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系统次同步谐振建模的电网边界识别方法
本文关键词:实际系统次同步谐振建模的电网边界识别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次同步谐振 次同步谐振建模 频率决定特性 研究区域边界节点
【摘要】:该文分析了研究机组驱动点阻抗的自然谐振频率和该频率的驱动点电阻对次同步扭振模态电气负阻尼的影响,提出这2个参数是主导次同步扭振模态电气负阻尼的关键参数,定义了这2个参数关于电网元件阻抗参数的灵敏度指标。在这2个灵敏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识别实际系统次同步谐振"研究区域"边界节点的定量方法。最后,文中应用新英格兰的10台机39节点和IEEE FBM次同步谐振计算标准模型改编了一个算例,应用该仿真算例从频域和时域分别验证了上述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次同步谐振建模 频率决定特性 研究区域边界节点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7089)~~
【分类号】:TM712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我国众多火电厂应用串联电容补偿输电线路的方法来改善长距离输电的功角稳定性,提高远距离输电能力,如上都、托克托、锦界、伊敏等电厂[1-8]。但是,串补线路所引起的次同步谐振问题严重地威胁汽轮发电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9-12]。实际系统次同步谐振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涛;次同步谐振问题及防止措施[J];电网技术;1989年02期
2 邓集祥,华瑶,韦春华;次同步谐振中的分歧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12期
3 向玲;杨世锡;唐贵基;;次同步谐振下机组轴系弯扭振动信号分析[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1年02期
4 刘铁军;邓斌;;次同步谐振中的非线性振荡分析[J];黑龙江电力;2012年06期
5 刘兴华;;发电机次同步谐振抑制策略分析[J];电力学报;2010年05期
6 岑海凤;王西田;杨煜;赵勇;;一种用于次同步谐振研究的电力系统外网等值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年04期
7 陈武晖;毕天姝;孙欣;汪旎;刘辉;谭伦农;李正明;;次同步谐振复杂系统同型机等值[J];电网技术;2012年11期
8 黄晓峰;;电力系统异常工况下次同步谐振对机组的影响[J];华电技术;2013年10期
9 杨煜,陈陈;伊敏—大庆500kV输电系统次同步谐振分析——兼论发电机轴系共振频率[J];电网技术;2000年05期
10 刘燕;康积涛;;次同步谐振抑制方法综述[J];水利电力机械;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华能上都电厂技术研发彻底解决次同步谐振问题[A];《电站信息》2013年第10期[C];2013年
2 武云生;卓华;;使用基于电纳调制的SVC以抑制机网次同步谐振[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舒眉;填补国际空白 荣信股份研发成功次同步谐振动态稳定器[N];机电商报;2009年
2 余建斌;先进电子装置保障供电安全[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向玲;电网冲击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弯扭振动模拟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欣;次同步谐振局部传播机制与建模方法[D];江苏大学;2016年
2 宿端鹏;双馈机组次同步谐振机理与风险评估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刘文;风电场次同步谐振仿真分析与抑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罗宇航;次同步谐振问题中参数特性分析及扰动清除时序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5 孔祥实;次同步谐振机理分析与抑制方案的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郑燃;机端阻尼控制策略及其对次同步谐振的抑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7 翁宗林;负荷模型及故障清除时间对次同步谐振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李岩松;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阻尼次同步谐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9 韩俊;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多机系统次同步谐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黄甲丁;基于HHT的次同步谐振参数检测及抑制[D];东北电力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62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06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