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并网系统的一种快速相位检测方法
本文关键词:三相并网系统的一种快速相位检测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锁相环 双二阶广义积分器 不平衡电网电压 正序分量
【摘要】:在三相并网系统中,要求三相锁相环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电网电压相位信息,并且抗扰能力强、响应速度快。提出一种区别于传统的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三相并网系统锁相方法的相位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三相电网电压的瞬时值在三相电压绝对值之和中所占的比值与相位角之间的关系,利用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查表计算的方法直接求出当前实际的电网电压相位,能够快速、无延时地得出相位信息,且无需进行Park坐标变换。在电网电压不平衡及谐波含量较大导致电网电压畸变等异常情况下,电网电压中会含有负序以及谐波分量,传统锁相方法和该文所提锁相方法都无法精确地追踪相位信息,所以该文又通过采用双二阶广义积分器的方法提取电网电压的正序分量以及滤除低频谐波,然后将正序分量通过该文锁相方法计算得到相位信息。此相位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实现。最后,对所提相位检测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关键词】: 锁相环 双二阶广义积分器 不平衡电网电压 正序分量
【分类号】:TM933.312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以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为主的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大规模推广应用,这些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可靠并网是关键所在[1,2]。为此,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三相锁相技术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三相锁相技术,使得分布式发电系统与电网电压相位同步,这样才能实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珊珊;白纪军;刘隽;张宇;朴红艳;改传跃;;储能并网系统一体化量测装置设计与开发[J];华东电力;2013年03期
2 邵敏;孙琪;王颖梅;;太阳能光伏发电有逆并网系统项目应用[J];电子产品世界;2011年05期
3 朱文艳;易成星;杨伟;;光伏发电单相并网系统研究[J];电力学报;2013年04期
4 王斯然;姚文熙;周霞;吕征宇;;锂电池馈电并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网技术;2009年16期
5 陈中;胡吕龙;丁楠;;基于改进熵的风光储互补并网系统优化运行[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年21期
6 薛媛;陈哲照;王涛;翟莎;王喜刚;;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8年13期
7 杨金焕,谈蓓月,葛亮,陈中华,蒋秀丽,高兰香;光伏发电与建筑相结合技术[J];可再生能源;2005年02期
8 罗庆;晁勤;袁铁江;罗建春;;不同风力机风速突变对其并网系统影响分析[J];四川电力技术;2012年03期
9 顾为东;;风力发电非并网系统的模型试验[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魏爱娟;李茜;汤伟;;基于嵌入式光伏逆变并网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启明;陈根;李明;王鹤霖;;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中光伏电源并网系统设计[A];智能化电站技术发展研讨暨电站自动化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宋建军;闫佳会;杨建;;分散式发电监控及并网系统解决方案[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2013年度论文集(上)[C];2013年
3 吴疆;高峰;高厚磊;;具有电能质量调节功能的新型光伏储能混合并网系统[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顾逸玲;上海郊区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N];东方城乡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璇;并网系统中非期望低次谐波电流分析及抑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2 赵杰;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辜超;基于Z源的光伏串联微型变换器并网系统的研制[D];西华大学;2015年
2 安邦;直驱风电系统建模及电压控制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3 李海霞;基于微分平滑策略的分布式光储并网系统非线性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电力学院;2016年
4 谢三军;100kW三相光伏逆变并网系统研制[D];湖南大学;2013年
5 耿标;光伏直流准并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6 蒋晨;基于直流母线的串联型光伏效率优化器并网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郭亚男;太阳能发电并网系统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8 牛博彦;风电场直流并网系统的潮流及短路电流特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李敏;基于ANN谐波检测的光伏柔性并网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卢婷;太阳能发电并网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08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00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