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射频技术的质量回溯系统设计
本文关键词:基于射频技术的质量回溯系统设计
【摘要】:电线电缆行业虽然是个配套行业,但它和电力、通信、制造等行业有着密切关系。本课题依托教研室横向项目,以华为中德线缆有限责任公司为对象,针对现有线缆生产系统中产品缺少质量回溯数据及数据采集困难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射频技术的质量回溯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记录生产过程数据、对生产故障进行报警以及对质量问题的回溯。本文主要从数据采集系统部署和软件系统设计以及回溯决策策略三个方面对系统进行详细展示。三个不同部分参考物联网架构组织,实现了原材料管理、工作人员管理、供应商管理等基础信息管理以及生产加工流程实时监控、回溯查询等质量问题管理。区别于其它回溯系统的只是记录查询数据,本系统中加入了质量决策部分,把回溯数据用于分析质量问题原因,实现了质量回溯和质量控制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产品质量。针对现有设备数据采集困难的问题,依托物联网中感知层技术,通过设计带有通信接口的硬件模块实现数据传输。在此基础上搭建数据采集网络,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原材料、工作人员等难以量化因素通过管理系统分配射频卡,通过生产现场的RFID读写器可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数据采集网络中的SMST MNet数据处理器会进行初步数据融合,将高可信度的数据上传至数据库。软件系统实现了公司基础管理、质量回溯、华为总部客户端管理等软件应用。通过软件系统可对公司进行公司基础信息管理,查询质量问题产品详细生产数据。在华为总部可实时形象展示生产过程数据变化,对可能出现故障发出报警信号并记录信息。对于回溯策略设计了基于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算法,共分为三部分:多传感器融合,通过置信距离融合多个传感器数据,获取高可信度的初始数据;过程能力指数,通过现有的过程能力计算实现对初始数据的信息提取,监控生产过程;质量决策,通过两级贝叶斯决策实现对产品质量品质的判定,对于问题产品通过对先验样本的修正实现对问题的定位。最后通过系统中期部署测得数据对算法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决策的正确率和定位效果。
【关键词】:质量回溯 RFID 过程能力指数 数据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24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课题来源10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4 相关理论介绍13-15
- 1.4.1 数据融合13-14
- 1.4.2 过程能力指数14-15
- 1.5 论文组织安排15-17
- 第二章 质量回溯系统概述及需求分析17-27
- 2.1 质量回溯系统概述17-18
- 2.2 质量回溯系统需求分析18-21
- 2.2.1 总体需求分析18-20
- 2.2.2 线缆质量监管需求分析20
- 2.2.3 质量回溯需求分析20-21
- 2.3 系统功能结构分析21-22
- 2.4 业务流程规划22-26
- 2.4.1 采购仓储业务流程规划23-24
- 2.4.2 生产业务流程规划24-25
- 2.4.3 回溯流程规划25-26
- 2.5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质量回溯系统总体设计27-35
- 3.1 设计概要27
- 3.2 质量回溯平台体系结构设计27-29
- 3.3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29-32
- 3.3.1 生产过程数据采集29-30
- 3.3.2 人员物料信息采集30-31
- 3.3.3 线缆加工信息采集31-32
- 3.4 软件系统设计32-34
- 3.4.1 软件系统功能32-34
- 3.5本章小结34-35
- 第四章 数据融合算法设计35-49
- 4.1 设计概要36-37
- 4.2 数据融合算法模型37-38
- 4.3 具体算法设计38-47
- 4.3.1 多传感器感知38-41
- 4.3.2 特征提取41-43
- 4.3.3 数据决策43-47
- 4.4 可能存在问题47-48
- 4.5 本章小结48-49
- 第五章 软件系统详细设计49-62
- 5.1 功能模块设计49-53
- 5.1.1 物料管理模块49-50
- 5.1.2 回溯查询模块50-51
- 5.1.3 实时监控模块51-52
- 5.1.4 数据处理模块52-53
- 5.2 数据库设计53-61
- 5.2.1 数据库逻辑关系设计55-57
- 5.2.2 数据库表单设计57-61
- 5.3 本章小结61-62
- 第六章 质量回溯系统实现62-73
- 6.1 数据采集系统部署62-64
- 6.1.1 原材料采购环节62-63
- 6.1.2 生产监控环节63-64
- 6.2 软件管理系统实现64-72
- 6.2.1 管理软件64-67
- 6.2.2 质量回溯软件67-69
- 6.2.3 客户端管理软件69-72
- 6.3 本章小结72-73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73-75
- 7.1 总结73-74
- 7.2 展望74-75
- 致谢75-76
- 参考文献76-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数据采集与工业通信[J];现代制造;2002年13期
2 李和贵;翁正新;施颂椒;;快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J];电气自动化;2003年02期
3 ;即时完成的数据采集[J];现代制造;2003年22期
4 李舜酩,高志鹰;高速转子动态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研制[J];航空发动机;2004年01期
5 ;全新的M系列产品为数据采集设定更高标准[J];仪表技术;2005年04期
6 李蕾,薛剑波;程控增益技术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5年01期
7 杨义伟,蒋大明,戴胜华;驼峰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5年01期
8 柴干;李永义;;高速公路路网调度管理动态数据采集标准化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9年23期
9 刘艳;于效宇;;“数据采集与处理”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31期
10 周元华;马卫国;;多通道压力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设计[J];机床与液压;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福;周树杰;林小竹;杨跃翔;;应用嵌入式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的研究[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王艳萍;李道武;章志明;李可;陈亚微;高俊雄;单保慈;魏龙;;用于小动物PET的数据采集和符合系统[A];第九届全国正电子谱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陈青;;侦听模式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蔡尹楚;王立校;;多种新型数据采集方式在化工企业能源数据采集中的组合应用[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4年会暨能源计量与绿色冶金论坛论文集[C];2014年
5 周威;陈五一;;切削数据采集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磊;马婉丽;姚成虎;;U盘功能在数据采集仪器中的应用和设计[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王泽保;;智能化数据采集记录仪[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6年
8 迟晓珠;王劲松;;三维加速度数据采集及通讯系统[A];2000全国力学量传感器及测试、计量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孙嘉兴;刘艳侠;;数据采集中微弱信号处理[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10 华泽玺;王长林;肖鹏;;改善传统通信模式提高数据采集的实时性[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4年通信技术论文集(一)[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张韬;客户经理数据采集“小贴士”[N];东方烟草报;2011年
2 佟伟;做好数据采集 强化税收征管[N];长白山日报;2005年
3 葛学忠;我州旅游数据采集任务如期完成[N];民族日报;2008年
4 记者 温跃邋朱锋 通讯员 姜春;人行威海中心支行创新贷款数据采集流程见实效[N];金融时报;2008年
5 刘亚迅 特约记者 方立华;数据采集表评判训练短长[N];解放军报;2010年
6 胡涛;源头数据采集单轨运行[N];中国石化报;2010年
7 王显锋;兰西国税局力争数据采集“开门红”[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8 孙红伟 特约记者 程永亮;34个数据采集组嵌入演练场[N];解放军报;2012年
9 张黎明 马敬辉;让胡路国税局做好动态数据采集准备工作[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10 张黎明 马敬辉;让胡路国税局动态数据采集进展顺利[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邵苏杰;面向智能配用电网数据懫集的流量调度机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马英杰;基于3GS的核勘查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3 齐林;面向可追溯的物联网数据采集与建模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4 刘传波;列车纵向冲动的机理研究及检测仪器的开发[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牛田野;特殊等离子体环境物理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李忠龙;基于现有传感器的桥梁无线检测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萍;雷电三维电场数据采集与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张元;物流运输跟踪数据采集与可视化监控的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吴涛;基于宽带卫星的海洋海事信息数据懫集装置研发[D];集美大学;2015年
4 梁佩;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方案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李晓红;基于SOA架构的中职教育数据采集与KPI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D];复旦大学;2013年
6 徐硕硕;基于LabVIEW的燃气能源瞬态数据采集与处理[D];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15年
7 王娟;电力行业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刘鹏宇;Massive MIMO信道测量控制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汪航;油气管道站场设备可靠性数据采集与分析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10 马亚洲;高性能万兆信道安全采集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09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00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