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IDA的高墩大跨桥梁抗震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2 16:22

  本文关键词:高墩及大跨桥梁的地震反应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大学》 2012年

基于IDA的高墩大跨桥梁抗震性能研究

黄佳梅  

【摘要】: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地震频发,造成了大量桥梁结构的破坏,引起了抗震研究工作者的反思。我国西部地处山区,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桥梁呈现出跨度大、墩高等特点,这种山区高墩大跨桥梁的抗震设计超出了目前国内外规范的应用范围,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明确规定仅适用于墩高小于40m且跨径小于150m的规则桥梁。 非规则高墩桥梁的地震响应与传统中低墩有很大差别,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大部分都是建立在中低墩的基础之上,对高墩的抗震性能研究较少,远远赶不上实际工程的需要。基于此背景,本文以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1FJ3242)为依托,结合目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和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IDA)方法,围绕高墩桥梁的抗震性能展开研究。本文的工作及结论有: (1)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和非规则高墩桥梁的抗震研究现状;并形成了系统的基于IDA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的基本框架和思路。 (2)以一座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梁为研究对象,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结构弹塑性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详细介绍弹塑性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过程。 (3)首先对结构进行单地震动IDA分析,得到了混凝土、钢筋在强度逐级增加的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滞回曲线;通过各性能参数的时程响应曲线以及单地震动IDA曲线研究了适用于高墩结构的损伤指标。研究表明:控制截面曲率能较好地衡量高墩结构的损伤状态。 (4)从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PEER)的数据库中选择了15条地面运动记录对结构进行IDA分析,形成了基于IDA的抗震性能评估曲线和风险评估曲线,从多个角度实现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增量动力分析是一种有效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基于IDA的评估曲线能清楚地反映结构的抗震性能。 (5)指出了传统位移计算公式的局限性,研究了高墩结构塑性铰形成过程及其塑性铰区域长度的计算方法;根据地震周期内墩身最大曲率分布特点,提出了适用于高墩结构位移需求计算的公式。结果表明:高墩塑性铰形成过程与传统中低墩基本一致,塑性铰区域长度可以沿用中低墩的等效塑性铰长度公式计算,提出的位移需求计算公式与实际IDA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U442.5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献,史志利;行波激励下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2期

2 李建中,宋晓东,范立础;桥梁高墩位移延性能力的探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1期

3 梁智垚;桥梁高墩位移延性能力计算方法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年05期

4 汪梦甫;曹秀娟;孙文林;;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的改进及其在高层混合结构地震危害性评估中的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0年01期

5 聂利英,李建中,范立础;弹塑性纤维梁柱单元及其单元参数分析[J];工程力学;2004年03期

6 李立峰;吴文朋;黄佳梅;王连华;;板式橡胶支座地震易损性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7 钱稼茹,罗文斌;静力弹塑性分析——基于性能/位移抗震设计的分析工具[J];建筑结构;2000年06期

8 卜一;吕西林;周颖;黄志华;;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确定高层混合结构的性能水准[J];结构工程师;2009年02期

9 王建民;王国亮;聂建国;赵莉弘;;基于概率的桥梁结构地震危害性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11期

10 夏修身;陈兴冲;王常峰;张永亮;;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梁智垚;非规则高墩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邵长江;混凝土损伤本构理论及其在大跨桥梁地震响应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秦泗凤;桥梁抗震性能评价的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张行;地震作用下高墩刚构桥动力稳定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国良;高墩及大跨桥梁的地震反应特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2 孙文林;基于性能的钢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3 张菊辉;基于数值模拟的规则梁桥墩柱的地震易损性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4 侯鹏飞;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刘飞飞;增量动力分析法的研究及其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灿灿,陆洲导,李凌志;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2 李明;汪梦甫;;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剪力墙位移延性的数值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3 杨成;杨琼;魏明宇;李英民;;增量动力分析中的地震作用特征差异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4 陈怀亮;张大长;;塑性铰区埋入高阻尼隔震橡胶层厚度的数值模拟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5 张宏;裴育;;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变截面大跨径连续梁桥的动力响应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6 何文滔;徐忠根;黄正元;;高耸钢结构PUSHOVER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7 黄诗贤;叶献国;;巨型框架结构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法的抗震性能评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8 周云琴;浅谈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宁波连接线安全评价[J];安徽建筑;2005年04期

9 孙文;;试论桥梁抗震设计方法[J];安徽建筑;2009年01期

10 沈韦霞;;浅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延性设计要求[J];安徽建筑;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军;何春凯;;高层结构震后损伤的小波包分析模糊评价方法[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2 张炳焜;张建经;赵岑;司长亮;;地震作用下河谷高路堤响应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3 徐忠根;何文滔;;高耸钢结构Pushover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爱林;于劲;;强震下十字形截面钢异形柱稳定性能和抗震设计对策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马福;靳鑫;胡亮;;基于地震动参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易损性分析[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高大峰;张静娟;刘伯栋;;行波激励下的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7 李毅佳;马斌;;高拱坝地震响应的行波效应分析[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8 张峰;叶见曙;李术才;李宏江;;桥墩系梁对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地震响应的影响[A];全国既有桥梁加固、改造与评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王克海;李茜;;桥梁抗震的研究进展 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7年

10 杨成;潘毅;赵世春;李彤梅;李英民;;烈度指标函数对IDA曲线离散性的影响[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静;LRB隔震桥梁的可靠性与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戴金华;既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改造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劳晓春;RC矩形截面剪力墙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其性能指标限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付强;1000MW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水力设计与结构可靠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5 吴静;多重螺旋箍筋增韧轻质混凝土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郜新军;地震及列车竖向荷载作用下大跨桥梁动力响应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武成浩;基于桩土共同作用理论的高层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林宇亮;岩土构筑物抗震动力特性及地震动土压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管民生;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杜宪亭;强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桥梁空间动力效应及列车运行安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凤莲;配置加强箍筋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宁小文;二阶弹塑性分析在钢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甲甲;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周世忠;钢纤维局部增强高强混凝土边节点梁端的抗震性能[D];郑州大学;2010年

5 刘翔;空心板简支梁桥地震非线性碰撞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余文华;CFRP增强高强混凝土柱延性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包寰宇;上海长江大桥地震响应与抗震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贺钢锋;不对称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设计参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巩朝;拱梁组合体系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邓志荣;公路斜交桥的地震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阎贵平,方有亮;隔震桥梁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万信华,唐家祥;隔震技术在连续刚构桥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1999年02期

3 司学通;郭文华;;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最大悬臂阶段风致响应及其对施工人员的影响[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4 江近仁,洪峰;功率谱与反应谱的转换和人造地震波[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4年03期

5 孙景江,江近仁;框架-剪力墙型结构的非线性随机地震反应和可靠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2年02期

6 谢礼立,张晓志,周雍年;论工程抗震设防标准[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6年01期

7 梁爱虎,陈厚群,侯顺载;随机地震动场激励下拱坝多点输入的抗震可靠度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6年01期

8 欧进萍,何政,吴斌,邱法维;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地震损伤性能的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1期

9 张令心,江近仁,刘洁平;多层住宅砖房的地震易损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1期

10 王东升,冯启民,凌贤长,翟桐;桥梁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若干问题研究现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万城;胡世德;范立础;;悬索桥抗震分析方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西桥;脆性材料的细观损伤理论和损伤结构的安定分析[D];清华大学;1995年

2 夏春;稳定灌浆新型浆液与复合掺合料水工混凝土[D];四川大学;2002年

3 陈滔;基于有限单元柔度法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三维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D];重庆大学;2003年

4 肖明葵;基于性能的抗震结构位移及能量反应分析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何艳丽;桅杆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分析[D];同济大学;1999年

6 张海燕;基于位移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与结构抗震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王海波;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非线性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8 周勇军;高墩大跨曲线连续刚构桥梁地震响应的设计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9 王钧利;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弯桥全过程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6年

10 任俊超;大跨空间斜拉结构的抗震反应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云龙;叠层橡胶支座与悬臂柱串联体系动力稳定性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03年

2 计静;地震作用下单层钢框架动力稳定性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3 凌炯;面向对象开放程序OpenSees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与初步开发[D];重庆大学;2004年

4 周国良;高墩及大跨桥梁的地震反应特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5 罗辑;基于OpenSees计算平台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性能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6 黄庆伟;高墩大跨曲线连续刚构桥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刘迎春;单层钢框架动力稳定性与防倒塌设计理论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8 邱德修;弧形钢闸门的动力特性及动力稳定性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9 林万杰;大跨长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黄新赞;深水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国兴;徐江;;徐家湾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渡槽初步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年07期

2 崔颖波;陶兴;;叉河大桥的施工控制[J];山西建筑;2007年18期

3 刘小燕;祁巍;;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合龙方案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5期

4 黄刚;;深度探讨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控制技术[J];科技资讯;2010年28期

5 种博肖;;时速350km高速铁路(56+2×104+56)m连续刚构设计[J];铁道建筑技术;2011年S1期

6 刘小燕;祁巍;;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合龙方案研究[J];公路;2009年07期

7 张敬天;王存国;万小军;;高墩大跨连续刚构稳定性分析[J];四川建筑;2010年04期

8 梁毅;;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6期

9 王启东;;施工控制约束下的桥梁高墩大跨预应力砼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1年05期

10 姚琳;;基于施工控制的桥梁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辉;;高墩大跨连续刚构合拢段施工技术研究[A];老庄河现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正华;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控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5年

2 廖文华;铁路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控制[D];中南大学;2008年

3 杨胜;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线形控制及应力监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4 张正金;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技术与过程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中南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

相关作者

>张正金 >廖文华

>杨胜 >刘正华

基于IDA的高墩大跨桥梁抗震性能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高墩及大跨桥梁的地震反应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2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2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2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