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考虑电源线电压控制特性的不接地配电网改进三相潮流模型

发布时间:2018-01-28 07:22

  本文关键词: 配电网 三相潮流 平衡端点 有功功率—电压端点 线电压控制特性 等值中性点 出处:《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不接地配电网具有无零序电流通路、端点元件无中性点或虽有中性点但无引出线两个特点。由于无零序电流通路,端点注入电流满足零序分量为0的约束;由于无中性点或中性点引出线,端点元件具有相—中性点电压不可测或不宜控制相—地电压的特点。因此,实际不接地配电网中的电源端点通常以线电压作为测量和控制对象,即电源具有线电压控制特性。文中同时考虑不接地配电网的上述两个特点,提出以线电压为控制对象,通过构造平衡端点等值中性点作为全网的电压参考点,建立平衡端点和有功功率—电压端点的改进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不同接线方式负荷的潮流模型,建立考虑电源线电压控制特性的不接地配电网改进三相潮流模型。最后,用IEEE13节点修正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对不接地配电网三相潮流计算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Abstract]:The ungrounded distribution network has two characteristics: no zero sequence current path, no neutral point at the end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or no neutral point but no lead line. Because there is no zero sequence current path, the injection current at the end point satisfies the zero sequence component constraint. Because there is no neutral point or neutral point lead line, the terminal element has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the phase-neutral voltage is unmeasurable or unsuitable to control the phase-to-ground voltage. In actual ungrounded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terminal of power supply usually takes line voltage as the measuring and control object, that is, the power supp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ne voltage control. In this paper, the above two characteristics of ungrounded distribution network are considered at the same time. Taking the line voltage as the control object, an improved model of equilibrium endpoint and active power-voltage terminal is established by constructing the equilibrium endpoint equivalent neutral point as the voltage reference point of the whole network.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the load flow model of different wiring modes, an improved three-phase power flow model for ungrounded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idering the voltage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supply lines is established. The adapt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to the three-phase power flow calculation of ungrounded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verified by using the IEEE13 node correc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7186)~~
【分类号】:TM744
【正文快照】: 0引言配电网潮流计算是配电网计算和分析的基础。与输电网比较,由于网络参数和负荷不对称等原因,配电网三相不对称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三相潮流计算。在中国,高/低压配电网普遍采用三相三线/四线中性点接地方式(简称接地配电网),网络中各端点元件存在中性点引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苑尚尊;;海洋平台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20期

2 逯霞;;再议断N线与中性点偏移的关系[J];电气应用;2010年15期

3 马涛;;高压厂变中性点低阻接地方式的特点分析[J];科技资讯;2012年15期

4 武民;;高压厂变中性点低阻接地方式的特点分析[J];华北电力技术;2013年03期

5 杨联春;负载中性点漂移演示器的制作[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6 永智群;王久和;;电力半导体中性点开关的动态分析[J];电工技术;2000年10期

7 王培龙;;智能循环存储机制在中性点直流抑制设备中的应用[J];电力建设;2008年01期

8 黄群;;中性点开关在10kV电网中的应用建议[J];电气应用;2009年01期

9 何坚声;;浅谈110KV变压器的中性点雷击电压[J];民营科技;2010年03期

10 ;发电机静子线圈带电测温中性点间出现高电压的消除对策[J];电力技术简讯;197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叶远波;孙月琴;;500kV变电所自耦变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对抑制220kV短路电流的研究[A];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继龙;;10千伏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与探讨[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江西 尹石荪;答宗先生《与“五种接地方式的差别”一文作者商榷》[N];电子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仁意;10kV配电网中性点复合接地方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徐慧明;基于中性点短时投切低阻方法的中压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3 刘敏;风能发电场35kV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杜忠宝;10千伏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D];河海大学;2006年

5 王辉;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蔡雅萍;10kV配电网中性点灵活接地方式及接地故障检测系统的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2年

7 王治国;中性点无冲击短时投切低阻的中压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装置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8 尚继武;电缆配电网络电容电流补偿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庄兴元;胜利油田电网谐振过电压抑制措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李甜甜;2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继电保护改造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70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470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0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