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集合论的电网信息物理系统模型构建方法

发布时间:2018-01-06 04:00

  本文关键词:基于集合论的电网信息物理系统模型构建方法 出处:《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智能电网 信息物理系统 集合论 子系统互联


【摘要】:在分析电网信息物理系统(GCPS)逻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集合论的GCPS交互建模方法。通过剖析电力能量流与信息流的耦合方式,将GCPS定义为物理对象集合与信息对象集合之间的关系。分解GCPS为电源子系统和负荷子系统,从输入、输出和状态三方面描述其行为水平与状态结构水平,并建立子系统的网络结构图。在当前电网拓扑结构的约束下,采用"纵向金字塔汇集、横向逻辑互联"的组网规则,实现GCPS子系统的逐级耦合与互联,构建完整的GCPS架构。对典型测试系统的案例分析说明了GCPS模型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Abstract]:In the analysis of power grid information system (GCPS) based physical logic struc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GCPS interactive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set theo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lectric energy flow and coupling of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the GCPS is defined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t of physical objects and information collection objects. Divided GCPS as power system and load from the system, input, output and state three aspects to describe the behavior level and state level structure,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ystem. In the current network topology constraints, the longitudinal Pyramid collection,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rules of transverse logic ", achieved by the coupling and interconnection of GCPS subsystem, build a complete GCPS architecture. On case analysis of typical test system shows the validity of the GCPS model and the application value.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基金】: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内部课题(Y5Z0151104)资助
【分类号】:TM73;TM76
【正文快照】: 上网日期:2017-02-08。0引言智能电网高度集成先进量测体系、智能电子设备及柔性控制技术等,通过一次系统与二次系统的相互耦合构成了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信息与物理空间的深度融合与实时交互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提升电网信息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乐;黄泰山;;信息物理系统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J];航空计算技术;2013年02期

2 孙棣华;李永福;刘卫宁;赵敏;廖孝勇;;交通信息物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1期

3 任婧娅;马斌;王长涛;赵岚光;付佳新;;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家居网络架构及协议研究[J];现代建筑电气;2011年10期

4 彭勇;江常青;向憧;张淼;谢丰;戴忠华;陈冬青;高海辉;;关键基础设施信息物理攻击建模和影响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2期

5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金宏;余跃;吴正午;孙正杰;;面向远程精确打击服务的信息物理系统[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上)[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马文方 编译;航空:信息物理系统应用的桥头堡[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贝磊;支持时序可预测的实时操作系统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赵红专;协同驾驶信息物理系统的可信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3 张恒;信息物理系统安全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二青;基于Modelica语言的交通信息物理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于鑫;基于信息物理系统架构的微机接口远程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年

3 卢毅;广域测量系统中计及安全性因素的PMU配置[D];浙江大学;2016年

4 何姗;基于Modelica的月球车通信系统建模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姚璐璐;模型驱动式信息物理系统建模规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屈娟;《关于21世纪信息物理系统教育的中期报告》翻译实践报告[D];郑州大学;2016年

7 刘成龙;基于CPS的智能设备测试系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高瑞霞;面向信息物理系统的IEEE802.15.4MAC协议分析及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芦东泽;信息物理系统的安全访问控制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景力;信息物理系统风险评估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86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386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3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