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与优化
本文关键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与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转速 活性层形貌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热退火
【摘要】: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活性层形貌是制约电池效率的重要因素,调控活性层形貌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选择合适的给受体比例和溶剂体系、添加助剂、热退火和溶剂退火等。本论文详细研究了旋涂速度对活性层形貌、单位厚度的吸光能力和相应的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规律,为活性层形貌的调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一经出世就迎来飞速的发展,目前效率已达到20.2%。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传统金属氧化物电子传输层需要450℃以上高温烧结,这不利于高效钙钛矿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本论文采用两步浸泡法并结合低温制备TiO_2薄膜来制备钙钛矿器件;同时,还研究了退火条件对一步旋涂法制备的钙钛矿层的结晶性、形貌的影响规律,制备出了器件效率为11.73%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1.以三元共聚物PTBT HTID DPP为给体材料,从不同给受体比例、混合溶剂的选择、热处理等方面对器件性能进行了优化。重点研究了转速对光活性层的光物理性能和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变转速,不仅可以影响膜厚,还可影响光活性层的形貌,降低转速,有助于提高光活性层的单位厚度吸光能力,提高器件在长波长范围的外量子转换效率。通过改变浓度转速来获得基本相当厚度的光活性层,研究结果表明,低转速(800 rpm)制备的活性层具有更高的单位厚度的吸光能力、更小微相分离尺度和及较小的粗糙度,以及在可见光区更大的入射单色光子-电子转化效率(IPCE)响应,故800 rpm转速下制备的PSCs器件具有最高的能量转换效率4.31%。2.以低温制备的TiO_2薄膜作为电子传输层和空穴阻挡层,通过两步浸泡法(即将PbI_2旋涂至TiO_2膜上,然后浸泡CH_3NH_3I异丙醇溶液)制备了钙钛矿器件。研究结果表明,水解时溶液加入异丙醇可以削弱TiO_2的团聚现象和开裂程度,使得CH_3NH_3PbI_3晶粒尺寸变小,CH_3NH_3Pb I3膜的孔隙减少。提高退火温度并延长退火时间,可使得CH_3NH_3Pb I3晶粒尺寸变小,膜更平整,但PbI_2膜在CH_3NH_3I溶液中浸泡时间短,无论在什么退火条件下,膜都含有大量残留的PbI_2。当延长PbI_2薄膜在CH_3NH_3I溶液浸泡时间,能有效地减小CH_3NH_3PbI_3晶粒的尺寸,提高CH_3NH_3PbI_3膜的覆盖率和平整度。研究结果表明,完全转化成CH_3NH_3Pb I3需浸泡30 min,然而,浸泡20 min后,CH_3NH_3PbI_3薄膜开始松动、易掉落,这不利于钙钛矿器件的制备也限制器件性能。因此,我们改用一步法(即PbCl2与CH_3NH_3I混合后再旋涂成膜)制备CH_3NH_3PbI_(3-x)Cl_x吸光层。研究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75℃时,即使退火6 h,仍未反应完全,当退火温度升高到95℃时,退火时间减少到50 min,CH_3NH_3PbI_(3-x)Cl_x转化完全,膜较均一平整,且其吸光度最大,器件性能优于其它,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11.08%,当退火温度升高到105℃时,钙钛矿膜出现孔洞,导致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也降低。进一步通过优化电子传输层PC_(61)BM的厚度为120 nm后,器件的最佳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11.73%。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91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文,夏正才,袁松柳;锰基钙钛矿多层膜中的层间相互作用[J];低温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2 张瑞珠;师素娟;;钙钛矿包容核废物致密化工艺参数优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刘冬梅;李小兵;秦赛;朱明;;双钙钛矿La_2NiMnO_6多晶靶材的制备及结构表征[J];化工时刊;2013年07期
4 张玮皓;彭晓晨;冯晓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4年08期
5 ;美国研制出环保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J];中国电力;2014年06期
6 郭丽玲;王谦;徐圣东;刘韩星;;(C_6H_5C_2H_4NH_3)_2Cu_xSn_(1-x)I_(4-x)层状类钙钛矿杂合物的制备与性能[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7 郭丽玲;翟晓雪;孙璋;刘韩星;;层状类钙钛矿有机-无机杂合物(C_nH_(2n+1)NH_3)_2SnI_4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8 亓淑艳;冯静;郭丽琴;张密林;;钙钛矿La_(0.5)Sr_(0.5)Mn_(1-x)Cr_xO_3的制备与磁性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郭丽玲;李鹏;刘韩星;;层状类钙钛矿有机-无机杂合物(C_nH_(2n+1)NH_3)_2MCl_4的溶解性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文摘[J];铀矿冶;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龙;孙伟海;卞祖强;黄春辉;;高效的钙钛矿平面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7分会:能源纳米科学与技术[C];2014年
2 孟庆波;李冬梅;罗艳红;;界面调控与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5分会:有机光伏[C];2014年
3 宋嘉兴;姚诗余;田文晶;;平面异质结低温溶液处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5分会:有机光伏[C];2014年
4 杨月勇;肖俊彦;罗艳红;李冬梅;孟庆波;;基于碳电极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0分会:低维碳材料[C];2014年
5 肖立新;郑灵灵;马英壮;王树峰;陈志坚;曲波;龚旗煌;;高效杂化钙钛矿光伏器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7分会:光电功能器件[C];2014年
6 顾卓韦;吴刚;陈红征;;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锌-钙钛矿平面异质结太阳电池[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5分会:有机光伏[C];2014年
7 张秋菊;李白海;陈亮;;Pt掺杂的CaTiO_3的自再生机理的计算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苗君;乔利杰;姜勇;;钙钛矿多铁性氧化物异质结的低疲劳反转、磁电双弛豫、及缺陷调控[A];2012中国功能新材料学术论坛暨第三届全国电磁材料及器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赵永男;孙振;;锆酸钡中空微球的掺杂及发光性能[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刘代俊;徐程浩;;微波对钙钛矿晶体的基本作用[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霞;钙钛矿材料成为高能效“帮手”[N];中国化工报;2013年
2 常丽君;钙钛矿材料实现电器自充电[N];中国化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高皓;染料敏化/钙钛矿太阳电池中光吸收层的微纳结构调控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2 陈冰冰;聚合物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陈奇;钙钛矿半导体中的瞬态物理过程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4 武其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层材料及钙钛矿层形貌调控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5 孔伟光;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的光学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6 王燕;H_2CaTa_2O_7层间插层修饰、剥离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7 王金凤;磁性双钙钛矿陶瓷的制备、结构及物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8 李毅;介孔钙钛矿太阳电池及新型氧化物太阳电池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卫;聚合物电荷传输材料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5年
2 代晓艳;TiO_2致密层与钙钛矿吸收层的制备及其光伏性能[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董庆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电荷收集层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冯明巧;热解ZIF-67在DSCs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舟;基于钙钛矿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6 马中生;有机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界面缓冲层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朱慧敏;异质结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8 王玉金;新型钙钛矿平面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表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9 尹伟;基于形貌控制和界面修饰的倒装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10 张一帆;钙钛矿电致发光器件的薄膜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97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297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