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流对杆塔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影响规律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雷电流对杆塔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影响规律的研究 出处:《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雷电流 杆塔接地装置 X光拍摄平台 火花放电 火花系数 电感系数
【摘要】:针对由于雷击输电线路或杆塔所致的电力系统线路跳闸率较高的现象,建立了一种不同幅值雷电流作用下杆塔接地装置冲击系数模型,以用于雷电流对杆塔接地电阻影响的评估计算,提高冲击接地电阻的测量准确度。搭建了土壤火花放电X光拍摄平台,在不同雷电流作用下,得到土壤火花放电具有斑点状-球状-流注状-电弧通道的渐变过程规律,通过不同大小雷电流现场试验,得出不同冲击电流下电感效应对电流阻挡作用及火花效应的散流作用相互制衡关系,进一步通过电感效应与火花效应解耦的方法得到较准确的接地装置冲击电阻。试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实现了通过小雷电流冲击测试得到大雷电流作用下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目的,并可通过小型便携式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对杆塔冲击接地阻抗进行测试,所计算阻抗与实际阻抗的误差在3%以内,可对输电线路防雷设计、评估、施工、改造等起到指导作用。
[Abstract]:Aiming at the phenomenon of high tripping rate of transmission line or tower caused by lightning strike, a shock coefficient model for grounding device of power system with different amplitude lightning current i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the impact grounding resistance, a soil spark discharge X ray shooting platform was built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lightning current on the grounding resistance of the tower, and under the action of different lightning current, the system was used to evaluate and calculate the impact of lightning current on the grounding resistance of the tower. It is found that the soil spark discharge has the law of gradual change of the spot-globular flower-arc channel, and the lightning current of different sizes is tested in the field. The checks and balances of inductance effect on current barrier and spark effect under different impulse current are obtained. Furthermore, the impulse resistance of grounding device is obtained by decoupling inductance effect and spark effect. The model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the impact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ing device under the action of large lightning current through small lightning current impact test, and can be used in a small portable impulse earthing impedance tester. The error between the calculated impedance and the actual impedance is less than 3%, which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evaluation,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s.
【作者单位】: 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资助项目(5226SX15001Q)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7130)
【分类号】:TM862
【正文快照】: 目前,采用特定值的集中参数电阻来模拟接地装置进行输电线路防雷分析、测量的方法,是造成防雷分析结果与实际运行统计数据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1-2]。准确建立接地装置动态冲击特性参数模型,并准确测量线路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是接地性能分析、设计及输电线路防雷的基础[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巨丰;齐冲;车诒颖;范李莉;;雷电流最大陡度及幅值的频率分布[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2 孙萍;吴璞三;周照宗;周锡忠;;雷电流陡度与幅值的相关性初探[J];浙江电力;2007年01期
3 王辉;陈水明;何金良;孙为民;罗毅;;雷电流监测装置安装位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分析[J];高压电器;2009年03期
4 李家启;申双和;廖瑞金;李博;魏长明;李良福;;重庆地区雷电流幅值变化特征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0年12期
5 李瑞芳;吴广宁;曹晓斌;马御棠;刘平;苏杰;;雷电流幅值概率计算公式[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4期
6 陈亚克,吕英华,付家桦,宫社新;雷电流的测量[J];环境条件与试验;1986年02期
7 吴璞三,孙萍;磁钢式雷电流陡度仪[J];高电压技术;1986年04期
8 刘支刚,杨保珍;高原山区220kV线路雷电流幅值的统计和分析[J];高电压技术;1990年01期
9 许颖;雷电流幅值和陡度的计算值选取[J];电网技术;1991年04期
10 王巨丰,唐兴祚;测量雷电流幅值的磁带法及幅值读出装置[J];高电压技术;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家启;李博;申双和;王劲松;李良福;;基于ADTD系统的雷电流波头陡度频率分布特征探讨[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任艳;;雷电流入地对地下设施的影响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1第十一届防雷减灾论坛[C];2013年
3 黄然;王磊;赵现平;马仪;陈磊;马御棠;申元;侯亚非;周仿荣;雷圆圆;;基于危险雷电流区间分布的线路反击绕击判断[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4 冯志伟;马金福;虞进;;基于浙江省地闪数据的IEEE雷电流幅值累积频率公式探讨[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刘玉杰;覃彬全;赵生昊;骆方;叶月珍;;基于重庆地区ADTD闪电监测系统雷电流特征探讨[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 第十二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物理防雷新技术[C];2014年
6 周文俊;汪涛;喻剑辉;;架空输电线路雷电流波形实时监测系统[A];08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然;王磊;赵现平;马仪;陈磊;马御棠;申元;侯亚非;周仿荣;雷圆圆;;基于危险雷电流区间分布的线路反击绕击判断[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家启;基于LLS的重庆地区雷电活动规律及其风险评估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2 宋庭新;基于网格计算的雷电电磁环境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李沁;雷电回击电磁场建模与探测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林;10/350μs标准雷电流在线检测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亓英善;雷电流在线检测系统设计[D];山东大学;2016年
3 卢萍;环境参数雷电流模型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于斌;雷电流累积率与雷击概率统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6年
5 毛小虎;测量雷电流最大陡度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6 罗宇鹰;自供能雷电流监测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7 叶根;雷电流特性研究与频谱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虎;基于雷电流特征值的单片机检测系统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9 王婧;光纤直接雷电测量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李昆仑;雷电流在线监测装置的设计[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82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382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