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MD和TEO的高压输电线路雷击故障测距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VMD和TEO的高压输电线路雷击故障测距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行波检测 变分模态分解 Teager能量算子 双端行波测距 雷击定位
【摘要】:针对传统行波检测中小波模极大值法对于基函数和分解尺度的高要求以及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方法中经验模态分解(EMD)存在的模态混叠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Teager能量算子相结合的高压输电线路雷击故障行波检测方法。针对行波波速及线路实际长度的不确定性给测距结果带来的影响,结合故障行波在线路中的传播途径,推导出一种新的双端行波测距算法,该算法的测距结果不受行波波速的影响。将该方法应用到雷击点和故障点定位,解决了雷击点和故障点不一致时的故障定位问题。EMTDC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作者单位】: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
【关键词】: 行波检测 变分模态分解 Teager能量算子 双端行波测距 雷击定位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4xs74)
【分类号】:TM863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电网已迈入高电压、大容量的发展阶段。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命脉,穿越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多变,故障事件时有发生[1-3],雷电直接或间接作用所造成的故障约占总故障次数的40%~70%[4]。传统的人工巡线方式查找故障位置已无法满足当前电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涛,陆于平;不受波速影响的输电线路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年12期
2 吴昊;肖先勇;沈睿佼;;小波能量谱和神经网络法识别雷击与短路故障[J];高电压技术;2007年10期
3 范新桥;朱永利;卢伟甫;;基于EMD-TEO的输电线路行波故障定位[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祥君;邓丰;李泽文;李灵;楚湘辉;;基于信息融合的故障行波定位网络算法[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年01期
2 朱永利;范新桥;尹金良;;基于三点电流测量的输电线路行波故障定位新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3期
3 窦新宇;李春明;;小电流接地系统行波测距方法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0年02期
4 李泽文;曾祥君;徐晓菁;雷莉;张小丽;;输电线路双端行波故障定位新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15期
5 李泽文;姚建刚;曾祥君;楚湘辉;张小丽;;基于整个输电网的电压行波故障定位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1期
6 刘兵;胡勇;阮江军;韩海宏;余也凤;;基于小波分析频差性的电力电缆故障测距[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年03期
7 黄绪勇;张文魁;刘沛;;电网行波故障定位装置的最优化配置及其改进算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年01期
8 林圣;何正友;陈鉴;李小鹏;钱清泉;;基于行波时频特征的单端故障测距方法[J];电网技术;2012年01期
9 邹贵彬;高厚磊;王明军;朱峰;杨荣华;;一种雷电波侵入变电站的扰动识别方法[J];电网技术;2012年04期
10 肖先勇;李逢;邓武军;;雷击与普通短路故障引起的电压凹陷特征[J];高电压技术;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梅;基于小波和神经网络的电缆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2 徐青山;基于混沌载波优化及行波多分辨理论的输电网故障诊断[D];东南大学;2006年
3 林圣;基于暂态量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分类与定位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范新桥;基于多点电流测量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刘亚东;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测距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李沁;雷电回击电磁场建模与探测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李沁;雷电回击电磁场建模与探测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袁兆强;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行波电流积分差动保护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9 张广斌;实测数据环境下的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郑秀玉;输电线路单端行波高精度故障定位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清改;基于行波法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尹晓光;基于暂态行波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徐巧英;加窗提升小波包在故障测距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超;输电线路故障行波分析与测距[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5 淮文军;基于DSP的电力电缆故障测距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6 胡鑫;行波测距中测距波速的实时测量方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王升花;基于小波分析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陈楠;基于整个输电网的故障行波定位系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9 孙涛;基于行波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振松;(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新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新洲,刘建政,余学文;输电线路暂态电压行波的故障特征及其小波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01年03期
2 段建东,张保会,郝治国,哈恒旭;超高压线路暂态保护中雷电干扰与短路故障的识别[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18期
3 覃剑;葛维春;邱金辉;郑心广;;输电线路单端行波测距法和双端行波测距法的对比[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6期
4 张小丽;曾祥君;马洪江;李泽文;;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电网故障行波定位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8期
5 王兴国;黄少锋;;一种基于屏蔽滤波的行波信号消噪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年06期
6 范春菊,张兆宁,郁惟镛;小波模糊神经网络应用于配电网输电线的故障测距[J];电网技术;2002年09期
7 范春菊,张兆宁,郁惟镛;小波方法在超高压输电线行波故障测距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3年08期
8 覃剑;输电线路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的研究[J];电网技术;2005年15期
9 张举;王兴国;李志雷;;小波包能量熵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6年05期
10 韩建平;李达文;;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自然激励技术的模态参数识别[J];工程力学;2010年08期
,本文编号:1009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009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