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极端可接入容量估算研究
本文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 配电网 可接入容量 估算 出处:《电网与清洁能源》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含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接入,通常依靠灵活的网络结构和较大的容量裕度来应对配电网的不确定性,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采用传统方法对配电网可接入容量估算时,难以处理各类不确定因素,存在估算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含分布式能源的含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极端可接入容量估算方法。该方法先结合增量法对含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极端可接入容量估算进行评价,对影响可接入容量估算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组建含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分析模型和配电网最大准入容量模型,并依据其物理意义组建概率分布函数,求解不确定性因素的期望值和方差,在此基础上组建配电网极端可接入容量估算的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与灰色理论构造含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极端可接入容量估算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含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极端可接入容量估算精度,且估算效率较优。
[Abstract]:Large scale access with distributed energy usually depends on flexible network structure and large capacity margin to deal with the uncertain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power system, it is difficult to deal with all kinds of uncertain factors whe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accessible capac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this paper, a method of estimating the extreme accessible capac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distributed energy source based on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s proposed. The method combines incremental method to estimate the extreme accessible capac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distributed energy source. The extreme access capac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uncert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stimation of accessible capacity,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analysis model with distributed energy and the maximum access capacity model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are established, and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its physical meaning. Based on the expectation and variance of uncertain factors, an index system for estimating the extreme accessible capac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established. Combined with AHP and grey theory, an extreme accessible capacity estimation model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distributed energy is construc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estimation of the extreme accessible capacity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distributed energy, and the estimation efficiency is better.
【作者单位】: 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374136) 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12YZ186,14YZ157,13YZ139)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ZR1411800)~~
【分类号】:TM727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1-2]。在此背景下,含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接入,通常依靠灵活的网络结构和较大的容量裕度来应对配电网的不确定性,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3-4]。因此,对含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极端可接入容量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分布式能源”研讨会在京召开[J];节能与环保;2005年07期
2 欧阳培;熊旭;;节能新路:推进分布式能源发展[J];大众用电;2006年10期
3 张力;傅靖茜;王正华;;湖南省分布式能源发展规划分析[J];中国能源;2008年09期
4 姜述杰;薛子畅;;分布式能源站的发展问题[J];发电设备;2009年05期
5 ;国内最大的分布式能源项目竣工投产[J];电气技术;2009年11期
6 郑建诚;;浅析福建省小型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发展[J];能源与环境;2010年04期
7 ;分布式能源栏目征稿启事[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郭琳;;分布式能源发展待破题[J];中国投资;2011年07期
9 ;我国将建设1000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J];高压电器;2011年11期
10 李丽;;《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出台[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首个分布式能源报告今出炉光伏并网前景可期[A];《电站信息》2013年第05期[C];2013年
2 初敏;;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及发展的对策建议[A];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青岛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陈霄阳;;分布式能源可让中国走出能源困局[A];中国城市燃气学会液化气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建设大幕开启[A];《电站信息》2012年第8期[C];2012年
5 ;我国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A];《电站信息》2012年第6期[C];2012年
6 赵之一;;大都市分布式能源产业的崛起——纪念中国动力工程学会成立五十周年[A];2013年火电厂污染物净化与绿色能源技术研讨会暨环保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换届(第三届)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国电广东公司珠海高新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获“路条”[A];《电站信息》2013年第06期[C];2013年
8 郭小琴;姚强;;浅谈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产业在陕发展的趋势[A];2014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唐敏;张巧平;;浅谈分布式能源[A];2014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华电集团:以分布式能源解电力发展困局[A];《电站信息》2012年第7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波 欣治平;发展分布式能源缓解能源紧张[N];科技日报;2005年
2 实习记者 张星宙;谁在搅动分布式能源的江湖[N];中国电力报;2006年
3 曹默;力挺分布式能源呼声再起[N];中国企业报;2007年
4 谢毅;以另一种眼光看待分布式能源[N];中国电力报;2007年
5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能源部部长 杨鹏宇;我国应建设分布式能源站[N];北京科技报;2008年
6 宗和;分布式能源前景看好[N];中国能源报;2009年
7 刘罡;分布式能源:节能环保两相宜[N];中国煤炭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庆;分布式能源:抢占传统能源的阵地[N];中国建设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马亮;并网难题待解分布式能源产业“抱团”破冰[N];机电商报;2010年
10 国网能源研究院 郭基伟;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科学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侯健敏;多因素影响的中国分布式能源并网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邓佳佳;考虑分布式能源的电力系统优化运营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3 龚锦霞;含分布式能源的电网协调优化调度[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吴波;分布式能源冷热电多联产系统能效分析与可比性方法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洁;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噪声治理监理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琚艳芳;分布式能源交易风险评价及保障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黄珂;多中心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分布式能源发展政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梁煜;分布式能源发电项目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叶青;家庭分布式能源管理中的通信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翟羽;北京市某工程项目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7 杨超龙;四川省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吕睿;西门子PLC在分布式能源项目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程军;基于系统动力学的SS工业园分布式能源站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黄河清;分布式能源系统仿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81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481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