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新型接地模块对雷电能量吸收效果试验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4 14:09

  本文关键词:新型接地模块对雷电能量吸收效果试验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接地模块 雷电冲击平台 雷电流 内阻 吸收能量


【摘要】:针对雷电防护中接地存在的隐患问题,介绍了新型接地模块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采用冲击电流发生器系统(impulse current generated system,ICGS)雷电冲击平台模拟8/20μs波形的雷电流,对接地模块进行雷电冲击试验,得出:当冲击电压在5 kV~40 kV时,随着冲击电压的增大,接地模块的内阻不断减小,接地模块的吸收能量不断增加,其能量吸收百分比在减小,即:冲击电压与接地模块的内阻、能量吸收百分比呈负相关,与其吸收能量呈正相关。且在此冲击电压范围内,接地模块的内阻值在0.11Ω~0.065Ω的范围内变化,其泄流效果较传统接地模块更佳。
【作者单位】: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关键词】新型接地模块 雷电冲击平台 雷电流 内阻 吸收能量
【分类号】:TM862
【正文快照】: 0引言为了避免雷电的危害,接闪器、接闪线等防雷设备都必须配以相应的接地装置,以便把雷电流导入大地,流过防雷接地体的是时间很短(一般为数十微妙)的雷电流,其值有时可达到数十至数百千安[1-2]。为了减小雷电流造成的跨步电压、接触电压、感应电压等危害,需要将雷电流及时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琨;;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能量吸收机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G Lu;徐荣华;;耐碰撞车辆的能量吸收要求[J];国外铁道车辆;2006年03期

3 宋宏伟,赵桂范,杜星文;提高汽车耐撞性的能量吸收结构撞击吸能特性研究[J];汽车技术;2000年11期

4 卢文浩,鲍荣浩;动态冲击下能量吸收结构的惯性敏感性的数值模拟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4年03期

5 李政;潘孟春;胡楷;;城市轻轨再生制动能量吸收的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15期

6 牛超;邵微;陈秉智;;地铁车辆耐撞性分析及多级能量吸收系统的验证[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4年02期

7 陆丛红,佟以全,林焰;ROPS的非线性安全能量计算方法[J];建筑机械;2004年02期

8 邓成江;何晓聪;杨慧艳;邢保英;曾凯;丁燕芳;;预成角对单搭自冲铆接头强度及能量吸收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3年15期

9 常明;;机车车辆能量吸收系统应用研究[J];中国铁路;2012年11期

10 ;国外混凝土能量吸收技术——利用地热、太阳能以及空气中的能量对建筑物进行供暖和降温[J];上海建材;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雄;;轻质薄壁结构的能量吸收[A];第五届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研讨会会议日程摘要集[C];2012年

2 刘方达;许金余;;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能量吸收特性[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曹国鑫;;纳米多孔能量吸收耗散系统[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田伟;祝成炎;;三维整体夹芯机织复合材料板材的抗冲击性能[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姚小虎;林荣;张晓晴;宁建国;;聚合物泡沫动态力学性能及其包装能量吸收研究[A];第五届全国计算爆炸力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6 陈元初;赵道德;张敏;黄一平;陶洪亮;周立明;;能量吸收系统对地铁电网电压质量的改善与应用[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胡玲玲;余同希;;蜂窝在冲击荷载下的承载力和能量吸收机理[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予远;三维多胞机织复合材料冲击响应和能量吸收特征[D];东华大学;2008年

2 张雄;轻质薄壁结构耐撞性分析与设计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鄂玉萍;湿度和应变率对纸质缓冲材料能量吸收特性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0年

4 唐智亮;薄壁结构轴向冲击能量吸收性能分析与改进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勋;高应力作用下高速钢能量吸收效应及组织演变[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欧阳昊;蜂窝铝压缩侵彻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5年

3 项燕飞;能量吸收材料与结构的评价指标[D];宁波大学;2014年

4 毕思蕊;开口薄壁结构的能量吸收与耐撞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林贞琼;薄壁结构的能量吸收性能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彭军;金属矩形管轴压失效模式与能量吸收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欧红标;纬编针织复合材料能量吸收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8 石宝;玻璃纤维经编针织物复合材料能量吸收性能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9 吴莎;能量吸收法在结构类缓冲垫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士龙;薄壁圆环的弹塑性碰撞[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89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089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2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