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短间隙放电中的电晕型先导特性

发布时间:2018-03-01 15:29

  本文关键词: 短间隙 电晕型先导放电 电流波形 特高频电磁波 局部放电 出处:《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该文针对短间隙(15mm)气体预击穿过程中电晕型先导存在的可能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采用放电电流脉冲分析、电磁波检测、PRPD谱图和高速相机拍摄的方法对短间隙两种棒 板放电结构(尖 板和球 板)进行了实验。研究表明:在尖 板结构预击穿阶段,电流脉冲上升沿和电磁波脉冲发展初期存在分段现象,球板结构没有,计算表明这两段的速度是和先导速度以及先导头部的流注速度对应。曝光时间为200ns和200us的照片证实了尖 板电极放电中的"茎"结构。上述结果说明,在短间隙尖 板放电预击穿阶段中长刷状电晕转化为电晕型先导。电晕型先导和普通电晕放电的电磁波在PRPD谱图中存在明显不同,上升延时间对电流幅值和电流变化率的影响解释了电磁波幅值差异。这种放电阶段的划分以及PRPD谱图对先导的表征有助于对电晕局放严重程度的判断。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ossibi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corona lead during the prebreakdown of gas with short gap of 15mm is studied further. The discharge current pulse analysis is used. In this paper, the PRPD spectrum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detector and the method of high speed camera are used to test the discharge structure of two kinds of rod plates with short gap (tip plate and ball pla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breakdown stage of the structure is in the stage of pre-breakdown. The rising edge of current pulse and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pulse have the phenomenon of segmenting, and the structure of ball plate is not. The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velocity of the two segments corresponds to the velocity of the lead and the velocity of the flow of the head of the pilot. The photographs with exposure time of 200ns and 200us confirm the "stem" structure in the electrode discharge of the tip plate. The long brush corona is converted into a corona leader during the prebreakdown stage of the short gap tip plate discharge.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s of the corona type lead and the ordinary corona discharge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in the PRPD spectrum. The effect of rising delay time on current amplitude and current change rate explains the difference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amplitude. The division of the discharge stages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eader by PRPD spectra are helpful to judge the severity of corona partial discharge.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7081)~~
【分类号】:TM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小锋;魏明;刘卫东;王雷;;空中目标电晕放电辐射信号测试[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10期

2 葛自良,马宁生,章昌奕;瞬态电晕放电成像的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0年06期

3 ;电晕真的不能消失吗[J];农村电气化;2002年09期

4 左公宁;水中脉冲电晕放电的某些特性[J];高电压技术;2003年08期

5 孙岩洲,邱毓昌,袁兴成;介质阻挡电晕放电去除二氧化硫的研究[J];高压电器;2004年04期

6 李利新,黄海涛,王宁会,陈勇;脉冲电晕放电系统能量注入特性的实验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5年09期

7 朱益民;孔祥鹏;张曼霞;孙培廷;;多针对板电晕放电中针尖半径对伏—安特性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8 刘强;孙鹞鸿;;水中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特性及气泡运动[J];高电压技术;2006年02期

9 张海峰;庞其昌;陈秀春;;高压电晕放电特征及其检测[J];电测与仪表;2006年02期

10 隋晓杰;宋守信;;高压输电线路电晕放电分析[J];电力建设;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高得力;杨学昌;周飞;庄池杰;陈波;;多针对板电晕放电特性的实验研究[A];2006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孙英浩;米俊峰;赵子桀;许德玄;;磁增强电晕预荷电器[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朱俊儒;谭涌波;李祥超;梁忠武;郭秀峰;;基于孤立金属尖端电晕触发阈值的研究[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1第十一届防雷减灾论坛[C];2013年

4 王丽萍;;双谱段全景电晕检测系统[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罗来龙;;电晕的场强分布与伏安特性[A];中国物理学会第九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逯曦;李如剑;轩京平;张宇龙;;电晕电流资料在雷电预警中的应用探讨[A];S13 第十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灾害与风险评估[C];2012年

7 毛程奇;白希尧;白敏兟;;烟尘电晕荷电物理过程及电除尘的研究方向[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俞集辉;张剑;张淮清;郝战铎;;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线电晕下地面工频电场的简便计算[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辜明娴;五缘湾边的美丽小屋[N];中国电力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硕超;细线的超电晕特性及其在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朱雷;高海拔沙尘条件下750kV交流输电线路导线电晕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刘阳;高压直流导线电晕电流脉冲的时域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伍飞飞;直流输电线路电晕放电的微观物理过程及离子流场分析[D];重庆大学;2014年

5 刘欣;用于离子迁移色谱仪的负电晕放电电子源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董丽敏;气—水两相流体中电晕放电脱硫脱硝机理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7 徐明铭;空气湿度对直流电晕放电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8 马斌;紫外成像技术对高压电气设备外绝缘电晕放电检测及故障诊断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陈吉;交流电场对导线覆冰及其电晕起始特性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10 刘兴华;基于流体—化学反应混合模型的空气放电机理及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逮曦;地面电晕电流组网观测试验和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侯海粟;基于罗可夫斯基线圈的电晕电流时域特性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3 蒋沛;不均匀电场下直流电晕放电与大气相对湿度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王荣珠;雷击高压输电线路冲击电晕特性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张娣;高压直流导线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的近距离测量及时域特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吴振扬;基于针环电晕放电的不同海拔条件下气体离子迁移率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杨金洪;雾霾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离子流场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8 王仕超;特高压直流线路可听噪声及电晕放电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9 于娟;基于微观冲击电晕模型的架空输电线路雷电波传播特性仿真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10 邹妍晖;电晕空间电荷对直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52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552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7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