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深井型直流接地极固井混凝土电阻率变化规律

发布时间:2018-03-06 05:07

  本文选题:深井接地极 切入点:固井混凝土 出处:《南方电网技术》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深井型直流接地极(简称深井接地极)被持续施加恒定直流时,固井混凝土作为电解质会与井壁钢套管发生腐蚀电化学反应,造成混凝土电阻率的改变。为研究不同状态的混凝土在直流作用下电阻率随着通电时间的变化规律,本文按实际深井接地极工程用混凝土配比配制试样,对固结3~7 d及完全固结后的干燥、浸渍混凝土试块进行了直流实验。综合实验结果表明:固结初期混凝土电阻率变化规律符合Archie公式;固结期内、完全固结后又被水浸渍的混凝土随通电时间的增加电阻率升高;完全固结并干燥的混凝土电阻率随通电时间的增加电阻率降低。分析认为直流极化作用是导致二者趋势差异的主要原因。
[Abstract]:When the deep well type DC earth electrode (referred to as the deep well earth pole) is continuously applied to a constant DC, the cementing concrete as an electrolyte will react with the steel casing of the shaft wall corrosion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nge of resistivity of concrete under DC action with the time of electrification, the concrete sample is prepared 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concrete used in the actual deep well ground pole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nge of resistivity of concrete in different states under direct current action. Direct current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dry and impregnated concrete blocks after 3 days of consolidation and after complete consolidation. Th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tion of the resistivity of concrete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consolidation accords with the Archie formula, and during the consolidation period, the variation of the resistivity of the concrete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rchie formula. The resistivity of concrete impregnated with water after complete consolidatio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electrical time. The resistivity of fully consolidated and dried concret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electrification time. It is considered that DC polarization is the main caus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rends.
【作者单位】: 直流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南方电网重大专项项目(WY-KJXM-20150901)~~
【分类号】:TM8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立秋,刘芬;一起直流接地故障的处理[J];四川电力技术;2002年04期

2 陈晨;许毅;;一起非常见直流接地缺陷的分析[J];机电信息;2011年18期

3 李艳华;;便携式直流接地故障定位仪及其应用[J];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4 李江;李红川;;保护常见直流接地异常查找方法经验与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33期

5 吴家贵;;剖析查找直流接地多种方法的特点[J];科技资讯;2012年01期

6 陈园;侯赞;;直流接地的分析及处理[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陈红;;浅谈直流接地故障的原因、危害及处理[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8 杨小东;韩磊;;直流接地的处理[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S1期

9 罗澍滋;;奇怪的直流接地[J];油田地面工程;1988年01期

10 陈红;;浅谈直流接地故障的原因、危害及其处理注意事项[J];科技促进发展;201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毛爱军;;误报直流接地事故的分析和排除[A];山东省石油学会油田电力、通信及自动化技术研讨会优秀工程技术论文集[C];2009年

2 江红军;袁志强;陈睿;;直流接地检测装置改进及问题分析[A];全国火电100-2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明璞;赵萍好;孙瑞;;变电站查找直流接地技术探讨[A];虚拟运营与云计算——第十八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4 刘培武;杨淑光;;发电厂直流接地的危害及处理[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卢明晓;时庆华;;直流接地故障分析及新的查找方法[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程颖;;一起由直流接地造成的断路器跳闸事故原因分析[A];2007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迟兴和;张玉军;;直流接地极与大地中金属管道的防护距离[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届优秀论文汇编[C];2011年

8 付学武;刘玉萍;;直流接地引起300MW机组误跳闸[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韦启锋;;电力系统中直流接地查找的一种方法——支路转移法[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小军;李虎军;徐巩固;靳丰强;;“直流接地引起低压厂用变压器保护误跳闸”的故障分析[A];全国火电100-2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泓志;直流接地极接地性能及入地电流对变压器影响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2 杜华珠;直流接地极温度特性计算与试验[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商善泽;直流接地极入地电流对埋地金属管道腐蚀影响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魏恺;±800kV直流接地极附近的大地电场建模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3 袁士超;高压直流接地极热稳定及部分故障下对换流站中心母线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魏畅;直流接地极电流场的直流通路网络建模计算与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蔡礼;HVDC输电系统直流接地极电流场分布的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张伟;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直流接地检测装置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胡婷婷;基于MSP430的直流系统接地检测装置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73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573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8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