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Ⅳ-Ⅵ族化合物的胶体量子点太阳电池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基于Ⅳ-Ⅵ族化合物的胶体量子点太阳电池研究进展 出处:《材料导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胶体量子点 热注入法 PbS量子点太阳电池 配体
【摘要】:基于Ⅳ-Ⅵ族化合物的胶体量子点具有易于合成、带隙可调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窄带隙光伏材料。近年来,利用Ⅳ-Ⅵ族化合物制作的胶体量子点太阳电池最高转换效率已经突破10%。介绍了胶体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基本结构及其光电特性;着重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肖特基和异质结胶体量子点太阳电池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Abstract]:Colloidal quantum dots IV - VI compound based on easy synthesis, the advantages of tunable band gap, is considered to be a very promising narrow bandgap photovoltaic materials. In recent years, the use of IV - colloidal quantum dot solar cells produced the highest conversion efficiency VI compound has exceeded 10%. introduced the synthesis methods of colloidal quantum dots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photoelectric properties; analyzes the statu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Schottky barrier and heterojunction colloidal quantum dot solar cell,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urrent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 and analyzes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future need to be resolved.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
【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160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6060;61404074;61504069)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JCQNJC02100)
【分类号】:TM914.4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21世纪主要议题。太阳能、核能、潮汐能、风能、地热发电成为研究的重点。太阳电池作为一种新型能源,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危机。目前光伏市场上的太阳电池有很多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隋鹏飞,戴振宏,孙金祚,张立德;对称量子点花样体系壳层结构的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1年04期
2 王玉柱;贾全杰;陈雨;薛宪营;姜晓明;崔健;林健晖;蒋最敏;何庆;;锗硅量子点掠入射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J];核技术;2008年04期
3 黄伟其;吕泉;张荣涛;王晓允;刘世荣;秦朝建;;硅锗薄膜上量子点的受激发光[J];光学学报;2010年04期
4 汤乃云;;应变对耦合量子点空穴基态混合特性的影响[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06期
5 郭静;贾国治;韦方兴;李强;侯苏轩;;隧穿注入量子点体系的载流子动力学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6 余明斌,王燕,刘满仓,马爱华;纳米硅薄膜中量子点的库仑阻塞效应[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7 江兆潭;杨杰;王玉;魏贤凤;张杰;;环状耦合三量子点结构的电子输运性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黄焕坤;电磁场中量子点接触的电导[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9 康培;刘如彬;王帅;张启明;孙强;穆杰;;量子点太阳电池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11年08期
10 杨园静;涂洁磊;李雷;姚丽;;生长温度对InAs/GaAs量子点太阳电池的影响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楚海建;王建祥;;非均质量子点结构弹性场分析的微扰理论[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金鹏;李新坤;安琪;吕雪芹;梁德春;王佐才;吴剑;魏恒;刘宁;吴巨;王占国;;宽增益谱量子点材料与器件[A];第十六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02半导体材料器件及应用[C];2012年
3 琚鑫;郭健宏;;量子化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激元与耦合量子点系统相互作用的格林函数理论[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王宝瑞;徐仲英;孙宝权;姬扬;孙征;Z.M.Wang;G.J.Salamo;;InGaAs/GaAs量子点链状结构光学性质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黄伟其;刘世荣;;用量子受限模型分析硅氧化层中的锗低维纳米结构(英文)[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6 马丽丽;邵军;吕翔;李天信;陆卫;;不同密度InAs/GaAs自组织量子点的光致发光比较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宝瑞;孙征;孙宝权;徐仲英;;InGaAs/GaAs链状量子点结构的光学特性研究[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鹏飞;熊永华;吴兵朋;倪海桥;黄社松;牛智川;;异变生长GaAs基长波长InAs垂直耦合量子点[A];第十五届全国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微波器件和光电器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李烨;涂洁;;砷化镓量子点太阳电池及材料的研究现状[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鹏强;王茺;杨宇;;Si表面生长Ge量子点的研究进展[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董映璧;俄力推纳米研究成果走向应用[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荣;用导电原子力显微镜研究锗硅量子点和量子环的形貌和电学特性[D];复旦大学;2007年
2 林健晖;锗硅量子点的自组织生长和微结构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蔡其佳;锗硅量子点的制备及退火特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邓宇翔;耦合量子点体系的电子输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周海峰;半导体量子点的研究:幻数尺寸、多模发射以及不同结构的量子点[D];山东大学;2015年
6 郭祥;InGaAs量子点可控生长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7 刘丹青;氧化锌纳米棒载量子点的制备和光-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宋骧骧;二维类石墨烯层状材料上量子点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9 侯菊英;基于碳量子点荧光技术快速测定果汁中的汞离子和有机磷农药残留[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10 王文泰;溶剂热法合成低维碳纳米材料及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
本文编号:1382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382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