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控制系统电涌保护器设计方法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分布式控制系统电涌保护器设计方法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DCS系统 电涌保护器 TVS 气体放电管 残压 通流
【摘要】:针对分布式控制系统电涌保护器设计的问题,通过对分布式控制系统信号特征的理论分析,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并设计了电涌保护电路。实验得出:随着雷电组合波发生器冲击电压的升高,气体放电管及TVS两端的残压呈上升趋势,冲击电压增大到一定值后,残压呈现稳定趋势;气体放电管的通流呈均匀线性上升趋势;在冲击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气体放电管的导通时间与直流击穿电压呈正比例关系、与退耦电感值及TVS的击穿电压值呈反比例关系;传输特性实测表明:插入损耗为0.45 d B,对信号传输的影响较小。提出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电涌保护器的设计方法,在分布式控制系统雷电防护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DCS系统 电涌保护器 TVS 气体放电管 残压 通流
【基金】: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编号:2014CB441405)
【分类号】:TM862
【正文快照】: 0引言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又称之为集散控制系统。是一种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而言的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在集中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随着通讯和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防雷的重点从人身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转变为通讯、信息系统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慧玉,刘金琰,蒋容兴;低压电涌保护器及其元器件国际标准化研究[J];低压电器;2005年08期
2 李汉浸;张相梅;高志军;李首兵;;电涌保护器的选用和安装[J];河南气象;2006年04期
3 郑巧;;怎样使用电涌保护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年02期
4 何萍;刘中策;;对电涌保护器的认识及应用[J];青海气象;2009年S1期
5 朱月楼;;浅谈电涌保护器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09期
6 龚叶;;电涌保护器选型浅析[J];中外建筑;2011年08期
7 吴福杰;李志江;尚杰;李明强;于楠;李龙跃;郭锐;;电涌保护器标准分析[J];气象科技;2013年06期
8 ;贯彻标准 专注电涌保护器[J];现代建筑电气;2014年01期
9 杨林;;电涌保护器(SPD)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钢铁技术;2013年04期
10 毕志强;;简述建筑物内电涌保护器的布局与配合[J];民营科技;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锐;纪庆路;;电涌保护器选择的探讨[A];黑龙江省气象科技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何健棠;王文生;刘艳辉;;电涌保护器元件的特性与应用[A];广东省气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2年
3 李俊辰;;浅谈电涌保护器的选择及应用[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劳小青;;低压电源电涌保护器设计与安装技术探讨[A];2006年华南地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叶蜚誉;陶雪梅;;多级电涌保护器的级间配合[A];首届中国防雷论坛论文摘编[C];2002年
6 柴雅静;周文俊;邵劭;胡飞;;低压电涌保护器的级间配合[A];2006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明东;;滤波式电涌保护器设计与工程计算[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唐宏科;;电涌保护器中脱离器的性能研究[A];S13 第十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灾害与风险评估[C];2012年
9 龙超;周文俊;王锐;喻剑辉;邱凌;;电涌保护器(SPD)现场测试方法研究[A];2010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蔡振新;;电涌保护器(SPD)Ⅰ级分类试验测试方法探讨[A];首届中国防雷论坛论文摘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汪波;防雷产品出口该瞄向高端市场[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2 颜儒芬;给电脑安上“避雷针”[N];解放日报;2002年
3 朱雅萍;创捷“冷门”里托起“朝阳产业”[N];常州日报;2006年
4 张清;防雷!不可忽视[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闻洪;技术创新 以人为本[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6 ;雷电来临时 特殊行业如何“接招”[N];中国气象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雪梅;变电所弱电系统电涌保护器配置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杨大晟;移动基站电源电涌保护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子龙;多次冲击对信号电涌保护器GDT与TVS配合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刘艳;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级间能量配合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于月东;南京云凯公司电涌保护器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4 刘惠萍;低压系统快速暂态抑制装置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卢燕;电涌保护器的性能与试验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6 何耀斌;SPD在线监测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唐宏科;DCS工业控制系统中电涌保护器的开发及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8 张枨;低压电源系统电涌保护器老化劣化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9 柴健;SPD级间能量配合的研究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10 张彦勇;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雷电防护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62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06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