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端直流输电过渡工程控制保护系统研究与试验分析
本文关键词:多端直流输电过渡工程控制保护系统研究与试验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直流输电系统 直流功率分送 直流控制策略 直流保护 故障响应
【摘要】:随着我国交直流混联电网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两端直流输电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电网的发展要求。通过优化直流输电系统结构寻求更加高效以及稳定的输电方式已成为未来我国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发展方向和迫切需求。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与两端直流输电系统相比在经济性、运行灵活性上都有较大优势,但同时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及运行方式的复杂性给其控制保护技术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与要求。目前,我国某在建的直流输电工程首次采用了受端两极分网的结构,能够实现通过两极分别向两个异步电网进行功率传输。该直流输电工程由于存在受端功率分送模式,可视为是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过渡工程。本文以该多端直流输电过渡工程为研究对象,从结构与运行方式、控制策略、保护与故障响应三大方面对比分析了该工程受端不同功率输送模式下的异同。本文首先对多端直流输电过渡工程的结构特点及其常规运行方式进行了分析归纳。在控制策略方面,分析了受端不同功率输送模式下的交流场开关控制并对带功率的模式转换进行了稳态性能试验,认为转换过程对于交直流系统运行存在较大风险。针对无功控制,通过受端不同功率输送模式下的交流滤波器投切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受端分送模式下的交流滤波器投切更具灵活性。对于极层控制,分析了直流功率控制、极间功率转移以及电流平衡控制的特殊性,并通过功率升降试验验证了该工程特有的单极功率控制功能。同时研究了受端不同功率输送模式的交流系统强度与VDCOL控制对直流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针对VDCOL控制的参数切换提出了建议。在保护方面,首先对保护分区及其配置进行了简要概述,并通过受端不同功率输送模式下的直流线路故障试验和交流故障试验分析了故障响应特性,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2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惠藩;张尧;夏成军;林凌雪;;交直流互联电网直流功率调制相关问题[J];电网技术;2009年04期
2 贺洋;;德宝工程紧急直流功率支援策略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11年01期
3 张英敏;陈虎;李兴源;贺洋;赵睿;王鹏飞;;基于直流功率支援因子的紧急直流功率支援策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年05期
4 谢惠藩;张尧;夏成军;;特高压紧急直流功率支援策略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08期
5 谢惠藩;王广军;张尧;林凌雪;;基于多分辨率分析正交小波神经网络的紧急直流功率支援预测[J];电网技术;2010年08期
6 谢惠藩;张尧;林凌雪;钟庆;邓权帅;;基于时间最优和自抗扰跟踪的广域紧急直流功率支援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8期
7 陈静;刘涤尘;廖清芬;刘建坤;;多送端直流紧急功率相互支援的评估指标[J];电网技术;2013年09期
8 陈静;唐飞;廖清芬;;基于曲线拟合的多送端高压直流功率支援策略[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4年08期
9 余涛,沈善德,任震;华中-华东多回HVDC紧急功率转移控制的研究[J];电网技术;2004年12期
10 袁旭峰;文劲宇;程时杰;;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的直流功率调制技术[J];电网技术;2007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兆伟;任先成;张同尊;刘福锁;李威;方勇杰;;交直流并联电网中直流功率紧急控制影响及优化研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谢惠藩;张尧;林凌雪;钟庆;邓权帅;;基于时间最优和自抗扰跟踪的广域紧急直流功率支援控制[A];广东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2年获奖优秀科技论文集[C];2012年
3 张佳;宋晓芳;薛峰;;基于多条原则的多直流紧急功率支援策略研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叶超;多端直流输电过渡工程控制保护系统研究与试验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陈沛东;多直流馈入系统直流功率恢复特性建模与动态无功补偿配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张元;考虑直流功率日调节次数限制的交直流互联系统无功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赵美莲;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直流功率调制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5 温傼芳;SVC与HVDC的非线性变结构协调控制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92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19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