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非特征谐波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8 06:21

  本文选题:UHVDC 切入点:非特征谐波 出处:《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年03期


【摘要】: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以其特有的大容量、远距离、高电压等优点,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普遍存在的网侧非特征谐波电流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首先理论分析了特高压换流变阻抗不平衡和触发角不平衡时,5、7次等非特征谐波电流的产生。其次,根据国内某一实际的UHVDC相关运行参数,以PSCAD/EMTDC软件为平台,搭建了其仿真分析模型。最后,重点针对换流变阻抗不平衡和触发角不平衡两种情况,计算了网侧5、7次非特征谐波电流。仿真结果表明,换流变阻抗不平衡对交直流互联系统的影响较小;换流器触发角不平衡时,网侧5、7次非特征谐波电流较大,超出了谐波电流含量最大1%的标准,对交直流互联系统的影响较大。
[Abstract]:UHVDC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China due to its unique advantages of large capacity, long distance and high voltage. A series of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irstly, the generation of non-characteristic harmonic currents, such as 57-th harmonic current, when the rheological impedance of UHV exchange is unbalanced and the trigger angle is unbalanced, is theoretically analyzed. Secondly, according to a practical operation parameter of UHVDC in China,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model is built on the platform of PSCAD/EMTDC software. Finally, the non-characteristic harmonic current of 57 times on the grid side is calculated by focusing on the unbalanced rheological impedance and the unbalance of trigger angl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rheological impedance imbalance on AC / DC interconnection system is small, and when the trigger angle of commutator is unbalance, the non-characteristic harmonic current of 5nth order on the grid side is larger than the maximum harmonic current content of 1%, whic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C / DC interconnec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分类号】:TM7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莫丽琼;;±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谐波不稳定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年05期

2 黄莹;黎小林;朱光友;徐政;;换流站非特征谐波电流时域分段蒙特卡洛算法[J];高压电器;2007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段立立;含宁东直流的山东电网交直流系统PSCAD建模与仿真[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New Progress on Self-Reliant Innovation of HVDC Technology[J];Electricity;2009年04期

2 薛英林;李普明;徐政;黄莹;黎小林;;同塔双回高压直流工程交流滤波器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7期

3 薛英林;徐政;李普明;黄莹;黎小林;;高压直流输电双调谐滤波器阻尼电阻的选取原则[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3期

4 邓文斌;王世荣;朱俊;罗斌;;±500kV贵广直流输电系统空载加压试验分析[J];高压电器;2012年10期

5 陈仕龙;束洪春;谢静;蔡子龙;张文英;;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和边界频率特性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年11期

6 陈晟;;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关系分析[J];高压电器;2013年12期

7 陈跃涛;程汉湘;彭琼;石信语;王刘拴;赵建青;;交直流输电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研究[J];广东电力;2014年02期

8 高文;施胜丹;王小红;刘育鑫;方存洋;;高压大功率双串联谐振多级电压式DC-DC变换器的研究[J];高压电器;2014年03期

9 邓旭;王东举;沈扬;周浩;陈锡磊;孙可;;±1100kV准东—四川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主回路参数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04期

10 宋钢;张新燕;陈鑫;;阻尼式双调谐滤波器在HVDC换流站中的分析[J];电力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巍巍;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波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朱贝尔;高功率因数三相可控整流器的研究与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沛洪;修木洪;谷定燮;戴敏;娄颖;;±800kV直流系统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研究[J];电力建设;2007年01期

2 廖敏;蓝元良;杨晓楠;袁洪涛;郑林;;±660 kV直流输电工程换流阀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程应用[J];电力建设;2011年07期

3 袁清云;;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发展规划与研究成果[J];电力设备;2007年03期

4 李立mg;;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和工程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24期

5 郝巍;李兴源;金小明;吴小辰;颜泉;李峰;;直流输电引起的谐波不稳定及其相关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19期

6 穆子龙;李兴源;;交、直流输电系统相互影响引起的谐波不稳定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2期

7 韩民晓;丁辉;陈修宇;林畅;;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电磁暂态建模[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8年04期

8 欧开健,任震,荆勇;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研究(一)——换相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年05期

9 徐政;联于弱交流系统的直流输电特性研究之一──直流输电的输送能力[J];电网技术;1997年01期

10 林良真,叶林;电磁暂态分析软件包PSCAD/EMTDC[J];电网技术;200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莹;交直流电力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马玉龙;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国建宝;宁东直流输电对山东电网影响的仿真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滕洪燕;大型交直流系统的PSCAD建模与仿真[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战鹰;黄莹;李建华;夏道止;;基于非特征谐波潮流统一算法的±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非特征谐波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年01期

2 雷炳华;相控型静补装置的特征及非特征谐波[J];高压电器;1987年02期

3 李志康,潘隐萱,杨家,肖宝路;电力系统非特征谐波的测试和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1993年03期

4 何丰仁;关于非特征谐波对500千伏静补可控硅阀危害的分析[J];电网技术;1986年03期

5 蒋国顺;李建华;夏道止;黄莹;;应用牛顿法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非特征谐波潮流算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夏道止;沈赞埙;;直流输电系统非特征谐波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7 陆一川;尹凡;;适用于大型风力发电站的多源非特征谐波的叠加效应算法[J];华东电力;2010年09期

8 莫丽琼;梁小冰;胡云;;大功率电解整流器非特征谐波仿真研究[J];广西电力;2008年03期

9 张宏宇;钱珞江;舒敏波;;一种交直流输电系统非特征谐波的分析[J];江苏电机工程;2008年05期

10 林海雪;电力系统的三相不平衡讲座——第三讲 三相不平衡的危害(下)[J];供用电;1998年01期



本文编号:1675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675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8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