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双层次能源联络线结构配电网的接纳能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15 07:14

  本文关键词:双层次能源联络线结构配电网的接纳能力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双层次能源联络线结构 二维多分辨率模型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


【摘要】:为了实现能源利用的高效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未来配电网应着力解决广域能源共享和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安全接入等关键问题。为此首先根据能量最优分配及投资运行经济性的原则建立能源联络线的优化规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层次能源联络线结构的构建方法;然后,基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二维多分辨率模型提出计及电压、线路热稳定极限和网络损耗等因素的接纳能力分析方法;最后,应用典型算例对具有双层次能源联络线结构的配电网的接纳能力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网络结构相比,双层次能源联络线结构能够实现本地能源的自然平衡和广域能源的优化调度,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的接纳能力。
【作者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变压器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7148)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EPRIYDKJ(2014)3317)~~
【分类号】:TM711
【正文快照】: 0引言为了实现能源利用的高效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未来配电网将逐渐发展为具有可再生、分布式、互联性、智能化等特征的能源互联网[1-3]。与智能配电网中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采用局部控制和消纳的方式相比,能源互联网中将采用广域范围的互联与协调控制的方式实现能源的优化调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成山;李鹏;;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与挑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2期

2 张沈习;李珂;程浩忠;姚良忠;Masoud BAZARGAN;;考虑相关性的间歇性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巍;赵云军;;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思考[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年04期

2 曾凯文;文劲宇;;未来电网设备形态[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年04期

3 刘生辉;王克英;廖颜深;;智能开关柜操控装置Modbus-RTU通讯协议的设计[J];电测与仪表;2010年07期

4 黄南天;徐殿国;刘晓胜;林琳;;基于模式相似性测度的电能质量数据压缩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10期

5 梅华;朱茳;崔磊;;基于多代理的智能配电网信息系统[J];电力建设;2012年03期

6 秦睿;汪红燕;葛智平;黄永卫;杨萍;;甘肃虚拟智能园区建设的关键技术[J];电力建设;2012年06期

7 王康;葛晓慧;辛焕海;甘德强;;基于牛顿—拉夫逊法的光伏面板模型参数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20期

8 姚志垒;肖岚;何流;魏星;;带整流性负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22期

9 沈沉;黄少伟;陈颖;;未来电网的快速建模与仿真方法初探[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0期

10 赵争鸣;雷一;贺凡波;鲁宗相;田琦;;大容量并网光伏电站技术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嵘;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逆变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田军;分布式发电系统储能优化配置[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马向东;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及智能电网对供电营销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邱正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重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王娜;面向电网公司的光伏电站监视系统的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康文文;面向智能配电网的快速故障检测与隔离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唐志伟;基于高级量测体系和J2EE的互动智能用电管理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朱会敏;分布式电源接入方案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丁菲;含多种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的低压微网系统的暂态建模与仿真[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梁量;分布式VSC动态虚拟阻抗优化并联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李兴源;邱晓燕;;含有分布式发电装置的电力系统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24期

2 鲁宗相;王彩霞;闵勇;周双喜;吕金祥;王云波;;微电网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19期

3 王成山;王守相;;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若干问题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20期

4 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9期

5 于晗;钟志勇;黄杰波;张建华;;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的电力系统概率潮流计算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21期

6 黄映;李扬;翁蓓蓓;马淑萍;;考虑电网脆弱性的多目标电网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23期

7 张新松;袁越;陈哲;惠东;杨凯;;考虑电能质量约束的含风电场电网规划[J];电网技术;2012年06期

8 徐迅;陈楷;龙禹;程浩忠;倪炜;王自桢;王晓丹;;考虑环境成本和时序特性的微网多类型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规划[J];电网技术;2013年04期

9 张沈习;陈楷;龙禹;程浩忠;李珂;;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分布式风电源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3期

10 余贻鑫;;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J];南方电网技术;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晓鹏;;中小型热电站联络线保护浅析[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2 庄名亮;关于编组站车场间联络线坡度问题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1990年10期

3 秦春申,叶春,翟海青;基于调峰形势的联络线受电模型及其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02期

4 ;“西部快轨”有望打通深港轨道网[J];城市规划通讯;2009年19期

5 刘斌,肖国泉,何凤霞;联络线损耗与联络线容量对联网动态经济效益的影响[J];现代电力;1998年02期

6 吕冰;颜伟;赵霞;余娟;;考虑能量随机性的分布式风电和联络线协调规划[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34期

7 康红安,王怀军,王庆丰,侯志阳,李妍;热电站供电联络线断路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J];河南冶金;2002年05期

8 李响,阮作伟;电网联络线运行模式[J];东北电力技术;2004年08期

9 王平,张齐;国内外联络线控制的研究方法及现状[J];电力学报;2004年04期

10 顾月华;;110kV联络线在电网中的重要性分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章硕;;因雷击引起110kV岛际联络线跳闸的几点思考[A];全国火电1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苏志扬;;“十一五”期间湖南与华中电网500kV联络线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通讯员 孙磊 记者 宋莉;哈大客专长春联络线无缝轨完成首个焊点[N];长春日报;2012年

2 记者 王丙臣 通讯员 孙丹;京沪高铁济南局管内联络线首次大机综合修[N];人民铁道;2011年

3 韩玉皓邋李智坚 记者 张秀巍;王万铁路联络线建成通车[N];哈尔滨日报;2007年

4 记者 骆万丽 通讯员 佘祥军;屯里至南宁东普速联络线通车[N];广西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黄征;管道二、四公司积极备战冀宁联络线[N];石油管道报;2004年

6 四公司;潇湘战歌[N];石油管道报;2011年

7 记者 史红 通讯员 慈蕾 苏万超 王亮;管道局3家单位相继在冀宁联络线打火开焊[N];石油管道报;2004年

8 本报通讯员 尹欣欣 方芳;做精细化管理的先锋[N];石油管道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鹏;适应多元电源接入的电网AGC控制策略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张菁;基于两联络接线模式的联络线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李丽;基于最严重故障的联络线传输功率极限计算[D];天津大学;2007年

4 李桂乐;基于遗传算法的城市轨道交通联络线设置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5 刘杨;考虑暂态稳定约束的联络线最大传输功率计算[D];天津大学;2006年

6 王澍;基于GIS的城市中压配电网联络线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卜凡坤;大型风电场联络线保护的分析及改进[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8 尚亚男;输电断面认识与搜索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汪闻涛;特高压交直流联络线交互作用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91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291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2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