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新型MOFs材料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2 06:30

  本文关键词: MOFs材料 羧酸类配体 溶剂热法制备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金属有机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是由有机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π-π键或氢键等作用自行组装而成的具有二维层状或三维网状结构的新型功能材料,具有迷人的拓扑结构和永久的孔隙率,比表面积大、结构易控可调、功能多样化,在催化、分子识别、磁性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此外,目前以MOFs材料为前躯体热解后得到的金属氧化物已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且显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但随着大功率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稳定性能、倍率性能及安全性亟待进一步提高,故开发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电极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两种羧酸类配体3,3',5,5'-偶氮联苯四羧酸(3,3',5,5'-azo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H_4ABTC)和4-苯并咪唑-1-苯甲酸(4-bezimidazole-1-benzoic acid,HCPBm)与金属离子Co~(2+)、Ni~(2+)、La~(3+)、Eu~(3+)、Tb~(3+)、Gd~(3+)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7种结构新颖的MOFs材料:{[Eu(HABTC)(H_2O)_2]·2H_2O}_n(1),{[Tb(HABTC)(H_2O)_2]·2H_2O}_n(2),{[Gd(HABTC)(H_2O)_2]·2H_2O}_n(3),{[La_2(ABTC)(H_2O)_6]·2H_2O}_n(4),{[Ni_2(ABTC)(H_2O)_3(DMF)]·2H_2O}_n(5),[Co(CPBm))2]_n(6)和[Ni(CPBm)_2]_n(7);其中,MOFs材料1-3配位模式相同,MOFs材料1-4皆为二维层状结构,MOFs材料5具有三维网状结构,MOFs材料6和7均为二维层状结构,具有一维孔道;深入分析MOFs材料的结构特点,以MOFs材料6和7为前躯体热解后成功制备了Co_3O_4和Ni O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对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并对充放电循环前后的Co_3O_4和NiO电极材料进行了SEM、TEM及高分辨TEM表征,结果显示,在2000 m A/g高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50次后,Co_3O_4和Ni O电极材料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形态,维持98.0%和96.2%的高库伦效率,此外,Co_3O_4电极材料依然能保持569.9 m Ah/g的高比容量,展示了更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Abstract]:Metal organic skeleton metal organic frames (MOFs) is a novel functional material composed of organic ligands and central metal ions through coordination bonds, 蟺-蟺 bonds or hydrogen bonds. Attractive topology and permanent porosity,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djustable structure, diverse function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catalysis, molecular recognition, magnetism and so on. Metal oxides obtained by pyrolysis of MOFs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electrode materials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and have shown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power electronic equipment, At present, the stability, rate performance and safety of commercial lithium ion battery electrode materials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electrode materials with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In this paper, two kinds of carboxylic acid ligands, 3AZA3, Tacarboxylic acid (H4ABTCm) and 4-bezimidazidazidazidazidazidazole-1-benzoic acid (HCPBm), are used in this paper. Seven novel MOFs materials have been prepared by solvothermal method: {[Eu(HABTC)(H_2O)_2] 路2H _ 2O} NJ _ 1, {[Tb(HABTC)(H_2O)_2] 路2H _ 2O} n _ 2n _ 2s, {[Gd(HABTC)(H_2O)_2] 路2H _ 2O} n _ 2s _ 3, {[La_2(ABTC)(H_2O)_6] 路2H _ 2O} n _ 4, {[La_2(ABTC)(H_2O)_6] 路2H _ 2O} n _ 4, {[Ni2ABT _ 2H _ 2O _ 2O _ 3DMF] 路2H _ 2O} n _ 5o _ 5, [Co(CPBm))2] n6s) and [Ni(CPBm)_2] n6s] and [Ni(CPBm)_2] nfs ~ (7) and [Ni(CPBm)_2] nfs ~ (7). The electrode materials of Co_3O_4 and Ni O lithium-ion batterie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pyrolysis of MOFs materials 6 and 7. Co_3O_4 and NiO electrode materials before and after charge-discharge cycle were characterized by Co_3O_4 and high resolution TEM. At high current density of 2000mA-1 / g, after 50 cycles of charge and discharge cycles, Co3OStup4 and NiO electrode materials can still maintain good morphology and maintain high Coulomb efficiency of 98.0% and 96.2%. In addition, Co3OSn4 electrode materials can still maintain a high specific capacity of 569.9m Ah/g. Better cyclic stability is shown.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41.4;TM9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材料的分类[J];电镀与精饰;2010年03期

2 陆长华,丁宏发;复合梭子的维修与应用效果[J];上海纺织科技;1987年01期

3 杜彦良;;智能性材料结构特性及其应用[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4 詹武;材料的结构探讨[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5 詹武;环境对材料的作用[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6 罗阳军;王彦飞;岳珠峰;;双材料结构非概率可靠性拓扑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9期

7 刘登瀛,杨院生;超急速传热对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J];中国科学基金;1998年02期

8 王笑天;结构用毫微米材料的开发[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0年05期

9 肖纪美;通论材料的性能·结构和工艺──拾贝与贝雕──[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5年01期

10 ;二硫化钼的物理、化学性能及润滑原理[J];电碳技术;1977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詹武;;论材料的强化[A];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分会第五届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一)[C];1994年

2 郄富昌;彭庆文;唐致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2ZnTi_3O_8/C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徐叶新;陈翠仙;杨丽彬;孙本惠;李继定;;聚酰亚胺渗透汽化膜材料结构对溶胀特性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4 卫振海;王梦恕;张顶立;;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本构关系模型研究[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2年

5 李良超;郝仕油;林秋月;应桃开;;纳米氧化锰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6 刘志超;党海军;陈广宇;张自禄;;氟化石墨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7 张森;李志勇;;氟化处理对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8 季益刚;周益明;邵阳;戴跃华;俞燕青;王青;唐亚文;陆天虹;沈涛;;氢氧化镍的低热固相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9 董怡辰;王振波;秦华;;炭包覆对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A];第22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高力明;;计算材料学与材料结构的层次[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孟晶;“973”攻关节能环保复合新材料[N];中国化工报;2008年

2 曾志 广东海事局宣传处;写好材料要有“五心”[N];中国人事报;2009年

3 郭海宇 高建敏;“静厚新”:走向实战的科研团队[N];科技日报;2009年

4 ;磁材料专利引发争议[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5 王竞;“863”计划导航新材料发展加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6 记者:向杰;材料奥妙一算解窍[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玉富达;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形貌与结构调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郭阳;非自然机械性能材料结构的复杂网络模拟与设计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肖称茂;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多孔Si和Ge基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4 杜江勇;锂离子电池富锂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5 黄威;锂(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电子显微学表征[D];浙江大学;2016年

6 夏书标;层状锂镍钴铝氧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王红霞;先进功能二维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在能源转化方面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8 王秀娟;二烯类橡胶及聚碳酸酯材料的老化性能分析及分子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9 许清华;几种亚胺键COFs的合成及其在Th(IV)吸附和光催化方面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10 何巍;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合成与结构调控方法[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威威;新型MOFs材料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李南;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改性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

3 张t9;基于材料特性的儿童坐具设计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夏云飞;层状三元材料LiNi_(0.6)Co_(0.2)Mn_(0.2)O_2的烧结工艺及其Al离子掺杂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徐文;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的现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海燕;尖晶石镍锰酸锂材料的氟化及性能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7 桑楠楠;共价有机聚合物材料荧光传感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8 杜妍;新型人工电磁防护材料的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周艺伟;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谈静;基于3D打印材料局限性的个性化设计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04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504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4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