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新格局下智能配电网规划的综合评价模型及方法
本文关键词:电力市场新格局下智能配电网规划的综合评价模型及方法 出处:《电网技术》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智能配电网 电力市场 差异化需求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协同群决策
【摘要】:随着电力市场的放松管制,智能配电网(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SDN)的投资建设将由电网企业独立承担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模式转变。传统基于单一个体的评价模式已不能满足上述背景下SDN规划决策的需要。为此,研究并提出了能够适应上述市场化格局的SDN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首先,在全面分析放松管制条件下SDN投资参与格局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构建了包括目标层、主体层、需求层、属性层及指标层在内的SDN规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挖掘多边参与模式下SDN规划决策的内涵特征,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协同群决策的综合评价模型。所提模型采用组合加权的算数平均算子对个体偏好进行集结,以群体满意度与个体利益一致性综合最优作为目标,通过信息交互和意见权重的动态调整,以实现参与个体与群体利益的协调统一。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Abstract]:With the deregulation of the electricity market, 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 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 SDN). The traditional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single individual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SDN planning decision under the above background. This paper stud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SDN planning scheme, which can adapt to the above market-oriented pattern. Firstly,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DN investment participation patter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ereg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interest needs of different subject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DN planning, including target layer, main body layer, demand layer, attribute layer and index layer. Through deeply mining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DN planning decision under the model of multilateral participation. Furthermor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cooperative group decision making is proposed, which uses combinatorial weighted arithmetic average operator to aggregate individual preferences. The objective is to optimize the consistency of group satisfaction and individual interests through the dynamic adjustment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opinion weigh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ion and unifica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individuals and groups, the rationa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verified by an example.
【作者单位】: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分类号】:TM715
【正文快照】: Universities(2015QN01).担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模式转变。传统基于单一个体的评价模式已不能满足上述背景下SDN规划决策的需要。为此,研究并提出了能够适应上述市场化格局的SDN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首先,在全面分析放松管制条件下SDN投资参与格局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妙颜;;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2 王亚军;刘道永;滕桃居;郭跃明;;结构安全的模糊综合评价[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3 杜树新;韩绍甫;;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食品安全状态综合评价[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赵书祥;;体育综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焦辉东;;综合评价中权的级别稳定区间[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6 周仁郁;;统计软件完成配对比较的综合评价[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召敏;李涛;宋光兴;;网络营销中顾客信任的建立途径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劲;王如富;;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综合评价[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9 艾时钟;杜荣;陈新;;企业知识管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实例[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晓东;;建立工作负责人综合评价制度[A];第一届电力安全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冯有虎;我市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启动[N];金昌日报;2008年
2 记者 解悦;市级机关作风建设综合评价启动[N];南京日报;2008年
3 记者 王庆国;我市综合评价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骆逸群;实施综合评价工作 推进工业强县建设[N];浙江日报;2013年
5 李大航 魏书慧;黑龙江县域发展综合评价最新成果出炉[N];中国信息报;2014年
6 刘跃华;物有所值是多种效益综合评价[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4年
7 记者 王晓伟;切实做好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工作[N];白银日报;2006年
8 曾珊 陶贵彬;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要过综合评价关[N];光华时报;2007年
9 记者 杨碧蓉;自治区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组圆满结束对我市检查[N];桂林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张洁、通讯员 苏顺泰、徐文林;省五部门将作综合评价[N];湖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平;空中交通管制运行品质定量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彭张林;综合评价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孙薇;市场条件下抽水蓄能电站效益综合评价及运营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4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5 庄峗;大学综合评价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刘励;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朱丽;广州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8 孙利荣;基于函数数据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9 云虹;分销商对制造商关系承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王喜文;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初步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风强;保定市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D];河北大学;2015年
2 向歆夷;基于开源GIS的交通应急诱导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蔡久艳;食品安全政府监管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吴梓涵;基于因子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算法改进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张丽;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综合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党军强;某微型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的综合评价[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7 李寅龙;云南省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评价[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8 张健华;火电厂能效综合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段翔颖;甘肃某风电场建设项目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马彪伟;船舶营救落水人员的计划和程序符合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82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382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