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0年04期

9 刘迎湖;曾任森;骆世明;;数学建模在生物化感及其赫米西斯(Hormesis)现象中的应用[J];生态科学;2007年05期

10 王永健;陶建平;张炜银;臧润国;丁易;李媛;王微;;四川茂县土地岭大熊猫走廊带植被恢复格局及其与干扰的关系[J];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惠敏;;生物入侵及入侵进化生物学[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2 钟圣;;我国入侵植物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3期

3 曾辉,张磊,孔宁宁,李书娟;卧龙自然保护区景观多样性时空分异特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4 杨馨越;魏朝富;邵景安;张平仓;丁文峰;;基于GIS的重庆丘陵山区农村道路网络特征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11期

5 俞红;王红玲;喻大昭;万鹏;褚世海;;湖北省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6 高兴祥;李美;高宗军;张宏军;张佳;;苍耳对不同植物幼苗的化感作用研究[J];草业学报;2009年02期

7 崔林丽;史军;杨引明;李贵才;范文义;;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特征及城市化影响[J];地理研究;2008年04期

8 蒋依依;王仰麟;成升魁;;旅游景观生态系统格局研究方法探讨——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例[J];地理研究;2009年04期

9 陈诚;陈雯;赵海霞;;江苏沿江地区生态保护与产业分布空间匹配格局分析[J];地理研究;2011年02期

10 王丽;曾辉;;深圳市道路网络结构特征的成因及其景观格局效应[J];地理研究;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强胜;;外来入侵杂草紫茎泽兰入侵性的研究进展[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2 崔林丽;史军;杨引明;;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特征及城市化影响[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卢志军;马克平;;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的分布、危害与研究现状[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钊;李伟;周伟;;云南楚雄大中山紫茎泽兰入侵和生长的限制因子[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Ⅶ——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义;北京植物多样性分布影响因素及其保护管理对策[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刘凤芹;冀北山区典型林分类型结构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王文婷;生物入侵机制模拟研究:环境色彩噪声、Allee效应及种间结构对入侵动态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4 赵陆强;甘南草地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以及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刘红梅;短花针茅草原群落特征与草地空间异质性对不同放牧制度的响应[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6 陈新美;稀疏群团状物种分布模型和抽样技术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7 杨海龙;库姆塔格沙漠地区野骆驼栖息地分析及气候变化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8 魏婷婷;青海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与景观动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9 马冬冬;遥感图象复原与超分辨并行处理系统设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陈华;西南丘陵山区农村道路构建及其景观效应[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旭;辽宁沿海地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卞晓庆;合肥市景观格局数量分析与生态安全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许春枝;雷公藤炭疽病的初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4 邱剑飞;基于GIS的武夷山区植被分布与环境梯度关系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滢;平原道路作用与景观协同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苑晓雯;黄河流域河南段菊科主要外来种对不同环境梯度的适应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于盼盼;牛皮杜鹃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基因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董力;不同生境条件下头花蓼的生长繁殖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仕超;倒置低山区农村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地貌形态的耦合关系[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昊;紫茎泽兰对不同海拔入侵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种子萌发特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健;陶建平;张炜银;臧润国;王微;李宗峰;;岷江上游土地岭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特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2 达良俊,陈克霞,辛雅芬;上海城市森林生态廊道的规模[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李迈和,Norbert Kruchi,杨健;生态干扰度:一种评价植被天然性程度的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5期

4 李双成,许月卿,周巧富,王磊;中国道路网与生态系统破碎化关系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5期

5 陈彦光,刘继生;区域交通网络分形的DBM特征——交通网络Laplacian分形性质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1999年02期

6 黎夏,叶嘉安;基于神经网络的单元自动机CA及真实和忧化的城市模拟[J];地理学报;2002年02期

7 黎夏,叶嘉安;遗传算法和GIS结合进行空间优化决策[J];地理学报;2004年05期

8 杨青生;黎夏;;基于粗集的知识发现与地理模拟——以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为例[J];地理学报;2006年08期

9 黎夏;刘小平;;基于案例推理的元胞自动机及大区域城市演变模拟[J];地理学报;2007年10期

10 张文辉,卢志军;栓皮栎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理论与实践[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昔保;基于GIS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土地利用动态演化模拟与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平;地理特征元胞自动机及城市土地利用演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光辉,周世伦;范德瓦耳斯方程的一种推导方法[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3年06期

2 王齐放,周青春;强关联Hubbard系统超导电的可能性[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3 罗利国,陈继述;入射端与透射端半透反射镜透射率不等的环形腔双稳系统分析[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88年03期

4 张磬兰;相对论hartree近似下的不可压缩因子[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5 张刚强,栾长福;紧邻M-V模型的相变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98年01期

6 朱风筝;;量子遂穿在双阱异核分子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英文)[J];波谱学杂志;2008年01期

7 魏同利;;安德森模型平均场近似的温度特性[J];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8 苏肇冰,于渌,周光召;原子核费密多体系统平均场近似的推广[J];物理学报;1984年07期

9 薛社生;;格点规范理论中Fokker-Planck方程的平均场解[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8年02期

10 涂育松,李晓,邓敏艺,孔令江,刘慕仁;一维Sznajd舆论模型相变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直芳;张继平;游志胜;;有限制的MFA-ICA的算法及其在特征提取中的应用[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三届信号与信息处理全国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倪磊;何欢;陈国平;魏榕祥;;基于全局近似模型的飞机结构耐撞性优化[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3 钟东宁;陈森发;;道路交通系统之复杂多尺度建模[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舒崧;;核物质中热力学自洽的场论计算方法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徐枫;王安民;杨晓冬;尤浩;马小三;;超导能隙的自旋类比求解[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郭洪民;杨湘杰;京玉海;;铝合金凝固微观组织数值模拟[A];第八届全国塑性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高正红;左英桃;;基于变可信度模型管理的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A];近代空气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子衡;韩旭;姜潮;;基于局部近似管理技术的非线性区间优化方法[A];结构及多学科优化工程应用与理论研讨会’2009(CSMO-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刘慕仁;王静;孔令江;;小世界网络上的手机短信息传播模型[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彭麟;吴大艳;刘贵泉;;具有自适应性元胞自动机舆论传播模型的模拟与分析[A];全国复杂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刚;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交通系统微观建模与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李恩颖;近似模型优化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湖南大学;2009年

3 贾宁;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解析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肖蜜;多学科设计优化中近似模型与求解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李启朗;路口瓶颈处交通状态的相图及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丁中俊;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的相变现象和解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刘直芳;人脸检测和识别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吴琛;改进的含介子的夸克质量密度相关模型及其应用[D];复旦大学;2009年

9 孙舵;道路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中的相变现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孙晓燕;交通流复杂动态特性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阳;空间异质性景观中单一物种扩散机理模型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刘魏娜;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公交车运行仿真与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傅玲;教学楼学生紧急疏散的自动机模拟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驰宇;基于驾驶员博弈行为的城市交通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学兵;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交通事故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郎晓丽;核结构的夸克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淑灵;周期驱动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动力学行为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淑媛;人脸识别特征提取算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9 马玉婷;基于驾驶员行为的入匝道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10 顾利萍;颗粒复合材料中的高阶非线性响应和光学双稳[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西南丘陵山区农村道路构建及其景观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0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0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2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