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线-板式静电除尘器芒刺电晕线放电特性

发布时间:2018-02-01 04:54

  本文关键词: 静电除尘器 芒刺电晕线 放电特性 电晕电流密度 静电场 出处:《高电压技术》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芒刺电晕线具有优良的放电特性,在静电除尘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研究芒刺电晕线的结构参数和极配参数对电晕线放电特性的影响,以常用的4种芒刺电晕线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静电除尘器机理的实验台。从收尘极板上电晕电流密度大小和分布两个方面对芒刺电晕线的放电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芒刺高度h、光管直径d和异极距H对芒刺电晕线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6钉型芒刺的电晕电流密度较大,RS芒刺的电晕电流分布较均匀;芒刺电晕线的结构参数和极配参数对芒刺电晕线放电特性的影响,可以近似等效为平均电场强度对芒刺电晕线放电特性的影响;平均电场强度E和电晕电流密度J、电晕电流密度分布标准差σ之间满足二次函数关系。研究结果为芒刺电晕线的设计、静电除尘器的极配方式和电源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Abstract]:The corona wir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polarity parameters of the corona line on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 line. Four kinds of commonly used corona lines were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 experimental bench for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was established.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ona corona line on the collector plate were studied from two aspects: the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corona current density on the collector plate, and the height h of the burr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diameters d and heteropolar distance H on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 line of Spurs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ona current density of the six pinned spur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S prickles under the same working conditions. The effect of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and pole-matching parameters of the corona line on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ona line can be approximately equivalent to that of the average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on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ona l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verage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E and the corona current density J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蟽 of the distribution of corona current density satisfies the quadratic function. The result is the design of the corona line. The polarity of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and the selection of power supply are provided as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神华山大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606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1EEQ019;ZR2014EEM040)~~
【分类号】:X773
【正文快照】: 0引言1静电除尘器具有效率高、压力损失小、处理气体量大、寿命长、能耗低等优点,是工业领域的主力除尘设备。按照静电除尘器工作环境及清灰方式的差异,静电除尘器可分为干式和湿式2类。干式——静电除尘器对颗粒物质量的脱除效率在99%以上,但对粒直径在1μm左右颗粒质量的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凝;谢兆倩;;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性质研究[J];广东化工;2011年04期

2 袁竞雄;粉(液)体的带电现象及处理方法(二)——三、电晕放电及电集尘装置[J];化工装备技术;1985年02期

3 李建华,张开;电晕放电与塑料表面处理[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0年02期

4 沈继东,王洪利,于波,李超,渡边光夫;电收尘器高性能电晕极性能探讨[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0年05期

5 朱益民;杨树;黄丽萍;张零零;唐晓佳;李想;;电晕放电及催化法净化室内空气[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S1期

6 米俊锋;詹小平;杜胜男;董美;;磁场对电晕放电极间区域的影响[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7 阎剑秋;;电晕放电强制冷却方法[J];玻璃纤维;1982年05期

8 贾凤林;李尚权;郑凯;曹国才;;超高压静电抑制开放性尘源电晕放电特性的实验研究[J];环境工程;1992年01期

9 李骞;;气体压力对电晕放电的影响[J];环境工程;1992年04期

10 王文春,刘东平,吴彦;空气中电晕放电高能电子密度沿反应器分布的光谱研究(英)[J];分子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得力;杨学昌;周飞;庄池杰;陈波;;多针对板电晕放电特性的实验研究[A];2006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孙明;孙可平;;水自由基在电晕放电技术脱除环境污染物过程中的作用[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孙英浩;米俊峰;赵子桀;许德玄;;磁增强电晕预荷电器[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俊儒;谭涌波;李祥超;梁忠武;郭秀峰;;基于孤立金属尖端电晕触发阈值的研究[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1第十一届防雷减灾论坛[C];2013年

5 王丽萍;;双谱段全景电晕检测系统[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赵君科;任先文;朱祖良;王保健;;脉冲电晕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7 罗来龙;;电晕的场强分布与伏安特性[A];中国物理学会第九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刘兴华;罗叶;伍飞飞;廖瑞金;杨丽君;;棒-板电极直流负电晕放电过程中电子特性仿真研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逯曦;李如剑;轩京平;张宇龙;;电晕电流资料在雷电预警中的应用探讨[A];S13 第十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灾害与风险评估[C];2012年

10 罗来龙;仲炽维;;电晕放电间歇现象的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第九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主持 梁枫 嘉宾 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 徐卫林 教授;电晕放电技术易于涤纶上浆退浆[N];中国纺织报;2011年

2 记者 栾海;电晕放电 净化污水新工艺[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辜明娴;五缘湾边的美丽小屋[N];中国电力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硕超;细线的超电晕特性及其在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朱雷;高海拔沙尘条件下750kV交流输电线路导线电晕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刘阳;高压直流导线电晕电流脉冲的时域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杨树;多针对板电晕微观特性及降低其有害副产物[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伍飞飞;直流输电线路电晕放电的微观物理过程及离子流场分析[D];重庆大学;2014年

6 葛辉;非热放电与催化耦合降解室内苯和甲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7 米俊锋;磁场、雾化共同作用下电晕放电机理及对微小颗粒荷电与捕集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欣;用于离子迁移色谱仪的负电晕放电电子源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陈海丰;针阵列双极电晕放电及其捕集颗粒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10 董丽敏;气—水两相流体中电晕放电脱硫脱硝机理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逮曦;地面电晕电流组网观测试验和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侯海粟;基于罗可夫斯基线圈的电晕电流时域特性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3 刘新;基于直流电晕放电的甲烷重整与部分氧化[D];浙江大学;2015年

4 蒋沛;不均匀电场下直流电晕放电与大气相对湿度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王荣珠;雷击高压输电线路冲击电晕特性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6 张娣;高压直流导线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的近距离测量及时域特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吴振扬;基于针环电晕放电的不同海拔条件下气体离子迁移率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殷跃;毛细管电泳质谱分析中的新型无鞘液接口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9 杨金洪;雾霾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离子流场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徐可;直流电晕放电分离转化含尘气体中的H_2S[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80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480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0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